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风走线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34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围风走线框,包括:围风结构和穿线口,穿线口设置在围风结构的侧壁上,在穿线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将穿线口封闭的封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面板和中间框架的走线位置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滑盖,工作状态下滑盖封闭避免了漏风,在设备布线时可将滑盖打开保证了布线操作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完成了围风和走线的双重功能,达到了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及电子领域的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围风走线框
技术介绍
在通讯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安装机柜中,为了保证整机的散热要求,在功能设备插箱和风扇插箱之间常需要设置一定高度的风道;同时功能设备插箱 又常有网线等少量线缆需从前面引入到背面去。这就需要围风框和走线框来 完成相应的功能。随着通信设备机拒内部配置集成度越来越高,为节省设备空间,围风框 和走线框常采用 一体化设计。现有的围风和走线功能一体化的类似产品一般 是由四个竖面包围起来(以形成尽量大横截面积的筒状风道)形成的框架,然后前后面上根据设备要经过的线缆的线径和数量的不同开设相应的穿线 孑L或缺口 。在开孔大小的设计上,如果尺寸大的话,设备维护时手可以伸进去,穿 线操作方便,但漏风严重,对风道造成不利影响,起不到围风的作用;为了 保证散热效果,现有的围风上所开的穿线孔或缺口通常比较小,以尽量避免 漏风,但即使如此,围风效果仍不理想,而且还会造成设备布线维护时操作 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围风效果理想且布线方便的 围风走线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围风走线框,包括围风结构 和穿线口,穿线口设置在围风结构的侧壁上,在穿线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将 穿线口封闭的封口部。进一步地,封口部为可沿穿线口滑动的滑盖。进一步地,穿线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穿线口和第二穿线口,封口部包 括设置在第 一穿线口上的第 一封口部和设置在第二穿线口上的第二封口部。进一步地,围风结构的第一穿线口所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折板,在 该第一折板上开设有扎线孔。进一步地,围风结构的第二穿线口所在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折板,在该 第二折板上开设有扎线孔。进一步地,围风结构的第二穿线口所在的侧壁上,设置有扎线桥。本技术通过在前面板和中间框架的走线位置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 滑盖,工作状态下滑盖封闭避免了漏风,在设备布线时可将滑盖打开保证了 布线操作的便利性,本技术较好地完成了围风和走线的双重功能,达到 了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围风走线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围风走线框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围风走线框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围风走线框的俯视图5是本技术围风走线框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6是本技术围风走线框的安装线缆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围风走线框包括围风结构1、穿线口 2 和封口部3;穿线口 2设置在围风结构1的侧壁上,封口部3为设置在穿线口 2上的可活动的起封闭作用的滑盖4。滑盖4可顺穿线口 2表面上下或左 右滑动。围风结构1包括前面板11和框架12,框架12包括3个竖面的折边, 与前面板11共同组成一个包围起来的筒状风道。穿线口 2包括相对应的第 一穿线口 21和第二穿线口 22,第一穿线口 21设置在前面板11的中间位置 上,第二穿线口 22设置在框架12的与第一穿线口 21相对应的位置上,其 中,第二穿线口 22的开口较大,以方便手伸进框内进行布线操作。在前面 板11的两侧还开设有用于把框体安装到机拒立柱上的腰形孔。在围风结构1的前面板11上、框架12的与前面板11相对应的侧壁上, 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板5和第二折板6,在该第一折板5和第二折板6上均封口部3包括第一封口部31和第二封口部32,第一封口部31设置在 第一穿线口21上,第二封口部32设置在第二穿线口 22上。当第一封口部 31和第二封口部32均采用滑盖结构时,其分别包括盖板,以及将盖板安装 在前面板11或框架12上的安装孔等。滑盖可上下或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布 线时可打开,布线完成后可关闭,以夹住线缆,封闭穿线口2。在围风结构1的框架12上,与前面板11相对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扎线桥 8,当布置的线缆需要向两侧走线时,可使用该扎线桥绑扎线缆。围风结构1的宽度、深度和高度等尺寸根据系统散热对风道的要求而 定。在无需布线的工作状态下,第一封口部31和第二封口部32都是闭合的, 这样就保证了围风结构1四个竖面的封闭,不会出现漏风。当需要布线操作 时,则可以将第一封口部31和第二封口部32打开,把设备线缆穿过穿线口 2,再关闭封口部3,压住线缆,同时将线缆穿过扎线口 7或扎线桥8,然后 用线扣对线缆进行绑扎,保证了系统设备可以方便地走线以及走线的牢固。如图6所示,本技术围风走线框的使用方法如下1:将本技术的围风走线框安装到机拒的功能设备插箱和风扇插箱 之间的位置上,通过前面板11两侧的安装孔固定到机拒立柱等支撑结构上;2:将第一封口部31打开,把线缆9从第一穿线口 21穿入围风结构1 的前面板ll,然后打开第二封口部32,将线缆9从第二穿线口 22拉出,将 第一封口部31和第二封口部32关闭,卡紧线缆9。将线缆9的两端分别穿 过第一折板5和第二折板6上的扎线孔7后,可以将其绑扎在扎线孔7上, 也可以同时使用扎线桥8对线缆进行绑扎,或使用扎线桥8代替第二折板6 上的扎线孔7。本技术围风走线框既完成了保持设备插箱和风扇插箱间风道的功 能,又完成了设备插箱线缆前后走线的功能。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 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围风走线框,包括围风结构(1)和穿线口(2),所述穿线口(2)设置在所述围风结构(1)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线口(2)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将所述穿线口(2)封闭的封口部(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风走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3)为 可沿所述穿线口 (2)滑动的滑盖(4)。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风走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口 (2)包 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穿线口 (21)和第二穿线口 (22),所述封口部(3)包 括设置在第一穿线口 (21)上的第一封口部(3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穿线口(22)上的第二封口部(32)。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风走线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围风结构(1 ) 的第一穿线口 (21)所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折板(5),在该第一折板(5 )上开设有扎线孔(7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风走线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围风结构(1 ) 的第二穿线口 (22)所在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折板(6),在该第二折板(6) 上开设有扎线孔(7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风走线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围风结构(1 ) 的第二穿线口 (21)所在的侧壁上,设置有扎线桥(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围风走线框,包括围风结构和穿线口,穿线口设置在围风结构的侧壁上,在穿线口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将穿线口封闭的封口部。本技术通过在前面板和中间框架的走线位置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滑盖,工作状态下滑盖封闭避免了漏风,在设备布线时可将滑盖打开保证了布线操作的便利性,本技术较好地完成了围风和走线的双重功能,达到了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文档编号H05K7/02GK201197239SQ200820110878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坤 陈, 军 骆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围风走线框,包括:围风结构(1)和穿线口(2),所述穿线口(2)设置在所述围风结构(1)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线口(2)上设置有可打开的将所述穿线口(2)封闭的封口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骆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