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及轧线技术

技术编号:374261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及轧线,轧线PLC接收上位机模型立辊辊缝设定,结合粗轧机侧导板测得轧制钢板的实际宽度数据,作为立辊缝逻辑设定,通过采集热金属检测器信号,重新建立辊缝设定逻辑及防错保护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现有技术缺陷的发生,增加小时产能,减少异常停机时能耗损失,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低设备维护成本。低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及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宽厚板立辊轧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及轧线。

技术介绍

[0002]结合图1所示,现有5m厚板立辊轧机1在生产工艺现场布置于除鳞箱2和粗轧机3间区域,立辊轧机1主要用于粗轧机3在钢板展宽阶段和精轧机4的精轧阶段平面形状问题,切实有效提高了钢板成材率。结合图2所示,立辊轧机主要通过丝杆驱动机械压下(EWC)、工作辊平衡和液压压下(HGC)共同作用下,根据钢板信息计算辊缝进行位置设定。
[0003]但在实际生产时,发生了粗轧机正常生产过程中,钢板在粗轧水平轧机最后空过道次进行立辊轧机齐边轧制时,钢板被立辊轧机挤压拱起、串入粗轧入口除鳞集管的事故。
[0004]根据现场视频及PDA数据分析,初步原因判断为:
[0005]1、立辊辊缝设定过小,导致钢板头部拱起,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0006]2、立辊辊缝取粗轧侧导板对中宽度及模型计算宽度的大值。L1与L2通讯偶发异常,导致理论宽度计算采用上一块钢板宽度。同时,辊缝设定逻辑及防错保护控制不够完善,导致立辊辊缝设定过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0007]经查阅数据采集系统的记录数据分析,是钢板轧制中间厚度为92mm,计算宽度2567mm。事故发生时,立辊轧机设定辊缝2330mm,比钢板宽度窄237mm,过大的立辊轧机压下量导致钢板被夹拱起,最终串入立辊和粗轧之间的除鳞集管处。须停机将900度高温钢板冷却至40度左右,再进行切割处理,恢复周围被撞坏的钢板,整个处理过程最快约7小时左右,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轧线产能、炉子保温能耗。同时,也增加了设备修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及轧线,避免现有技术缺陷的发生,增加小时产能,减少异常停机时能耗损失,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方面,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
[0011]轧线PLC接收上位机模型立辊辊缝设定,结合粗轧机侧导板测得轧制钢板的实际宽度数据,作为立辊缝逻辑设定,通过采集热金属检测器信号,重新建立辊缝设定逻辑及防错保护控制。
[0012]较佳的,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上位机设定模型立辊辊缝;
[0014]S2、轧线主干PLC接收钢板BID(钢板序列标记)、压下量和道次数;
[0015]S3、轧线主干PLC判断粗轧机是否允许进钢,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返回步骤S2;
[0016]S4、粗轧机轧制;
[0017]S5、粗轧机PLC判断轧制钢板下一道次的宽度、宽厚比、长度是否满足用立辊轧机使用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6,若否,则返回步骤S5;
[0018]S6、粗轧机PLC发送上位机请求使用立辊轧机;
[0019]S7、立辊轧机PLC接收上位机下发钢板的辊缝设定、BID(钢板序列标记)和粗轧机PCL发送的钢板BID(钢板序列标记);
[0020]S8、在粗轧机道次为零时,立辊轧机PLC判断接收钢板BID(钢板序列标记)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S9,若否,则立辊轧机的辊缝自动设定到安全位置;
[0021]S9、立辊轧机PLC发送允许辊缝设定命令;
[0022]S10、粗轧机PLC发出侧导板测量轧制钢板宽度的命令;
[0023]S11、粗轧机PLC记录使用立辊轧机前最后一次侧导板测量轧制钢板宽度;
[0024]S12、立辊轧机PLC接收钢板测量宽度,并与上位机下发的钢板的辊缝比较,取最大值作为立辊辊缝最后设定;
[0025]S13、轧线主干PLC判断粗轧机和立辊轧机是否允许进钢,若是,则进入步骤S14,若否,则返回步骤S12;
[0026]S14、轧线主干PLC发送立辊轧机PLC使用立辊轧机动作命令;
[0027]S15、立辊轧机开始动作;
[0028]S16、判断立辊轧机是否动作到目标位置,若是,则进入步骤S17,若否,则返回步骤S15;
[0029]S17、立辊轧机进钢开始轧制;
[0030]S18、轧制钢板尾部离开热金属检测器,立辊轧制完成;
[0031]S19、等待下一块轧制钢板,立辊轧制开始。
[0032]另一方面,一种轧线,包括沿轧制钢板运行方向上依次设置的除鳞箱、立辊轧机、粗轧机和精轧机,所述除鳞箱与所述立辊轧机之间设有入口侧导板位置传感器,所述粗轧机与所述立精轧机之间设有出口侧导板位置传感器,所述粗轧机与所述出口侧导板位置传感器之间设有热金属检测器;
[0033]所述轧线用以实现所述的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
[003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及轧线,避免现有技术缺陷的发生,增加小时产能,减少异常停机时能耗损失,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可应用于同类宽厚板立辊轧机辊缝设定控制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现有立辊轧机区域现场布置示意图;
[0036]图2是立辊机械压下、工作辊平衡和液压压下现场布置示意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轧线现场布置示意图;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轧线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41]结合图3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
[0042]轧线PLC接收上位机模型立辊辊缝设定,结合粗轧机侧导板测得轧制钢板的实际宽度数据,作为立辊缝逻辑设定,通过采集热金属检测器信号,重新建立辊缝设定逻辑及防错保护控制。
[0043]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4]S1、上位机设定模型立辊辊缝;
[0045]S2、轧线主干PLC接收钢板BID(钢板序列标记)、压下量和道次数;
[0046]S3、轧线主干PLC判断粗轧机是否允许进钢,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返回步骤S2;
[0047]S4、粗轧机轧制;
[0048]S5、粗轧机PLC判断轧制钢板下一道次的宽度(大于2.2m小于4.2m)、宽厚比(大于0小于60)、长度(大于6m)是否满足用立辊轧机使用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6,若否,则返回步骤S5;
[0049]S6、粗轧机PLC发送上位机请求使用立辊轧机;
[0050]S7、立辊轧机PLC接收上位机下发钢板的辊缝设定、BID(钢板序列标记)和粗轧机PCL发送的钢板BID(钢板序列标记);
[0051]S8、在粗轧机道次为零时,立辊轧机PLC判断接收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轧线PLC接收上位机模型立辊辊缝设定,结合粗轧机侧导板测得轧制钢板的实际宽度数据,作为立辊缝逻辑设定,通过采集热金属检测器信号,重新建立辊缝设定逻辑及防错保护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轧机辊缝安全保护设定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上位机设定模型立辊辊缝;S2、轧线主干PLC接收钢板BID、压下量和道次数;S3、轧线主干PLC判断粗轧机是否允许进钢,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返回步骤S2;S4、粗轧机轧制;S5、粗轧机PLC判断轧制钢板下一道次的宽度、宽厚比、长度是否满足用立辊轧机使用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S6,若否,则返回步骤S5;S6、粗轧机PLC发送上位机请求使用立辊轧机;S7、立辊轧机PLC接收上位机下发钢板的辊缝设定、BID和粗轧机PCL发送的钢板BID;S8、在粗轧机道次为零时,立辊轧机PLC判断接收钢板BID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步骤S9,若否,则立辊轧机的辊缝自动设定到安全位置;S9、立辊轧机PLC发送允许辊缝设定命令;S10、粗轧机PLC发出侧导板测量轧制钢板宽度的命令;S11、粗轧机PLC记录使用立辊轧机前最后一次侧导板测量轧制钢板宽度;S12、立辊轧机PLC接收钢板测量宽度,并与上位机下发的钢板的辊缝比较,取最大值作为立辊辊缝最后设定;S13、轧线主干PLC判断粗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张栋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