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显示模块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09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3
提供一种兼具触摸检测功能和指纹或静脉形状的拍摄功能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受光元件及遮光层。第一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排列地配置在同一面上。遮光层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上部。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遮光层的上部。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可见光的功能。第二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不可见光的功能。受光元件为对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另外,从平面来看,遮光层包括位于第一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部分,此外,从平面来看,第二发光元件与遮光层重叠且位于遮光层的轮廓的内侧。的内侧。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显示模块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拍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触摸面板。
[0002]注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上述
作为本说明书等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
的例子,可以举出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蓄电装置、存储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输入装置、输入输出装置、这些装置的驱动方法或这些装置的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是指能够通过利用半导体特性而工作的所有装置。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智能手机等移动电话机、平板信息终端、笔记本型PC(个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设备广泛普及。这种信息终端设备在很多情况下包括个人信息,已开发了用来防止不正当利用的各种识别技术。
[0004]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按钮开关部中具备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5649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在对被用作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的电子设备附加指纹识别等识别功能的情况下,需要将用来拍摄指纹等的模块安装在电子设备中。因此,随着构件数量的增加而电子设备的成本增大。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降低具有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减少电子设备的构件数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拍摄指纹或静脉形状等的显示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兼具触摸检测功能和指纹或静脉形状的拍摄功能的显示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等生物识别功能且屏幕占有率高的电子设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发射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双方的显示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以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双方为光源进行拍摄的拍摄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的结构的显示装置、拍摄装置或电子设备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至少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9]注意,上述目的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不一定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抽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受光元件
及遮光层。第一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排列地配置在同一面上。遮光层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上部。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遮光层的上部。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可见光的功能。第二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不可见光的功能。受光元件为对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另外,从平面来看,遮光层包括位于第一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部分,此外,从平面来看,第二发光元件与遮光层重叠且位于遮光层的轮廓的内侧。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第二衬底、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受光元件、遮光层、第一树脂层以及第二树脂层。第一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排列地配置在第一衬底上。第一树脂层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上。遮光层设置在第一树脂层上。第二树脂层设置在遮光层上。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二树脂层上。第二衬底设置在第二发光元件上。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可见光的功能。第二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不可见光的功能。受光元件为对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另外,从平面来看,遮光层包括位于第一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部分。此外,从平面来看,第二发光元件与遮光层重叠且位于遮光层的轮廓的内侧。
[0012]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不可见光优选为在750nm以上且9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强度的光。
[0013]另外,在上述任意显示装置中,优选包括第一保护层。此时,第一保护层优选包含无机绝缘材料且位于第一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与第一树脂层之间。再者,优选沿着第一保护层的顶面设置第一树脂层。
[0014]另外,在上述任意显示装置中,优选包括第二保护层。此时,第二保护层优选包含无机绝缘材料且位于第二树脂层与第二发光元件之间。再者,优选沿着第二树脂层的底面设置遮光层。
[0015]另外,在上述任意显示装置中,优选的是,第一树脂层对波长为850nm的光呈现第一折射率,第二树脂层对波长为850nm的光呈现第二折射率。再者,第一折射率与第二折射率之差优选为第一折射率的10%以下。
[0016]另外,在上述任意显示装置中,第一发光元件优选包括第一像素电极、第一发光层及第一电极。另外,受光元件优选包括第二像素电极、活性层及第一电极。另外,第一发光层和活性层优选包含互不相同的有机化合物。此外,第一电极优选包括隔着第一发光层与第一像素电极重叠的部分以及隔着活性层与第二像素电极重叠的部分。再者,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优选包含相同的导电材料。
[0017]另外,在上述任意显示装置中,第二发光元件优选从第二衬底一侧包括第三像素电极、第二发光层及第二电极。此时,第三像素电极优选对不可见光具有透光性。另外,第二电极优选对不可见光具有反射性。再者,从平面来看,第二电极优选位于遮光层的轮廓的内侧。
[0018]此外,第二电极优选对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具有透光性。此时,从平面来看,第二电极优选包括与遮光层重叠的部分、与第一发光元件重叠的部分以及与受光元件重叠的部分。
[0019]另外,在上述任意显示装置中,优选包括反射层。此时,第二发光元件优选从第二衬底一侧包括第三像素电极、第二发光层及第二电极。另外,第三像素电极及第二电极优选
对不可见光具有透光性。另外,反射层优选对不可见光具有反射性且位于遮光层与第二电极之间。再者,从平面来看,反射层优选位于遮光层的轮廓的内侧。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模块,包括上述任意显示装置以及连接器或集成电路。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模块以及天线、电池、框体、照相机、扬声器、麦克风、触摸传感器和操作按钮中的至少一个。再者,电子设备优选具有如下功能:由受光元件接收从第一发光元件发射可见光时的第一反射光的第一拍摄功能;以及由受光元件接收从第二发光元件发射不可见光时的第二反射光的第二拍摄功能。专利技术效果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可以降低具有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成本。另外,可以减少电子设备的构件数量。另外,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拍摄指纹或静脉形状等的显示装置。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兼具触摸检测功能和指纹或静脉形状的拍摄功能的显示装置。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等生物识别功能且屏幕占有率高的电子设备。另外,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发射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双方的显示装置。此外,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以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双方为光源进行拍摄的拍摄装置。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受光元件;以及遮光层,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受光元件排列地配置在同一面上,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受光元件的上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遮光层的上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可见光的功能,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不可见光的功能,所述受光元件为对所述可见光及所述不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并且,从平面来看,所述遮光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受光元件之间的部分,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遮光层重叠且位于所述遮光层的轮廓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不可见光为在750nm以上且9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强度的光。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第二衬底;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受光元件;遮光层;第一树脂层;以及第二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受光元件排列地配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第一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受光元件上,所述遮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树脂层上,所述第二树脂层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树脂层上,所述第二衬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上,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可见光的功能,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具有向上方发射不可见光的功能,所述受光元件为对所述可见光及所述不可见光具有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元件,并且,从平面来看,所述遮光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受光元件之间的部分,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遮光层重叠且位于所述遮光层的轮廓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不可见光为在750nm以上且9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具有强度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包含无机绝缘材料且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受光元件与所述第一树脂层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第一保护层的顶面设置所述第一树脂层。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层,其中所述第二保护层包含无机绝缘材料且位于所述第二树脂层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第二树脂层的底面设置所述遮光层。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对波长为850nm的光呈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舜平江口晋吾久保田大介楠纮慈渡边一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