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盖板组件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50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6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盖板组件和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公开的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承载膜,触控层层叠设置在承载膜上,承载膜包括本体层和光处理层,本体层和光处理层层叠设置,光处理层上形成有多个微腔室,微腔室的开口形成在光处理层背离本体层的表面上,在微腔室内壁的部分区域沉积有吸光材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盖板组件和显示面板


[0001]本公开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盖板组件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显示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显示面板在进行光学测试时,存在不满足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500的规格要求(即黑态亮度值无法达到标准值的现象)。
[0003]通常采用的解决方式是修改电路中的电压值,但是,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将0灰阶数据电压值提升至8.4v,以使其亮度值满足需求,但此时的显示效果极差,无法满足用户的显示需求,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盖板组件和显示面板。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中,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承载膜,触控层层叠设置在承载膜上,承载膜包括本体层和光处理层,本体层和光处理层层叠设置,光处理层上形成有多个微腔室,微腔室的开口形成在光处理层背离本体层的表面上,在微腔室内壁的部分区域沉积有吸光材料。
[0006]其中,微腔室为纳米级的球壳形腔室,且微腔室的球心位于微腔室的内部。
[0007]其中,触控层包括触控信号发射线和触控信号感应线,触控信号发射线和触控信号感应线位于承载膜的同一侧,或者,触控信号发射线和触控信号感应线分别位于承载膜的两侧。
[0008]其中,触控信号发射线和触控信号感应线的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为黑化表面。
[0009]其中,微腔室的开口直径在1500nm

2500nm之间。
[0010]其中,微腔室的球体直径在1600nm至2600nm之间。
[0011]其中,吸光材料的厚度在至之间。
[0012]其中,承载膜的厚度在25μm至30μm之间。
[0013]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层叠设置在触控面板上的透光盖板,触控面板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种触控面板。
[0014]其中,盖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触控面板与透光盖板之间的透光连接层;其中,透光连接层的厚度在25μm至100μm之间。
[0015]其中,透光盖板的厚度为24μm至80μm之间。
[0016]其中,盖板组件,还包括:层叠设置在透光盖板上的保护涂层,保护涂层的厚度为9μm至19μm之间。
[0017]其中,透光连接层包括位于透光连接层中部的第一减薄区域,透光盖板包括位于透光盖板中部的第二减薄区域;第一减薄区域的厚度为25μm至100μm之间,第二减薄区域的厚度为24μm至80μm之间。
[0018]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主体和盖板组件,盖板组件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种盖板组件,第一透光连接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主体的出光面上。
[0019]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主体和盖板组件之间的偏光层,偏光层的厚度为60μm至70μm之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包括测试点位的图片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示例性的测试图片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光路剖析示意图。
[0023]图4为一种光在不同介质界面的折射与反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不同厚度的膜层的光电探头处光程差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在显示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 Book,NB))的产品开发中,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光学测试时,不满足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500的规格要求,即黑态亮度值无法达到标准值(0.0005尼特(nit),无法满足用户的显示需求,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1]由于NB的尺寸大于移动产品的尺寸,其触控传感器(Touch Sensor)多采用阻抗较低的金属网格(Metal Mesh)。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包括测试点位的图片示意图。如图1所示,位于图片中央的阴影区域101包括中心测试点102;采用高精度的光学探头对中心测试点102的黑态亮度值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0.0188nit,通过修改显示面板中的多路电压值,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对多种电压值进行组合实验,获得的测试结果为:在相同模组、相同测试画面中对相同的测试点进行测试,中心测试点102的亮度值依然较高(约为0.00165nit)。通过将0灰阶数据电压值设置为8.4v,以使中心测试点102的亮度值满足标准值的要求,但获得的显示效果极差,无法实现测试目标。
[0032]图2为一种示例性的测试图片示意图。如图2所示,阴影区域201和阴影区域203之间包括空白区域202,通过测试获得中心测试点的亮度值与该中心测试点距离空白区域202的距离成反比,结合没有触控面板(Touch Panel,TP)以及盖板组件(例如,采用透明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材料的薄膜层等构造的组件)的实验结果,确定触控面板的承载膜(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材料的膜层)存在光的反射和散射,从而导致中心测试点的亮度值无法满足标准值的要求。
[0033]进一步地,采用如下两种理想化的处理方式进行测试:1)因可见光波长约为380纳米(nm)~760nm,在同一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与折射率成反比,因此,将折射光细分为一带
状分布,并在分析光路时,假设光的波长恒定;2)由于TP包括承载膜和图形化的金属,而金属不具有透光特性且仅能够反射光线,因此,在光路折射分析的过程中,TP中仅承载膜具有对光路的方向改变的作用。
[0034]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光路剖析示意图。如图3所示,M表示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的起始点,根据光的折射定理,光经过第一透光连接层301(例如,采用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材料的层膜)进入触控面板302后,会偏向法线AA

一侧,即入射角θ1大于折射角θ2。
[0035]由于触控面板302具有一定的厚度,光在穿过触控面板302,并进入第二透光连接层303时,发生了第二次折射,并且,光线由触控面板302进入第二透光连接层303时的光线会偏离法线BB

,即入射角(θ2的余角)小于折射角θ3。
[0036]当光线由第二透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层和承载膜,所述触控层层叠设置在所述承载膜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膜包括本体层和光处理层,所述本体层和所述光处理层层叠设置,所述光处理层上形成有多个微腔室,所述微腔室的开口形成在所述光处理层背离所述本体层的表面上,在所述微腔室内壁的部分区域沉积有吸光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室为纳米级的球壳形腔室,且所述微腔室的球心位于所述微腔室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触控信号发射线和触控信号感应线,所述触控信号发射线和所述触控信号感应线位于所述承载膜的同一侧,或者,所述触控信号发射线和所述触控信号感应线分别位于所述承载膜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信号发射线和所述触控信号感应线的朝向出光侧的表面为黑化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室的开口直径在1500nm至2500nm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腔室的球体直径在1600nm至2600nm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材料的厚度在至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膜的厚度在25μm至30μm之间。9.一种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舸喻勇吴易谦丁家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