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265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将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排烟。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手动操作,能实现自动排烟,不仅能够提高舒适性,而且便于操作。而且便于操作。而且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车内有大量烟雾时,例如常见的乘客在车内吸烟,只能通过打开车窗或者手动调整空调设置(增加风量等)来快速排烟。现有的排烟方式,存在舒适性差和操作繁琐的缺点。舒适性差主要体现在:在极端气候下(夏季/冬季),打开车窗排烟会影响车内舒适性;当车外空气质量不佳时,如大气污染、沙尘等,不适宜打开车窗;雨雪冰雹气候,打开车窗会导致车内大量进水/冰雪。而无论是打开车窗或者手动调整空调设置,都需手动完成,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及系统,无需手动操作,能实现自动排烟,不仅能够提高舒适性,而且便于操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包括:
[0006]获取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
[0007]将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排烟。
[0008]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排烟,具体包括:
[0009]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大于第一设定含量值,则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高强度排烟模式;
[0010]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含量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含量值,则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强度排烟模式工作;调整后的空调档位大于或等于调整前的空调档位;调整后的净化档位大于或等于调整后的净化档位;所述高强度排烟模式的空调档位大于或等于所述低强度排烟模式的空调档位;所述高强度排烟模式的净化档位大于或等于所述低强度排烟模式的净化档位;
[0011]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含量值,则退出排烟模式。
[0012]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高强度排烟模式,具体包括:
[0013]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一档位提升量提升,将所述空调系统的模式风门切换为外循环,同时所述空气净化系统按照第一设定档位工作;
[0014]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强度排烟模式工作,具体包括:
[0015]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二档位提升量提升,将所述空调系统的模
式风门切换为外循环,同时所述空气净化系统按照第二设定档位工作;
[0016]所述第一档位提升量大于所述第二档位提升量;所述第一设定档位大于所述第二设定档位。
[0017]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一档位提升量提升,具体包括:
[0018]若所述当前空调档位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档位提升量,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将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一档位提升量提升;
[0019]若所述当前空调档位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档位提升量,则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调整为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
[0020]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二档位提升量提升,具体包括:
[0021]若所述当前空调档位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档位提升量,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将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二档位提升量提升;
[0022]若所述当前空调档位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档位提升量,则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调整为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
[0023]可选的,所述获取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具体包括:
[0024]采用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中的PM2.5传感器对车内的空气进行周期性检测,得到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
[0025]可选的,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为车内的PM2.5含量值;所述第一设定含量值为300;所述第二设定含量值为50。
[0026]可选的,所述第一档位提升量为2档;所述第二档位提升量为1档;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为7档;所述第一设定档位为3档;所述第二设定档位为2档。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系统,包括:
[0028]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
[0029]排烟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排烟。
[0030]可选的,所述排烟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0031]高强度排烟单元,用于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大于第一设定含量值,则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高强度排烟模式,直至排烟结束,恢复调整前的工作模式;
[0032]低强度排烟单元,用于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含量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含量值,则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强度排烟模式工作,直至排烟结束,恢复调整前的工作模式;调整后的空调档位大于调整前的空调档位;调整后的净化档位大于调整后的净化档位;所述高强度排烟模式的空调档位大于所述低强度排烟模式的空调档位;所述高强度排烟模式的净化档位大于所述低强度排烟模式的净化档位;
[0033]无排烟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含量值,则无需排烟,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将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排烟。相比于打开车窗或者手动调整空调设置的排烟方式,本专利技术无需手动操作,能实现自动排烟,不仅能够快速排掉烟雾,提高体验感和舒适性,而且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通风排烟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车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将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排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车内的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排烟,具体包括: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大于第一设定含量值,则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高强度排烟模式;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含量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含量值,则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强度排烟模式工作;调整后的空调档位大于或等于调整前的空调档位;调整后的净化档位大于或等于调整后的净化档位;所述高强度排烟模式的空调档位大于或等于所述低强度排烟模式的空调档位;所述高强度排烟模式的净化档位大于或等于所述低强度排烟模式的净化档位;若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含量值,则退出排烟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高强度排烟模式,具体包括: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一档位提升量提升,将所述空调系统的模式风门切换为外循环,同时所述空气净化系统按照第一设定档位工作;将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调整为低强度排烟模式工作,具体包括: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二档位提升量提升,将所述空调系统的模式风门切换为外循环,同时所述空气净化系统按照第二设定档位工作;所述第一档位提升量大于所述第二档位提升量;所述第一设定档位大于所述第二设定档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一档位提升量提升,具体包括:若所述当前空调档位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档位提升量,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将当前空调档位按照第一档位提升量提升;若所述当前空调档位与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档位提升量,则将所述空调系统的当前空调档位调整为所述空调系统的最大风量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通风排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文刘长伟刘小林张津张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