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6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包括车轴、分别安装在车轴两端部的前轮和后轮、分别安装在车轴两端部的用于放置储物筐的前支架及后支架、和安装在车轴上的座椅,所述车轴包括相连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前轮、前支架位于第一轴上,后轮、后支架、座椅位于第二轴上,第一轴可相对于第二轴转动和定位,转动时为水平方向上的转动,定位时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成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弯折转向、能够存放更多储物筐的优点。放更多储物筐的优点。放更多储物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

技术介绍

[0002]草莓美味,深受大众欢迎,因而得到普遍栽培。草莓通常在大棚中栽培,在规模化栽培时,会开挖出规则的种植垄或搭建架式种植槽,相平行的两垄(槽)间为草莓生长管理、鲜果采摘的作业通道,作业通道较长,长度通常为40

100米,宽度通常为25

60厘米,连接在两条作业通道之间的通道为窄通道,窄通道较短。草莓日常疏除老叶、疏花疏果、果实成熟后采摘,都需要频繁人工弯腰,因而造成作业疲劳。对此,日本专利(实登300215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草莓园的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轴、前后轮、座椅和储物筐支架,车体宽度窄,适合在垄沟通道内行进,作业人员坐在座椅上即可采摘草莓,避免频繁弯腰,减少疲劳。
[0003]本申请人参照上述专利技术制作出车体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车轴为一根,无法弯折,当作业人员从作业通道一端起点行进到另一端终点而完成生产管理和果实采摘时,只能原路退回到起点并重新选择下一作业通道,而无法在终点处直接将车体转移到下一作业通道,若强行在终点处转移车体,则会由于作业通道终点处与大棚薄膜相距较近,且车轴无法弯折,而使车轴前端刺破大棚薄膜,造成大棚损坏;尤其是在架式栽培中,种植槽较高(约85厘米)时,车体根本无法在作业通道终点处完成转向。(2)按照上述专利文献制作的车体上能够放置储物筐的筐位数量不足,在草莓花果叶管理和成熟果采摘时,当车体在40

100米的作业通道内行进完成时,通常能够累积到3

5筐物料,而上述制作的车体上最多只能携带前后各一个储物筐,明显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因车体车轴无法弯折而无法完成作业通道间转移及用于放置储物筐的筐位数量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
[0005]本技术所述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包括车轴、分别安装在车轴两端部的前轮和后轮、分别安装在车轴两端部的用于放置储物筐的前支架及后支架、和安装在车轴上的座椅,上述车轴包括相连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前轮、前支架位于第一轴上,后轮、后支架、座椅位于第二轴上,第一轴可相对于第二轴转动和定位,转动时为水平方向上的转动,定位时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成直线。
[0006]这样设置后,在垄高较低(约30cm)的情况下,在车体行进到作业通道终点时,将车体提起同时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弯折,便能将车体从连接在两条作业通道间的窄通道通过,便能顺利完成车体转向而不会损坏大棚薄膜。在垄高较高(约85厘米)的情况下,边将车轴弯折边使车体的前半部分先进入窄通道,然后再调节车体后半部分使其也进入窄通道,此时第一轴和第二轴又恢复成直线的状态,然后再次弯折转向操作后,便能最终实现车体在平行的两条作业通道间转向及转移。另外,将车轴弯折后进行收纳时,车体长度大致能够减半,能够减少在狭小的草莓大棚中的占用空间。
[0007]为了方便车轴弯折从而实现车体转向,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设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安装头和设置在第二轴上的第二安装头连接;第一安装头为横向的“凸”形,前端为水平凸板,后端套设固定在第一轴上,水平凸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一贯穿孔;第二安装头为横向的“凹”形,前端为凹槽供水平凸板插入,后端套设固定在第二轴上,第二安装头上设有竖直的第二贯穿孔穿过凹槽;
[0008]在水平凸板插入凹槽后,使用螺杆插入第二贯穿孔和第一贯穿孔作为转轴并使用螺母分别固定在螺杆两端。
[0009]为了方便第一轴相对于第二轴的定位,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设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定位件和设置在第二轴上的第二定位件进行定位;第一定位件为分别垂直固定在第一轴两侧的面上的定位螺栓,第二定位件为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轴两侧的面上的用于勾住同侧定位螺栓的挂钩。当挂钩勾住定位螺栓时,能将第一轴和第二轴定位并恢复成一条直线。
[0010]为了增加放置储物筐的筐位数量,从而在花果叶管理和成熟果采摘时能够收纳更多的物料,前支架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横板和用于托住储物筐的一对“L”形的托板,第一竖杆下端固定在第一轴上,上端与第一横板的底部固定,上述一对托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板两端部的上表面;
[0011]后支架包括第二竖杆、第二横板、至少一块第三横板、一对竖板和至少两对托板,第二竖杆下端固定在第二轴上,上端与第二横板的底部固定,一对竖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横板的两端部的上表面,第三横板固定连接在一对竖板之间,各横板间具有用于放入储物筐的间距,各对托板对应地固定在各横板两端部的上表面且位于上述一对竖板之间。
[0012]这样设置后,能够在后支架上预留多个筐位以供储物筐放置,在管理和采摘时,可以将多个储物筐叠放在前支架上,待第一个储物筐内放满物料后再转移到后支架上,如此反复操作,能够一次性将长度为40

100米的垄(槽)上管理作业完毕而不必中途返回作业通道起点更换储物筐。
[0013]为了方便作业人员侧身或侧向作业,座椅为转椅。当作业通道较窄时,座椅可以左右扭向,减少腰部反复扭动,增加舒适性;在作业通道较宽时,座椅可以侧向,作业人员可以按两腿位于车轴同一侧的方式正对种植垄(槽)操作,生产管理更加方便。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的车轴设为能够弯折,从而实现车体在作业通道终点进行转向并转移到新的作业通道,而不必像以往的车体那样需要原路退回到起点再选择更换作业通道;在转移到新的作业通道后再将第一轴和第二轴恢复成一直线状态再进行定位,而能够在新作业通道中继续进行作业;车轴能够弯折还能够减少车体在狭小大棚内的占用空间;通过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分别设置带贯穿孔的横向“凸”状的第一安装头和带贯穿孔的横向“凹”状的第二安装头,并使用螺杆作为转轴,配合螺母安装后能使第一轴相对于第二轴转动,而方便车轴弯折从而实现车体转向;通过在第一轴两侧的面上设置定位螺栓,在第二轴两侧的面上设置挂钩,在挂钩勾住定位螺栓后,而能方便地将第一轴和第二轴定位并恢复成一条直线;通过在后支架上增加储物筐的筐位数量,而能够携带更多储物筐,从而在生产管理和成熟果采摘时能够收纳更多的物料;通过将座椅设为转椅,而方便作业人员侧身或侧向作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现有的用于草莓园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车轴;11、第一轴;111、定位螺栓;12、第二轴;121、挂钩;122、支撑螺栓;2、前轮;3、后轮;4、座椅;5、前支架;51、第一竖杆;52、第一横板;53、托板;6、后支架;61、第二竖杆;62、第二横板;63、竖板;64、第三横板;7、第一安装头;71、水平凸板;8、第二安装头;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9]如图1所示,一种草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包括车轴、分别安装在车轴两端部的前轮和后轮、分别安装在车轴两端部的用于放置储物筐的前支架及后支架、和安装在车轴上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包括相连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前轮、前支架位于第一轴上,后轮、后支架、座椅位于第二轴上,第一轴可相对于第二轴转动和定位,转动时为水平方向上的转动,定位时第一轴和第二轴连成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其特征在于,第一轴和第二轴通过设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安装头和设置在第二轴上的第二安装头连接;第一安装头为横向的“凸”形,前端为水平凸板,后端套设固定在第一轴上,水平凸板上设有竖直的第一贯穿孔;第二安装头为横向的“凹”形,前端为凹槽供水平凸板插入,后端套设固定在第二轴上,第二安装头上设有竖直的第二贯穿孔穿过凹槽;在水平凸板插入凹槽后,使用螺杆插入第二贯穿孔和第一贯穿孔作为转轴并使用螺母分别固定在螺杆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草莓移动管理采摘车,其特征在于,第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建赵密珍庞夫花王庆莲吴娥娇许林林袁华招陈晓东乔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