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61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包括内含驱动源的手柄、尘杯、第一连接管及吸尘头组件,手柄、尘杯与第一连接管依次可拆卸套接,吸尘头组件包括家用吸尘头、车载吸尘头及车载角落吸尘头,家用吸尘头包括吸尘头本体、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吸尘头本体转动连接,车载吸尘头包括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一管部、第一吸尘口,二者一体成型,车载角落吸尘头包括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二管部、第二吸尘口,第一吸尘口大于第二吸尘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集家用吸尘器与车载吸尘器于一体,提高吸尘器的性价比,提高吸尘器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房子、私家车内的环境卫生,普通家庭对吸尘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吸尘器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吸尘器、家用吸尘器,其中车载吸尘器体积较小,主要针对座椅缝隙间的清理、脚垫的清理,均需要较小的吸尘头才能满足需求,而家用吸尘器体积较大,主要针对地板的清理,需要较大的吸尘头才能满足需求,家用吸尘器与车载吸尘器无法互相代替,通常需要同时购买车载吸尘器与家用吸尘器才能满足房子与私家车内打扫卫生的需求,导致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尘器,集家用吸尘器与车载吸尘器于一体,提高吸尘器的性价比,提高吸尘器的实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含驱动源的手柄、尘杯、第一连接管及吸尘头组件,所述手柄、尘杯与第一连接管依次可拆卸套接,所述吸尘头组件包括家用吸尘头、车载吸尘头及车载角落吸尘头,所述家用吸尘头包括吸尘头本体、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吸尘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车载吸尘头包括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一管部、第一吸尘口,二者一体成型,所述车载角落吸尘头包括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二管部、第二吸尘口,所述第一吸尘口大于第二吸尘口。
[0005]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通过设置与第一连接管适配的家用吸尘头、车载吸尘头及车载角落吸尘头,实现吸尘器家用车载两用的功能,提高吸尘器的性价比;通过配置吸尘口大小不一的车载吸尘头与车载角落吸尘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实现车内的全面清扫,提高吸尘器的实用性;各部件之间采用可拆卸套接的方式连接,方便组装。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吸尘头本体上设有吸尘面板,所述吸尘面板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有吸尘槽,所述吸尘槽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对称分布有两个滚轮,所述吸尘面板上可拆卸连接有擦布。
[0007]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通过设置擦布,实现家用吸尘头的拖把、吸尘器两用功能,进一步提高吸尘器的性价比,无需额外购买拖把,减少家中物品的堆积;在吸尘面板上设置滚轮,减少吸尘面板与待清洁地面间的摩擦力,减少吸尘面板的磨损。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吸尘面板与第二连接管配合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若干加强筋。
[0009]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吸尘面板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二管部与第二吸尘口分体设置,所述第二管
部首端可与第一连接管套接,末端与第二吸尘口套接,所述第二管部的横截面积首端至末端依次减小,所述第二吸尘口的吸尘端面处设有环绕分布的毛刷。
[0011]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第二吸尘口与第二管部分体设置有利于将车载角落吸尘头探入空间极小的角落内,提高车载角落吸尘头的实用性;在第二吸尘口出设置毛刷,可将顽固垃圾松动便于吸尘器将其吸走。
[0012]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一吸尘口的吸尘端面处设有环绕分布的毛刷。
[0013]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在第一吸尘口出设置毛刷,可将顽固垃圾松动便于吸尘器将其吸走。
[0014]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吸尘头本体连接处为圆柱头,所述圆柱头的两端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设有限位条,所述吸尘头本体上设有供圆柱头安装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限位柱适配的限位槽孔,所述限位槽孔内设有限制限位柱转动角度的限位凸块。
[0015]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第一连接管与家用吸尘头连接处采用圆柱头,实现二者间的转动连接,设置限位凸块、限位条来限制转动角度,防止过度转动导致无法完成吸尘工作。
[0016]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一连接管为伸缩管。
[0017]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将第一链接管设置为伸缩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其长度,提高了吸尘器的实用性。
[0018]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尘杯内安装有过滤芯。
[0019]具有上述特征的本技术:垃圾、灰尘等杂质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尘杯内,进入过滤芯内,过滤后的风从手柄上开设的排风口离开,防止垃圾随风一同从排风口处离开,提设置过滤芯,提高了吸尘器的安全性。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技术实施例家用吸尘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车载角落吸尘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车载吸尘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吸尘器,包括内含驱动源的手柄1、尘杯2、第一连接管3及吸尘头组件,手柄1、尘杯2与第一连接管3依次可拆卸套接,手柄1上设有排风口11,第一连接管3为伸缩管,尘杯2内安装有过滤芯,吸尘头组件包括家用吸尘头4、车载吸尘头5及车载角落吸尘头6,家用吸尘头4包括吸尘头本体41、与第一连接管3可拆卸套接的第二连接管42,第
二连接管42与吸尘头本体41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管42与吸尘头本体41连接处为圆柱头43,圆柱头43的两端设有限位柱44,限位柱44上设有限位条45,吸尘头本体41上设有供圆柱头43安装的安装槽417,安装槽417内设有与限位柱44适配的限位槽孔418,限位槽孔418内设有限制限位柱44转动角度的限位凸块419,吸尘头本体41上设有吸尘面板412,吸尘面板412远离第二连接管42的一侧设有吸尘槽413,吸尘槽413远离第二连接管42的一侧对称分布有两个滚轮414,吸尘面板412上可拆卸连接有擦布(图中未显示),二者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吸尘面板412与第二连接管42配合的一侧设有凹槽415,凹槽415内若干加强筋416。
[0027]车载吸尘头5包括与第一连接管3可拆卸套接的第一管部51、第一吸尘口52,二者一体成型,第一吸尘口52的吸尘端面处设有环绕分布的毛刷7。
[0028]车载角落吸尘头6包括与第一连接管3可拆卸套接的第二管部61、第二吸尘口62,第一吸尘口52大于第二吸尘口62,第二管部61与第二吸尘口62分体设置,第二管部61首端可与第一连接管3套接,末端与第二吸尘口62套接,第二管部61的横截面积首端至末端依次减小,第二吸尘口62的吸尘端面处设有环绕分布的毛刷7。
[0029]工作原理:用于打扫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含驱动源的手柄、尘杯、第一连接管及吸尘头组件,所述手柄、尘杯与第一连接管依次可拆卸套接,所述吸尘头组件包括家用吸尘头、车载吸尘头及车载角落吸尘头,所述家用吸尘头包括吸尘头本体、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吸尘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车载吸尘头包括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一管部、第一吸尘口,二者一体成型,所述车载角落吸尘头包括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套接的第二管部、第二吸尘口,所述第一吸尘口大于第二吸尘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头本体上设有吸尘面板,所述吸尘面板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有吸尘槽,所述吸尘槽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侧对称分布有两个滚轮,所述吸尘面板上可拆卸连接有擦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面板与第二连接管配合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汉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