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61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包括挡水箱,所述挡水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贯穿挡水箱的侧壁,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挡水箱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风机,所述挡水箱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挡水箱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分水箱和集水箱,所述分水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集水箱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设置淋水装置可以将换热管侧壁上的产生的结霜进行快速清理,避免后续再次使用时,影响对空气的冷却效率。影响对空气的冷却效率。影响对空气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冷却器
,尤其涉及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冷却器在动力、化工、空调工程和制冷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空调系统总,空气冷却器的换热管内侧为液态换热介质(冷媒水或热媒水),换热管的外侧为空气,利用换热管内的液体介质把换热管外的空气冷却或加热,然后通过风机将处理后的空气输出到使用场所,提供需要的温度。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833048U公开了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多个换热管、一进水总管、一出水总管、多个排水支管及一排水总管。多个换热管容置在壳体内。液体介质从进水总管进入换热管,然后从出水总管及排水总管排出。进水总管及出水总管位于壳体的同一侧,排水总管位于壳体上与进水总管及出水总管相反的一侧。多个换热管整体朝向排水总管所在的一侧向下倾斜。多个排水支管与多个换热管对应设置且相连通。排水总管包括相互嵌套的内管及外管。外管与多个排水支管相连通。内管沿其自身延伸方向开设一带状缺口。内管能进行旋转,以控制缺口是否与多个排水支管相连通。空气冷却器有利于排水总管的焊接及操作,还能保证应有的换热效率。
[0004]但上述方案中,换热管内填充制冷剂时,制冷剂在换热管内进行蒸发吸热后可对周围空气进行快速冷却,但是换热管的表面容易产生结霜,当结霜长时间不处理时,会降低对空气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包括挡水箱,所述挡水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贯穿挡水箱的侧壁,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所述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挡水箱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风机,所述挡水箱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挡水箱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分水箱和集水箱,所述分水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集水箱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分水箱的底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集水箱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挡水箱内部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换热管呈从左到右向上倾斜设置,倾斜度为3%。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进液管位于第一集液管的底部,所述出液管位于第二集液管的上端。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换热管均采用铝管材质。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分水箱和集水箱均采用镀铝锌板材质。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风机均采用轴流风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设置淋水装置可以将换热管侧壁上的产生的结霜进行快速清理,避免后续再次使用时,影响对空气的冷却效率。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进水管;2、分水箱;3、第一通孔;4、第一集液管;5、换热管;6、挡水箱;7、进液管;8、第二通孔;9、出水管;10、集水箱;11、风机;12、出液管;13、第二集液管;14、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包括挡水箱6,挡水箱6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7和出液管12,进液管7和出液管12均贯穿挡水箱6的侧壁,进液管7和出液管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液管4和第二集液管13,进液管7位于第一集液管4的底部,出液管12位于第二集液管13的上端,第一集液管4和第二集液管13
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换热管5,挡水箱6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风机11,挡水箱6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4,每个风机11均采用轴流风机,挡水箱6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采用镀铝锌板材质的分水箱2和集水箱10,分水箱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集水箱10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分水箱2的底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集水箱10的上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8,每个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8均与挡水箱6内部相连通。
[0026]具体的,每个换热管5呈从左到右向上倾斜设置,倾斜度为3%,每个换热管5均采用铝管材质,3%的坡度有利于换热管5内制冷剂的气体挥发,气体不受阻。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8]首先将液态制冷剂从进液管7输入到第一集液管4中,第一集液管4可通过换热管5将液态制冷剂通过多个换热管5输送到第二集液管13中,此时可启动多个风机11将外界的高温空气输送到挡水箱6内部的多个换热管5上,此时每个换热管5内的液态制冷剂可通过管壁与外界空气进行吸热蒸发,使得空气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泵满液式空气冷却器,包括挡水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箱(6)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7)和出液管(12),所述进液管(7)和出液管(12)均贯穿挡水箱(6)的侧壁,所述进液管(7)和出液管(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液管(4)和第二集液管(13),所述第一集液管(4)和第二集液管(1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换热管(5),所述挡水箱(6)的一侧壁上设有多个风机(11),所述挡水箱(6)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4),所述挡水箱(6)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分水箱(2)和集水箱(10),所述分水箱(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所述集水箱(10)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分水箱(2)的底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所述集水箱(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磊许海峰苏清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锦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