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隐执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89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隐执手,涉及全隐执手技术领域,包括撑杆,撑杆的侧面设有手柄,手柄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底座,手柄的顶部开设有顶插槽,顶插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上插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隐执手,通过将手柄设置在底座的内部表面,进行门窗的开启,在手柄的顶部有上插销用于手柄的活动,可以转动角度,方便手柄收藏于底座的内部,手柄与撑杆进行连接,当握住手柄时,可以将手柄往底座的外部进行拉动,使得撑杆与手柄保持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隐执手


[0001]本技术涉及全隐执手
,尤其涉及一种全隐执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现有的建筑门窗领域,原来越多的设计门锁趋于安全和美观,且越来越实用,在平常的使用中,窗户的固定件执手都是暴露在底座外,影响美观,且会对儿童的使用造成危险,容易受到外力的损坏,不能正常进行使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锁面板仍有改善的必要。
[0003]如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357197U提供的“一种隐藏式安全执手锁”,可以通过执手和面板,所述面板表面成型有形状与执手配合的凹槽,所述执手安装于该凹槽中并且执手表面与面板表面齐平,所述执手背面的其中一端铰接有一根贯穿面板两面与面板转动连接的传动轴并且在该两者的铰接处还设置有用于使执手复位的扭簧,所述传动轴在面板背面的一端上连接有传动齿轮;在面板背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槽口座,所述滑动槽口座上成型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条并经传动齿轮传动而在面板背面滑动,所述滑动槽口座上还预留有用于拨动门闩的槽口,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开合角度额度问题会影响使用者的手部安全,会夹伤使用者的手部,发生意外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隐执手,解决了全隐执手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隐执手,包括撑杆,所述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手柄的顶部开设有顶插槽,所述顶插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上插销,所述上插销的中部贯穿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两端开设有端杆槽,所述端杆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上插销,一个所述端杆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下插销,所述下插销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的中部开设有轴中槽,所述轴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组件,所述轴座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副组件,所述手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销轴,所述轴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定位副销轴,所述弹簧定位组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定位珠,所述定位珠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定位片,所述轴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矩形杆,所述定位片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中垫圈,所述中垫圈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簧,所述底座的底部贯穿连接有下固定螺杆,所述底座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中矩形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贯穿连接有上固定螺杆。
[0006]优选的,所述手柄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手柄与底座相适配,所述手柄与底座的左右间隙为0.5

2mm,所述手柄与底座的上下间隙为1

4mm。
[0007]优选的,所述撑杆位于手柄的内部,所述撑杆可进行角度转换,所述内固定盒位于手柄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上插销的端部依次贯穿连接有顶插槽和撑杆,所述端杆槽与下插销相适配,所述弹簧定位销轴和弹簧定位副销轴位于撑杆的侧面,所述端杆槽的数量为两个。
[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的结构为梯形,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柄的长度小于底座的长度2

8mm。
[0010]优选的,所述上固定螺杆与顶插孔相适配,所述下固定螺杆与底插孔相适配,所述中矩形杆位于中转动槽的中部,所述中矩形杆位于定位片和中垫圈的中部,所述底插孔与顶插孔的间距为43mm或80mm。
[0011]优选的,所述轴座带着中矩形杆进行同步转动,所述轴座转动的角度为90
°
、180
°
,所述定位珠的数量为两个或四个,所述定位珠的材质为硬质金属。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隐执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隐执手,通过将手柄设置在底座的内部表面,可以做到美观,在实际的安装使用过程中,手柄和底座融为一体,使得在进行使用时,位于底座的内部的手柄,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进行弹出,或者是通过在底座的底部,用手指撬开,使得人手握住手柄可以进行转动,进行门窗的开启,在手柄的顶部有上插销用于手柄的活动,可以转动角度,方便手柄收藏于底座的内部,手柄与撑杆进行连接,当握住手柄时,可以将手柄往底座的外部进行拉动,使得撑杆与手柄保持90
°
,执手在关闭状态时手柄与底座完全闭合基本无间隙;执手平行开启后手柄与底座留有足够手指握持的空间,无安全隐患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夹手的问题,解决了以往执手暴露在门窗的外部,会遭受破损,还会让儿童进行玩耍,容易产生意外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现有隐藏式幕墙执手外观及安全问题。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隐执手,通过在轴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片和边沿,在进行手柄的转动时,每次都是进行90
°
的转动,弹簧定位副组件和边沿的设置会使得在转动过程中更省力,减小摩擦,以滑动代替滚动,也会使得开窗更方便,知道使用者旋转90
°
,解决了以往开关过程中摩擦会使得操作费力,加快了开启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轴座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撑杆;2、手柄;3、底座;301、底插孔;302、顶插孔;303、中转动槽;4、端杆槽;5、轴座;501、轴中槽;6、定位片;601、定位珠;7、弹簧定位组件;701、弹簧定位副组件;8、弹簧定位销轴;801、弹簧定位副销轴;9、下插销;901、上插销;10、卡簧;11、顶插槽;12、上固定螺杆;13、下固定螺杆;14、中矩形杆;15、中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全隐执手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隐执手,包括撑杆1,撑杆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手柄2,手柄2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底座3,手柄2的顶部开设有顶插槽11,顶插槽11的中部贯
穿连接有上插销901,上插销90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撑杆1,撑杆1的两端开设有端杆槽4,端杆槽4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上插销901,一个端杆槽4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下插销9,下插销9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轴座5,轴座5的中部开设有轴中槽501,轴座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组件7,轴座5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副组件701,手柄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销轴8,轴座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定位副销轴801,弹簧定位组件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定位珠601,定位珠6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定位片6,轴座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矩形杆14,定位片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中垫圈15,中垫圈1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簧10,底座3的底部贯穿连接有下固定螺杆13,底座3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中矩形杆14,底座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隐执手,包括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1)的侧面设有手柄(2),所述手柄(2)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手柄(2)的顶部开设有顶插槽(11),所述顶插槽(1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上插销(901),所述上插销(901)的中部贯穿连接有撑杆(1),所述撑杆(1)的两端开设有端杆槽(4),所述端杆槽(4)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上插销(901),一个所述端杆槽(4)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下插销(9),所述下插销(9)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轴座(5),所述轴座(5)的中部开设有轴中槽(501),所述轴座(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组件(7),所述轴座(5)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副组件(701),所述手柄(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定位销轴(8),所述轴座(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定位副销轴(801),所述弹簧定位组件(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定位珠(601),所述定位珠(6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定位片(6),所述轴座(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矩形杆(14),所述定位片(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中垫圈(15),所述中垫圈(1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簧(10),所述底座(3)的底部贯穿连接有下固定螺杆(13),所述底座(3)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中矩形杆(14),所述底座(3)的顶部贯穿连接有上固定螺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隐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位于底座(3)的内部,所述手柄(2)与底座(3)相适配,所述手柄(2)与底座(3)的左右间隙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留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洲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