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28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从输变电物联网中采集一种或多种物联网感知终端的数据信息;步骤2,对步骤1中采集到的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和汇聚,以将所述处理后的所述数据信息与所述感知终端的设备ID、数据规约进行匹配;步骤3,分别获取上行汇聚节点和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的数据需求,并基于所述数据需求分别生成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步骤4,若上行接入汇聚节点,则采用射频通信方式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汇聚节点中,若上行接入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则采用基于本地设备连接至所述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的连接方式,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可靠,适配度高。度高。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输变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输变电物联网协议也应运而生,对于新建设的变电站来说采用物联网节点及状态感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实现过程较为便利。但是,对于传统变电站来说,如果要实现感物联网设备通信就比较困难,因为其既要保留原有的传统监测类设备,又要实现无线通信,才能接入输变电物联网后台的监控系统中。
[0003]传统的输变电感知监测类设备大多采用有线电源供电,通信方式一般采用以太网、RS485、4

20mA、开入等,这是因为,各个物联网产品的类型不同、厂家不同,就会导致各种设备的接口及通信协议也不同,因此为了实现全站感知类设备的全部接入,就需要一种能够代理各感知类设备的无线装置,实现设备接口不同、通信协议不同的统一接入。
[0004]尽管现有技术中能够将多种不同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信息实现简单接入的融合设备,但是这类设备通常难以针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格式与数据采集需求而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解析和物联网数据汇聚的能力。这就导致传统变电站现场的施工方案过于复杂、变电站网络系统改造难度大、实施成本高。
[0005]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并基于节点或平台的数据上行需求来分别生成不同格式的报文,以实现不同方式的数据传输。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输变电物联网中采集一种或多种物联网感知终端的数据信息;步骤2,对步骤1中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和汇聚,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与感知终端的设备ID、数据规约进行匹配;步骤3,分别获取上行汇聚节点和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的数据需求,并基于数据需求分别生成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步骤4,若上行接入汇聚节点,则采用射频通信方式将第一报文发送至上行汇聚节点中,若上行接入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则采用基于本地设备连接至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的连接方式,将第二报文发送至监控平台中。
[0009]优选的,数据信息分别通过本地设备的RS485接口、以太网接口、4

20mA模拟量输入接口、开入接口实现采集。
[0010]优选的,数据信息的解析过程为将数据信息与感知终端的设备ID和数据规约实现一一对应;数据信息的汇聚过程为基于感知终端的设备类型,将相同类型的感知终端的数据信息进行合并。
[0011]优选的,基于上行汇聚节点的数据需求,从数据信息中采集上行汇聚节点所需的数据项;将数据项与设备ID一一对应后,针对当前一个感知终端或当前一类感知终端,基于数据项所对应的数据规约生成第一报文。
[0012]优选的,将多个感知终端、或多类型感知终端的多个第一报文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发送至上行汇聚节点中。
[0013]优选的,上行汇聚节点中还包括输变电物联网的数据接入节点。
[0014]优选的,基于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的数据需求,从数据信息中采集监控平台所需的数据项;将数据项与设备ID一一对应后编译为E文件格式,并通过SM4加密方式对E文件进行加密以获取第二报文。
[001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系统,系统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的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并且,系统中包括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通信网络、本地设备和多个输变电物联网感知终端;其中,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与多个本地设备的连接,每一个本地设备下均接入有多个输变电物联网感知终端;通信网络基于与多个本地设备实现连接的拓扑结构,而具备有多个上行汇聚节点,上行汇聚节点包括输变电物联网的数据接入节点。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涉及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装置,装置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的本地设备;并且,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方法的步骤。
[0017]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涉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能够通过不同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并基于节点或平台的数据上行需求来分别生成不同格式的报文,以实现不同方式的数据传输。本专利技术有效可靠,充分利用了电力系统中数据规约的特性和物联网感知终端中采集的数据特征,实现了有效的报文编辑和发送,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适配度较高,确保了更为简单的传统变电站的改造方案,降低了改造难度和实施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中通信协议的多层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精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实施例而获得的所有其它本专利技术中未记载的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至4。
[0023]步骤1,从输变电物联网中采集一种或多种物联网感知终端的数据信息。
[0024]可以理解的是,输变电物联网无线代理装置首先通过以太网、RS485、4

20mA、开入的方式采集各种状态感知类设备数据,并将采集完成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
[0025]优选的,数据信息分别通过本地设备的RS485接口、以太网接口、4

20mA模拟量输入接口、开入接口实现采集。
[0026]本地设备主要负责对下端的感知类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具备RS485、以太网,4

20mA模拟量输入,开入四种接口方式。RS485与核心CPU的串口连接;以太网通过PHY芯片与核心CPU的以太网接口连接;4

20mA模拟量输入通过外部AD芯片进行模拟量采集,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SPI总线与核心CPU连接;开入通过光耦进行光电隔离后接入核心CPU的I/O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输变电物联网中采集一种或多种物联网感知终端的数据信息;步骤2,对步骤1中采集到的所述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和汇聚,以将所述处理后的所述数据信息与所述感知终端的设备ID、数据规约进行匹配;步骤3,分别获取上行汇聚节点和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的数据需求,并基于所述数据需求分别生成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步骤4,若上行接入汇聚节点,则采用射频通信方式将所述第一报文发送至所述上行汇聚节点中,若上行接入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则采用基于本地设备连接至所述输变电物联网监控平台的连接方式,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中。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分别通过本地设备的RS485接口、以太网接口、4

20mA模拟量输入接口、开入接口实现采集。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的解析过程为将所述数据信息与所述感知终端的设备ID和数据规约实现一一对应;所述数据信息的汇聚过程为基于所述感知终端的设备类型,将相同类型的感知终端的数据信息进行合并。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上行汇聚节点的数据需求,从所述数据信息中采集上行汇聚节点所需的数据项;将所述数据项与所述设备ID一一对应后,针对当前一个感知终端或当前一类感知终端,基于所述数据项所对应的数据规约生成第一报文。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输变电物联网数据的代理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感知终端、或多类型感知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威高方阴孟涛唐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