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洗车机的车辆导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07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洗车机的车辆导正装置,包括停车底座,设置于停车底座一端的斜坡,设置于斜坡上的一次导正组件,设置于斜坡上的横向组件,沿停车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停车底座上的挡车组件、二次导正组件、导向组件和阻挡座,斜坡、一次导正组件、横向组件、挡车组件、二次导正组件、导向组件和阻挡座均以所述停车底座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汽车驶入停车底座时,一次导正组件对汽车进行初步导正,二次导正组件将汽车导正到预定的方向,最终使得汽车停放到预定的位置范围内,便于洗车机进行有效清洗。同时,挡车组件、导向组件可以确保车辆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避免车辆位置出现偏移。避免车辆位置出现偏移。避免车辆位置出现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字形排布,使得车辆能够更稳定地朝向固定支撑部滑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正框上还设置有两个导正辊,两个导正辊呈“八”字形排布。两个导正辊分别设置在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的上方,进一步确保车辆被导引至预定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组件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斜坡上的若干第三导向辊,所述第三导向辊的中轴线与车辆行进方向平行,且第三导向辊的外壁不高于斜坡表面。在第三导向辊的配合下,车辆的车轮在和第一导正轮组或第二导正轮组接触时,更容易移动到中间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停车底座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若干个导向轮,确保车辆沿着预定路径行进直至到达阻挡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挡车组件包括挡车支架,设置于所述挡车支架上的若干个挡车辊,若干个所述挡车辊沿竖直方向分布,且若干个所述挡车辊在从下至上逐渐远离停车底座长度方向上的中线。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导正组件和阻挡座之间设置有一导向道,导向道可以辅助进行车辆定位,使车辆位置更加准确。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座朝向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所述阻挡座埋设有一用于感应车辆的传感器。弧形面和车辆的车轮形状匹配,当车轮和弧形面接触,传感器感应到车轮,即可向洗车机发出信息,开始洗车动作。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正滚轮的中轴线和水平面垂直。
[0015]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在汽车驶入停车底座时,一次导正组件对汽车进行初步导正,二次导正组件将汽车导正到预定的方向,最终使得汽车停放到预定的位置范围内,便于洗车机进行有效清洗。同时,挡车组件、导向组件可以确保车辆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避免车辆位置出现偏移,斜坡上的横向组件便于车辆进行横向移动,方便了对车辆进行导正。另外,本技术无需任何动力系统,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即可完成导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洗车机的车辆导正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斜坡部分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挡车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二次导正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二次导正组件的侧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阻挡座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示意图。
[0024]图中包括:
[0025]停车底座1、斜坡2、一次导正组件3、第一导正轮组31、导正滚轮311、第二导正轮组32、横向组件4、第三导向辊41、挡车组件5、挡车支架51、挡车辊52、二次导正组件6、导正框61、固定支撑部62、第一导向辊63、第二导向辊64、导正辊65、导向组件7、导向轮71、阻挡座8、传感器81、导向道9。
实施方式
[0026]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27]参照图1至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车机的车辆导正装置,包括停车底座1,设置于所述停车底座1一端的斜坡2,设置于所述斜坡2上的一次导正组件3,设置于所述斜坡2上的横向组件4,沿停车底座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停车底座1上的挡车组件5、二次导正组件6、导向组件7和阻挡座8,所述斜坡2、一次导正组件3、横向组件4、挡车组件5、二次导正组件6、导向组件7和阻挡座8均以所述停车底座1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车辆两侧的车轮,两侧的两个相同组件之间的间隔范围可以依据洗车机的有效洗车范围来进行适应性设置,确保可以将车辆限位在有效洗车范围内。一次导正组件3对车辆进行初步导正,车辆进入二次导正组件6后进行再次导正,定位到准确位置,导向组件7则避免车辆偏离。挡车组件5则可以挡住车轮,避免因误打方向盘等情况出现的偏移。
[0028]所述一次导正组件3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斜坡2两侧的第一导正轮组31和第二导正轮组32,所述第一导正轮组31和第二导正轮组32均包括均匀设置于斜坡2上的若干个导正滚轮311,所述第一导正轮组31和第二导正轮组32构成“八”子形,也即第一导正轮组31/第二导正轮组32从斜坡2底部至斜坡2顶部组件靠近斜坡2中线。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正滚轮311的中轴线和水平面垂直。由于第一导正轮组31和第二导正轮组32构成八字形,因此车辆的轮子进入第一导正轮组31和第二导正轮组32之间后,当碰到第一导正轮组31或第二导正轮组32,在横向组件4的配合下,车轮即会被导向至两者中间的位置。
[0029]所述二次导正组件6包括导正框61,设置于所述导正框61中间的固定支撑部62,所述固定支撑部62将所述导正框61分隔成两个导正区,其中一个导正区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向辊63,另一个导正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辊64,所述导正框61从两侧到固定支撑部62的高度组件降低,即导正框61从侧面看是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因此车轮在进入二次导正组件6之后,车轮和第一导向辊63或第二导向辊64接触,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朝向固定支撑部62滑动,实现二次导正。
[0030]所述第一导向辊63靠近导向组件7的一端朝向固定支撑部62倾斜,所述第二导向辊64靠近导向组件7的一端朝向固定支撑部62倾斜,也即第一导向辊63和第二导向辊64构成“八”字形排布,使得车辆能够更稳定地朝向固定支撑部62滑动。
[0031]所述横向组件4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斜坡2上的若干第三导向辊41,所述第三导向辊41的中轴线与车辆行进方向平行,且第三导向辊41的外壁不高于斜坡2表面。在第三导向辊41的配合下,车辆的车轮在和第一导正轮组31或第二导正轮组32接触时,更容易移动到中间位置。
[0032]所述导向组件7包括沿所述停车底座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若干个导向轮71,由于导向组件7设置有两组,因而可以从两侧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导向,使得车辆行进时始终维持在设定范围内,避免车辆出现偏移,确保车辆沿着预定路径行进直至到达阻挡座8。
[0033]所述挡车组件5包括挡车支架51,设置于所述挡车支架上的若干个挡车辊52,若干个所述挡车辊52沿竖直方向分布,且若干个所述挡车辊52在从下至上逐渐远离停车底座1
长度方向上的中线,也即最下方的挡车辊52距离停车底座1的中线距离最近,越往上方挡车棍距离停车底座1的中线距离越远。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挡车棍的数量仅是示例,具体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其他组件亦是同理。
[0034]所述二次导正组件6和阻挡座8之间设置有一导向道9,导向道9可以辅助进行车辆定位,使车辆位置更加准确。
[0035]所述阻挡座8朝向所述导向组件7的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所述阻挡座8埋设有一用于感应车辆的传感器81,传感器81需要做好防水措施可采用距离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能识别车轮的传感器。弧形面和车辆的车轮形状匹配,当车轮和弧形面接触,传感器81感应到车轮,即可向洗车机发出信息,开始洗车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洗车机的车辆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底座,设置于所述停车底座一端的斜坡,设置于所述斜坡上的一次导正组件,设置于所述斜坡上的横向组件,沿停车底座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停车底座上的挡车组件、二次导正组件、导向组件和阻挡座,所述斜坡、一次导正组件、横向组件、挡车组件、二次导正组件、导向组件和阻挡座均以所述停车底座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一次导正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斜坡两侧的第一导正轮组和第二导正轮组,所述第一导正轮组和第二导正轮组均包括均匀设置于斜坡上的若干个导正滚轮,所述第一导正轮组和第二导正轮组构成“八”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洗车机的车辆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导正组件包括导正框,设置于所述导正框中间的固定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撑部将所述导正框分隔成两个导正区,其中一个导正区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向辊,另一个导正区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辊,所述导正框从两侧到固定支撑部的高度组件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洗车机的车辆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辊靠近导向组件的一端朝向固定支撑部倾斜,所述第二导向辊靠近导向组件的一端朝向固定支撑部倾斜。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欣刘宏光郭永吉张思奇刘秋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大若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