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低电源线辐射的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92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由电源线引起的辐射超标的方法,通过将连接在电源开关的两段电源线分别进行双绞,并在其上安装磁环等抗干扰元件,从而达到了降低电磁辐射干扰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可降低电源线辐射的电器设备,具体包括交流电源开关,所述交流电源开关包括两极接线端子,第一极接线端子连接输入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第二极接线端子连接输出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分别将连接在同一极接线端子上的两根火线和零线双绞,形成双绞线,并在其上安装抗干扰元件。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将交流电源开关放在电器设备的金属屏蔽体之外所带来的电磁辐射超标问题,不仅满足了电器设备的EMC测试要求,而且可以使设备的外观设计更具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辐射抑制方法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降低由 电源线引起的电磁辐射超标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电器设备辐射和泄漏的电磁波不仅严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正常工作,导致 设备功能紊乱、传输错误、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危害非常大。因此,如何降低电器设备的电磁干扰(EMI)已经成为广大电器设备生产厂商必须考虑 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目前的绝大部分电器设备来说,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满足电磁辐射的 设计要求。以等离子电视机为例,现有等离子电视机的电磁兼容(EMC)设计主 要采用金属外壳屏蔽的方式,其交流电源开关大多放在屏蔽壳的内部,或者直 接不设计交流电源开关。但是,也会出现由于外观设计的原因需要将交流电源 开关设计在屏蔽体外部的情况。后一种设计方式由于电源连接线需要进出屏蔽 体,而屏蔽体内的各种辐射可能会耦合到电源连接线中,因而,采用这种结构 的等离子电视机在EMC测试中极易在80MHz 200MHz的频段超标,给产品的EMC 设计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电源线辐射的方法,以有效抑制通过电源 线引起的电磁辐射问题,满足电器设备的EMC设计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降低由电源线引起的辐射超标的方法,将连接在电源开关两极接线端 子上的两段电源线分别进行双绞,并在其上安装抗干扰元件。进一步的,所述抗干扰元件可以采用^f兹环或者》兹珠等具有电^f兹辐射抑制作 用的元器件实现。所述电源线包括火线和零线,可以是非屏蔽线或者屏蔽线, 优选采用具有屏蔽层的屏蔽线实现。基于上述降低电源线辐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了一种采用此方法的电器 设备,包括交流电源开关,所述交流电源开关包括两极接线端子,第一极接线 端子连接输入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第二极接线端子连接输出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分别将连接在同一极接线端子上的两根火线和零线双绞,形成双绞线, 并在其上安装抗干扰元件;利用连接在同 一极接线端子上的两根电源线其内部 通过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性,使其产生的辐射可以相互抵消,并在 抗干扰元件的辅助作用下,实现电-兹辐射的最大限度抑制。进一步的,在所述电器设备的壳体内部设置有金属屏蔽体,所述交流电源 开关位于屏蔽体外部;所述连接在交流电源开关同 一极接线端子上的两根火线 和零线至少在露出屏蔽体的一段形成双绞线,并在其上安装抗干扰元件;而进 入金属屏蔽体的电源线可以通过金属屏蔽体来抑制电磁辐射。又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电源线与电器设备的交流电源输入接口相连接,所 述输出电源线与电器设备内部的电源板的供电接口相连接,为达到进一步降低 电源线电磁辐射的目的,在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接口附近的输入电源线上和电源 板的供电接口附近的输出电源线上也分别安装一所述的抗干扰元件。再进一步的,所述抗干扰元件为磁环或者》兹珠等具有电^f兹辐射抑制作用的 元器件;所述输入电源线和输出电源线均为屏蔽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兹辐射抑制方 法可以有效降低通过电源线引起的电磁辐射干扰,将其应用于电器设备中可以 有效解决由于将交流电源开关放在电器设备的金属屏蔽体之外所带来的电磁辐 射超标问题,不仅满足了电器设备的EMC测试要求,而且可以使电器设备的外观设计更具灵活性。 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可降低电源线辐射的电视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众所周知,当有电流流过电源线时,就会在电源线周围产生磁场,电流越 大,磁场强度越大,所引起的电磁辐射问题就越严重。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降低由 电源线引起的辐射超标的方法是利用流过交流火线和零线中的电流大小相等、 反向相反的特性,将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进行双绞,从而使因火线电流产生的 电磁辐射可以与由零线电流产生的电磁辐射相互抵消,以抑制电源线引发的电 磁干扰问题。与此同时,当电源线途径其他电子线路时,由其他电子线路产生 的电磁辐射也很可能通过电源线携带而传播到电器设备的屏蔽体之外,引发电 器设备的电磁辐射超标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专利技术需要进一步在双绞的电源 线上安装抗干扰元件,比如磁环或者磁珠等,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电磁干扰。实施例一,参见图l所示,本实施例以等离子电祸L机的结构为例,具体阐 述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图1中所列举的等离子电朝^几具有某一特定结构,即交流电源开关3位于 电视机壳体1内部的金属屏蔽体2的外部。金属屏蔽体2包裹在电视机内部电 路板的外周,对电路板中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以避 免电磁辐射泄漏到电视机壳体1之外。但由于目前的某些电视机在外观设计上 的特殊要求,往往需要将其交流电源开关3设计在金属屏蔽体2之外,这样, 与其连接的电源线就需要进出屏蔽体2,而屏蔽体2内部的各种电磁辐射很可 能会耦合到电源线中,进而通过电源线带出电视机壳体l之外,从而使这种结 构的等离子电朝L才几在EMC测试中往往出现在80MHz 200MHz的频^殳电》兹辐射超标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出入金属屏蔽体2的电源线4分别双绞,并在双绞 的电源线4 (位于金属屏蔽体2以外的部分)上绕一磁环5,以降低电磁辐射。磁环是一种损耗时滤波器(不是反射式滤波器),其作用就是将穿越磁环的 导线周围的磁场集中起来,从而使导线的电感成倍加大。磁环的最大优点就是 与被滤波电路没有电气连接。磁环选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其阻抗特性,例如, 当我们需要损耗滤除(注意,不M射滤除)掉导线上100MHz的高频共模干扰 时,那么,我们可以选择阻抗特性在100MHz处有4交大阻抗的-兹环。用于电源线 上的磁环一般是直接安装在电源线上,隔离或滤除电源连接导线窜入设备电路 的高频噪声脉冲干扰;或者安装在开关电源输出线上,电源内部有一些线圈, 电流流过会产生交变的f兹场并向外辐射,而这个磁环就是用来抵消磁场产生的 电磁辐射,以消除电路内部由于开关引起瞬变电流或寄生振荡产生的高频振荡。如图l下半部分所示,在交流电源开关3上包含有两核j妾线端子,第一核_ 接线端子3-1连接输入电源线4-1的火线和零线,所述输入电源线4-1的另一 端与电视机的交流电源输入接口 7相连接,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接口 7设置在电 视机的金属屏蔽体2以内,连接外部交流电源插头,进而通过交流电源插头与 外部的交流市电相连接,将交流供电电压引入电视机内部电路。图l中,线条 较粗的为火线,线条较细的为零线。交流电源开关3的第二极接线端子3-2连 接输出电源线4-2的火线和零线,所述输出电源线4-2的另一端连接电一见机内 部的电源板9的供电接口 10,为电源板9提供交流供电电压。分别将连接在交 流电源开关3的同一极接线端子上的两段电源线(火线和零线)进行双绞,即将 输入电源线4-1的火线和零线进行双绞,将输出电源线4-2的火线和零线进4亍 双绞,并在其上安装i兹环5。其中,连接在交流电源开关3同一极接线端子上 的两根火线和零线至少在露出屏蔽体2的一段形成双绞线,磁环5位于屏蔽体 2之外。采用这种双绞方式,可以使通过电源线4带出的屏蔽体2内部等离子 屏所产生的辐射尽可能的减少,从而抑制漏出屏蔽体2的电磁干扰。为了进一步达到降低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由电源线引起的辐射超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接在电源开关两极接线端子上的两段电源线分别进行双绞,并在其上安装抗干扰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