【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属于齿轮箱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的生产中,为了确保齿轮箱在投入使用时安全可靠,需对齿轮箱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验证,在试验过程中又需对齿轮箱进行加载。
[0003]传统的齿轮箱加载试验一般由电机作为驱动设备,配合液压或电控的加载设备,通过调节负载的加载力矩来控制实验力矩。但是齿轮箱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承受来自车厢的载荷,在恶劣工况下,还会承受来自车厢、导向轮等施加的不同方向的载荷。因此为了进一步模拟齿轮箱的实际运行工况,需要对齿轮箱施加多个方向的载荷。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齿轮箱试验装置施加荷载的装置较为复杂,其施力装置的位置也影响整个装置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提供一种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箱试验装置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齿轮箱支撑装置、垂向力装置、横向力装置、纵向力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陪试齿轮箱的转轴与主试齿轮箱转轴连接在所述齿轮箱支撑装置上,所述齿轮箱支撑装置包括陪试箱支撑部套和主试箱支撑部套,述陪试箱支撑部套与主试箱支撑部套具有高度差;所述输入法兰用于陪试齿轮箱和主试齿轮箱之间的传动连接;所述垂向力装置活动连接在主试箱支撑部套上;所述横向力装置、纵向力装置均与主试齿轮箱活动连接;主试齿轮箱与所述主试箱支撑部套连接后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陪试齿轮箱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27)上的齿轮箱支撑装置、垂向力装置、横向力装置、纵向力装置、第一电机(28)和第二电机(32),陪试齿轮箱(4)的转轴与主试齿轮箱(12)转轴连接在所述齿轮箱支撑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支撑装置包括陪试箱支撑部套(5)和主试箱支撑部套(11),所述陪试箱支撑部套(5)与主试箱支撑部套(11)具有高度差;所述陪试齿轮箱(4)和主试齿轮箱(12)之间通过输入法兰(6)传动连接;所述垂向力装置活动连接在主试箱支撑部套(11)上;所述横向力装置、纵向力装置均与主试齿轮箱(12)活动连接;主试齿轮箱(12)与所述主试箱支撑部套(11)连接后与第一电机(28)的输出轴连接;陪试齿轮箱(4)与所述陪试箱支撑部套(5)连接后与第二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陪试齿轮箱(4)、输入法兰(6)和主试齿轮箱(12)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纵向力装置与所述轴线呈90
°
设置;所述第一电机(28)与第二电机(32)分别位于所述轴线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支撑装置还包括陪试箱支撑杆(1)、陪试箱支撑销(3)、主试箱支撑杆(20)和主试箱支撑销(31);所述陪试箱支撑销(3)与陪试齿轮箱(4)远离输入法兰(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陪试箱支撑杆(1)与陪试箱支撑销(3)卡接;所述主试箱支撑销(31)与主试齿轮箱(12)远离输入法兰(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主试箱支撑杆(20)与主试箱支撑销(31)卡接;所述陪试箱支撑杆(1)和主试箱支撑杆(20)均固定在底板(2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陪试箱支撑杆(1)上开有卡口,形成下夹紧面(101)和上夹紧面(102);所述卡口位于陪试箱支撑杆(1)与陪试箱支撑销(3)的卡接处;所述陪试箱支撑销(3)包括位于两端的上支撑面A(301)、下支撑面A(302)、上支撑面B(304)和下支撑面B(305);所述上夹紧面(102)与上支撑面A(301)或上支撑面B(304)配合;所述下夹紧面(101)与下支撑面A(302)或下支撑面B(305)配合,将陪试箱支撑杆(1)与陪试箱支撑销(3)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齿轮箱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陪试箱支撑销(3)的两端均设置有陪试箱支撑杆(1),所述上支撑面A(301)与下支撑面A(302)的末端设置有右限位面(306);所述上支撑面B(304)和下支撑面B(305)的末端设置有左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成友,魏昱瑾,王前胜,王新宇,刘维洁,余荣芬,侯仁鹏,杨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