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丁二烯胶乳和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336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5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丁二烯胶乳和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丁二烯胶乳在常温下的NMR其弛豫时间超过1.0ms以上的质子数占总质子数的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丁二烯胶乳和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丁二烯胶乳和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最主流的趋势之一。在诸多轻量化材料中,ABS树脂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宽温度范围内的高尺度稳定性,较高的表面硬度,易成型性,以及最重要的表面可电镀,可喷涂性能等受到诸多主机厂设计人员的青睐。ABS树脂具体是指聚丁二烯橡胶与单体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物,其中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同时,随着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日益精进,汽车消费者及设计者们对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以汽车外饰产品为例,为了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及满足长久的耐候、刮擦等要求,通常需要喷涂油漆,油漆中除了颜浆之外还含有较多溶剂,喷涂时溶剂对塑料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腐蚀,通过化学结合和物理铆接,达到油漆的附着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常常因为ABS树脂性能不足,导致喷漆附着力差,经常出现掉漆的问题;此外,如果整个ABS制件的内应力过大,在喷涂加工时,喷涂后制件受油漆溶剂的腐蚀会释放应力,容易产生咬漆现象,严重的会使基材开裂,影响制件外观和喷涂良率。塑料制件的喷涂合格率一般在70%左右,导致塑料制件的喷漆成本远远高于塑料材料本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丁二烯胶乳和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ABS树脂喷漆附着力不佳以及易开裂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丁二烯胶乳,所述聚丁二烯胶乳在常温下的核磁NMR其弛豫时间超过1.0ms以上的质子数占总质子数的60%

90%,且最低弛豫时间的质子数其弛豫时间为0.1

0.7ms;所述聚丁二烯胶乳包括三种聚丁二烯构型,分别为顺式1,4结构,反式1,4结构和1,2结构,所述1,2结构包括间同立构的1,2结构和全同立构的1,2结构,其中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5%

30%,间同立构的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0.1%

10%。
[0005]优选地,所述聚丁二烯胶乳在常温下的NMR其弛豫时间超过1.0ms以上的质子数占总质子数的70%

80%;最低弛豫时间的质子数其弛豫时间为0.2

0.6ms。
[0006]上述聚丁二烯胶乳常温下采用低频核磁仪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共振频率21.00MHz,磁体温度控制在35.00
±
0.01℃,探头线圈直径10mm,其他仪器设置参数如下:SW=250KHz,SF=21MHz,O1=573989.88Hz,P1=3.60us,P2=6.88us,RFD=0.1ms,RG1=20.0db,DRG1=3,PRG=1,TE1=0.1ms,NECH1=400,TE1=1ms,NECH1=16000,TW=20000ms,NS=8;可以测试聚丁二烯胶乳不同质子的弛豫时间,并统计不同弛豫时间质子数量的占比。
[0007]优选地,所述聚丁二烯胶乳常温下粘度为10

800厘泊。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使其在后续的聚合和混炼过程中始终保持优越的分散性能,更好的避免因橡胶团聚造成喷漆
不良。粘度的测试标准为《合成橡胶胶乳表观黏度的测定》,标准号为SH/T 1152

2014。
[0008]优选地,所述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10%

20%,间同立构的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1%

5%。
[0009]上述1,2结构的占比测试方法如下:所述的聚丁二烯胶乳涂片干燥24h成为胶片,取一定量的胶片样品常温下用氘代氯仿溶胀配置成2%~3%溶液,溶胀时间超过一周,以TMS为零定标,室温下进行NMR核磁测试,采用5mm探头。1H谱:工作频率400.13MHz,弛豫延迟(d1)2s,采样次数(ns)16,谱宽(sw)6393.862Hz,脉冲宽度(P1)7.15μs,脉冲功率(PL1)

1dB。13C谱:工作频率100.62MHz,弛豫延迟(d1)2s,采样次数(ns)1024,谱宽(sw)22727.273Hz,脉冲宽度(P1)4.10μs,脉冲功率(PL1)

0dB,通过计算5.75ppm的氢原子占比即可算出聚丁二烯胶片样品中1,2结构的含量,间同立构可通过13C谱进行计算。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聚丁二烯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1]将原料混合,聚合反应,得到聚丁二烯胶乳,其中原料按重量份计为:丁二烯90

110份,引发剂0.01

5份,电解质0.01

10份,乳化剂0.1

10份,链转移剂0.01

5份,橡胶内聚能消解剂0.01

5份,粘度调节剂0

5份,水10

1000份。
[0012]优选地,所述聚合反应为:升温至56

88℃,反应15

36小时。
[0013]更优选地,所述将原料混合,聚合反应为:
[0014](1)将水(去离子水)10

1000份,链转移剂0.01

5份,粘度调节剂0

5份,电解质0.01

10份,引发剂0.01

5份,乳化剂0.1

10份分别依次加入到丁二烯聚合反应釜中,室温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
[0015](2)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要求氧气含量低于10ppm,之后加入丁二烯单体90

110份,搅拌速率调整至50

190rpm;
[0016](3)反应釜升温至55

80℃恒温3

12h为第一段聚合反应,控制搅拌转速在50

190rpm之间;第一段聚合反应后,升温至60

85℃,恒温反应6

12h为第二段聚合反应,控制搅拌转速在80

220rpm之间;第二段聚合反应结束,开始加入橡胶内聚能消解剂0.01

5份,并升温至65

88℃,恒温反应6

12h为第三段聚合反应,控制搅拌转速在120

250rpm之间;待聚合反应结束后降温出料,得到聚丁二烯胶乳。
[0017]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基腈中一种或几种。
[0018]优选地,所述电解质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丁二烯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丁二烯胶乳在常温下的NMR其弛豫时间超过1.0ms以上的质子数占总质子数的60%

90%,且最低弛豫时间的质子数其弛豫时间为0.1

0.7ms;所述聚丁二烯胶乳包括三种聚丁二烯构型,分别为顺式1,4结构,反式1,4结构和1,2结构,所述1,2结构包括间同立构的1,2结构和全同立构的1,2结构,其中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5%

30%,间同立构的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0.1%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丁二烯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丁二烯胶乳在常温下的NMR其弛豫时间超过1.0ms以上的质子数占总质子数的70%

80%;最低弛豫时间的质子数其弛豫时间为0.2

0.6ms;聚丁二烯胶乳常温下粘度为10

800厘泊;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10%

20%,间同立构的1,2结构占三种聚丁二烯构型总摩尔的比为1%

5%。3.一种如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聚丁二烯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混合,聚合反应,得到聚丁二烯胶乳,其中原料按重量份计为:丁二烯90

110份,引发剂0.01

5份,电解质0.01

10份,乳化剂0.1

10份,链转移剂0.01

5份,橡胶内聚能消解剂0.01

5份,粘度调节剂0

5份,水10

100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基腈中一种或几种;电解质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包括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钾盐、油酸钾、硬脂酸钾、歧化松香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陈平绪叶南飚田锋程庆李文龙刘团结胡志华孙士昌赵向凤孙玉萍王瑞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