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359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成光交联材料、水凝胶前体溶液的制备、细胞悬液的准备、含细胞水凝胶的制备和3D细胞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光交联水凝胶能够实现快速凝胶化,有效避免了细胞在交联过程中的沉降,得到细胞分布均匀的水凝胶,同时所得水凝胶在3D细胞培养期间性质稳定;此外,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3D细胞培养过程对细胞无毒害作用,细胞在3D培养期间存活率高、增殖能力好。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交联速度快、生物相容性好、凝胶稳定性好的水凝胶材料用于皮肤细胞的3D培养。水凝胶材料用于皮肤细胞的3D培养。水凝胶材料用于皮肤细胞的3D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妆品原料的开发过程中,2D皮肤细胞广泛应用于化合物的功效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但2D培养的细胞缺少生理状态下的组织架构、细胞

细胞之间以及细胞

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培养空间有限,细胞一旦融合就会停止生长,导致2D细胞模型可用时间短,只能用来评价化妆品原料的短期效果。相比之下,3D细胞培养为细胞提供三维生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体内环境,使皮肤细胞在增殖、分化、形态和功能方面更加接近生理状态。同时三维环境中细胞生长的持续时间长,有望用于化妆品原料更长时间的功效评价。
[0003]3D细胞培养体可以是自发聚集的细胞球体、接种在支架上或者包封在支架内的细胞。细胞球体无需外源性基质的添加,制造方法简单,但由于球体中心缺乏气体和营养交换,不利于细胞的长期生存,另外其球体的大小和结构也难以控制。基于支架的3D细胞培养有两种基本策略,一种是将细胞接种于制作好的支架上,这种策略依赖于细胞在支架上的自主迁移,存在细胞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第二种策略是将基质材料与细胞混合在一起,通过特定的交联方式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这种策略能够在交联的开始阶段保证细胞与基质分布均匀,但交联时间长短、基质的溶胀和降解情况等会影响细胞和基质的空间分布。为了避免交联时间过长导致的细胞空间分布不均匀,需要选择合适的交联方式,缩短交联时间
[0004]水凝胶的特性类似细胞外基质,能够为细胞提供高度水合的、机械强度高的三维环境,同时对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水溶性化合物具有高度的渗透性,是3D细胞培养的最佳候选材料。许多天然和合成水凝胶已经应用于细胞的3D培养,其中以天然水凝胶的应用最为广泛。胶原蛋白也是由成纤维细胞合成的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胶原蛋白是皮肤重要的结构蛋白,赋予皮肤细胞外基质强度,还具有丰富的黏附信号分子。目前,Ⅰ型胶原蛋白是皮肤细胞3D培养和皮肤组织工程领域最常用的基质材料,一般借助于胶原蛋白的自组装形成凝胶,但这种物理交联方式需要材料和细胞混合后静置30分钟到1小时才能成胶,此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细胞的沉降聚集,由此带来细胞分布不均的现象。此外物理交联形成的水凝胶还存在交联度低、机械性能差、降解速度快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研究采用化学交联的方式对胶原蛋白进行交联,但传统的化学交联会引入化学交联剂,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寻找一种交联速度快、生物相容性好、凝胶稳定性好的交联方式,对于皮肤细胞3D培养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实现快速凝胶化,得到细胞分布均匀、性质稳定的水凝胶,而且不会对凝胶中的细
胞产生毒性,可以用于皮肤细胞的3D培养。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合成光交联材料:所述光交联材料为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或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
[0008](2)水凝胶前体溶液的制备:将光引发剂溶液与光交联材料溶液混合,静置,得到水凝胶前体溶液;
[0009](3)细胞悬液的准备: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箱内培养,细胞密度达到80

90%时消化,得到用于3D细胞培养的细胞悬液;
[0010](4)含细胞水凝胶的制备:将上述水凝胶前体溶液与细胞悬液混合均匀,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含细胞水凝胶;
[0011](5)3D细胞培养:向得到的含细胞水凝胶中添加细胞培养基,置于培养箱内培养,最终得到3D细胞培养产物。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Ⅰ型胶原蛋白为从鼠尾、牛跟腱、牛骨、牛皮、鱼皮或猪皮中提取的Ⅰ型胶原蛋白以及重组Ⅰ型胶原蛋白。
[0013]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光交联材料的合成过程为:
[0014]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将Ⅰ型胶原蛋白与甲基丙烯酸酐按照1:1

1.035的质量比混合,于2

6℃反应12

72小时,获得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CMA);
[0015]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将透明质酸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按照1:6.5

8.5的质量比混合,于10

30℃反应12

48小时,获得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GMHA)。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的具体合成方法如下:
[0017]a)称取Ⅰ型胶原蛋白,加入4℃预冷的0.1

0.5M冰醋酸,置于低温恒温搅拌反应器上,4℃下缓慢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3.5

4.5mg/mL的Ⅰ型胶原蛋白溶液;
[0018]b)向上一步得到的Ⅰ型胶原蛋白溶液中滴加4℃预冷的1

2M氢氧化钠,调节体系的pH为7

9,按照Ⅰ型胶原蛋白与甲基丙烯酸酐的质量比为1:1

1.035向体系中滴加一定体积的甲基丙烯酸酐,2

6℃下反应12

72小时;
[0019]c)将上一步的反应液转移到截留分子量为3500

14000kDa透析袋中,转移到4℃的0.02M冰醋酸中透析2

4天,冷冻干燥,得到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的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0021]a)称取透明质酸,加入PBS,10

30℃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5

15mg/mL的透明质酸溶液;
[0022]b)向上一步得到的透明质酸溶液中依次加入三乙胺、四丁基溴化铵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使透明质酸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6.5

8.5,三乙胺、四丁基溴化铵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比例为1mL:1g:1mL,10

30℃下搅拌反应12

48小时;
[0023]c)除去过量反应物,随后干燥得到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
[0024]优选的,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的具体合成步骤c)中除去过量反应物的两种方案为:方案一:按照反应液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5

10,将反应液滴加到丙酮中,收集沉淀,烘干得到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方案二:将反应液转移到截留分子量为3500

14000kDa透析袋中,转移到纯水中透析2

4天,冷冻干燥,得到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其接枝率为5

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光交联材料:所述光交联材料为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或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2)水凝胶前体溶液的制备:将光引发剂溶液与光交联材料溶液混合,静置,得到水凝胶前体溶液;(3)细胞悬液的准备: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箱内培养,细胞密度达到80

90%时消化,得到用于3D细胞培养的细胞悬液;(4)含细胞水凝胶的制备:将上述水凝胶前体溶液与细胞悬液混合均匀,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含细胞水凝胶;(5)3D细胞培养:向得到的含细胞水凝胶中添加细胞培养基,置于培养箱内培养,最终得到3D细胞培养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Ⅰ型胶原蛋白为从鼠尾、牛跟腱、牛骨、牛皮、鱼皮或猪皮中提取的Ⅰ型胶原蛋白以及重组Ⅰ型胶原蛋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光交联材料的合成过程为: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将Ⅰ型胶原蛋白与甲基丙烯酸酐按照1:1

1.035的质量比混合,于2

6℃反应12

72小时,获得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将透明质酸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按照1:6.5

8.5的质量比混合,于10

30℃反应12

48小时,获得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双键修饰的Ⅰ型胶原蛋白的接枝率为5

60%,双键修饰的透明质酸的接枝率为5

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光引发剂是LAP或I295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交联水凝胶的皮肤细胞3D培养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李慧娟迟百怡吴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