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支架、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04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0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提供一种极耳支架、电池及用电装置。极耳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设于支架主体旁侧的翼结构,翼结构与支架主体连接,并朝远离支架主体所对应的侧面的方向倾斜延伸。该极耳支架在安装至壳体内部时,可通过设于支架主体旁侧且初始倾斜于支架主体对应侧面的翼结构,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相对紧密地抵接,基于此,即可有效、可靠地稳定极耳支架相对于壳体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从而可有效降低极耳支架在电极组件发生移位期间出现松脱、移位的风险,可有效降低极耳支架接触撞伤电极组件的风险,从而可有效保障并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可有效保障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可有效保障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可有效保障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耳支架、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支架、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情形下,电池会在电极组件设有极耳的一侧设置极耳支架,以通过极耳支架对极耳进行束缚,而有效降低极耳松散以及极耳朝向电极组件一侧弯折的风险。然而,极耳支架通常固定在设于电极组件外部且用于绝缘隔离电极组件和壳体的聚酯膜(mylar膜)上,如此,在电极组件发生移位时,极耳支架容易从mylar膜上松脱并发生移位,导致极耳支架容易接触撞伤电极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支架,以解决在电极组件发生移位时,极耳支架容易从mylar膜上松脱并发生移位,导致极耳支架容易接触撞伤电极组件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耳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主体旁侧的翼结构,所述翼结构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并朝远离所述支架主体所对应的侧面的方向倾斜延伸。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支架,在安装至壳体内部时,可通过设于支架主体旁侧且初始倾斜于支架主体对应侧面的翼结构,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相对紧密地抵接,基于此,即可有效、可靠地稳定极耳支架相对于壳体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状态,从而可有效降低极耳支架在电极组件发生移位期间出现松脱、移位的风险,可有效降低极耳支架接触撞伤电极组件的风险,从而可有效保障并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可有效保障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基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相交设置的侧板,所述基板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基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架主体可通过基板上的开槽对穿设于开槽中的极耳进行束缚,而有效降低极耳松散以及极耳朝向电极组件一侧弯折的风险。支架主体还可通过连接于基板一侧并与基板相交设置的侧板,相应增强支架主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而有效保障并延长支架主体的使用寿命。此外,当侧板设有多个并分别设置在基板沿周向的不同侧时,支架主体还可通过各侧板配合基板对穿设于开槽中的极耳进行束缚,而可靠降低极耳松散以及极耳朝向电极组件一侧弯折的风险。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翼结构连接于所述基板,并与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基板沿厚度方向的同一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可在分别保障翼结构和侧板的效用的基础上,使得翼结构和侧板能够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共用至少部分空间,从而可有效节省极耳支架整体所需的占用空间,可利于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另一方面,由于翼结构与侧板设置于基板沿厚度方向的同一侧,在操作人员将极耳支架以“基板先于侧板进入壳体”的姿态安装至壳体内部时,翼结构的连接端将先于自由端顺畅地进入壳体内部,且便于翼
结构在壳体内壁的挤压作用下逐渐朝靠近支架主体对应侧面的方向变形,而无需操作人员先挤压翼结构再使翼结构进入壳体,从而可有效保障并提高极耳支架的安装便利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翼结构连接于所述侧板,并相对所述侧板倾斜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分别保障翼结构和侧板的效用的基础上,使得翼结构和侧板能够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共用空间,从而可有效节省极耳支架整体所需的占用空间,可利于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此外,由于侧板的侧面的面积较大,当翼结构与侧板分体连接时,明显可便于翼结构的连接操作,可利于保障并提高翼结构与侧板的连接便利性和连接强度。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翼结构具有与所述侧板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翼结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操作人员将极耳支架以“基板先于侧板进入壳体”的姿态安装至壳体内部时,翼结构的连接端将先于自由端顺畅地进入壳体内部,且便于翼结构在壳体内壁的挤压作用下逐渐朝靠近侧板对应侧面的方向变形,而无需操作人员先挤压翼结构再使翼结构进入壳体,从而可有效保障并提高极耳支架的安装便利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基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不影响基板对极耳的约束效用的基础上,通过开孔的设置相应减轻极耳支架的重量,从而实现减轻电池的重量,实现保障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当电池为包括电解液的电池单体,即壳体的内部还用于容纳电解液时,通过开孔结合开槽,可便于电解液的流通,从而可保障位于极耳支架一侧的电极组件能够被电解液充分浸润,可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保障电极组件的活性物质能够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从而可有效降低极耳支架的设置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分槽,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分槽,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拼接形成所述开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从极耳的相对两侧进行组装,以便于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分别从极耳的相对两侧实现将极耳夹持于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拼接形成的开槽中。由此,即可方便、快捷地完成极耳支架和极耳的组装,可便于极耳支架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极耳的束缚,从而可有效保障并提高极耳支架的组装便利性,可有效降低极耳支架的组装难度,可有效降低极耳在穿设于开槽期间被极耳支架损伤的风险。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沿基板的长度方向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装成支架主体,组装方便、快捷。并且,当开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基板的长度方向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还可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组装方向能够顺应开槽的延伸方向,从而顺应极耳的宽度方向,由此,即可便于极耳支架和极耳的组装,可便于极耳支架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极耳的束缚,从而可提高极耳支架的组装便利性,可降低极耳支架的组装难度,可降低极耳在穿设于开槽期间被极耳支架损伤的风险。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基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沿基板的宽度方向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装成支架主
体,组装方便、快捷。并且,当开槽的槽宽方向平行于基板的宽度方向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还可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组装方向能够顺应开槽的槽宽方向,从而顺应极耳的厚度方向,由此,即可便于极耳支架和极耳的组装,可便于极耳支架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极耳的束缚,从而可提高极耳支架的组装便利性,可降低极耳支架的组装难度,可降低极耳在穿设于开槽期间被极耳支架损伤的风险。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翼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翼结构分设于所述支架主体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002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极耳支架安装于壳体内部时,可通过分设于支架主体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的两个翼结构与壳体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主体旁侧的翼结构,所述翼结构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并朝远离所述支架主体所对应的侧面的方向倾斜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基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相交设置的侧板,所述基板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基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结构连接于所述基板,并与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基板沿厚度方向的同一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结构连接于所述侧板,并相对所述侧板倾斜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结构具有与所述侧板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翼结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基板。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分槽,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分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华柯鹏飞杨攀张伟李一飞赵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