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俊富专利>正文

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29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包括有一大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小散热片,该大散热片的鳍片是朝向上方延伸,该小散热片的鳍片是朝向侧边延伸,并使该小散热片的间则以导热元件予以连接,藉由该导热元件将复数组散热片连接,以达到高效率传热效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应用在资讯或通讯产品的散热模组,特别是用来将诸如CPU的类的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排除的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产业界针对电脑中央处理器(CPU)或高热源产品所采用的散热装置,大多是利用具有高传热效率的金属制成的散热片的基座接触于热源,以将热量吸收并传达到散热片的鳍片上,再利用风扉吹出冷空气将散热片上的热量散发者。此一做法对于小型CPU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却无法有效且快速的达到散热效果,究其原因乃在于散热片的金属基座与散热鳍片未端之间存在著一段距离,由于散热片与热源(即CPU)接触的部位只有基座,故基座所吸收的热量无法快速地传输到散热鳍片的未端,而且散热鳍片的根部与未端部位所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换言之,愈接近基座的鳍片根部所吸收的热量愈多,而愈达离基座的鳍片未端所吸收的热量则愈少,于是造成面积有限的散热鳍片仅能利用其靠近金属基座的局部来散发热量,因此,前述传统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实在无法赶上快速发展的CPU运算效率或高热源产品散热的需求。本案创作人基于前述的原因而曾经开发出以两组散热片相对组成一散热模组的设计,该两散热片之间则以复数支热导热元件(例如传导超过导管)连接在两者的基座,藉由该热传导超导管可将下散热片所吸收的热量快速地传导到上散热片,藉以增加散热面积而提升散热效果。所述的导热元件与散热片组合时,是在上、下散热片的基座侧壁面钻设出洞孔后,再将该导热元件的两端分别植入上、下散热片的洞孔中以完成连接。所述两组散热片相互组合的方式,是将上、下散热片的鳍片交错地插置,然后在两散热片的鳍片侧旁组装一散热风扇,使散热风扇所吹出的风通过各鳍片的通道而将热量排除。这种散热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散热效果,但是由于两组散热片的鳍片是采相互交错插置而组合,因而使得鳍片与鳍片之间的空间更为缩小,此亦直接缩小了热量的散发空间,也因此无法再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因此,本技术乃是再针对所述的散热模组无法进一步广大散热片面积的缺失加以改良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解决以二组以上的散热片所构成的散热模组无法再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的缺失。本技术是将复数组散热片采跨置的方式推垒组合,而两散热片之间则以导热元件连接,除了使一散热片所吸收的热量可以快速传导到另一散热片之外,同时也使各个散热片的鳍片之间保持原来的较大空隙,让空气得以快速地流过该些鳍片两提升散热效率。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复数组散热片跨置堆垒组合后的散热模组装设一散热风扇,藉由该散热风扇所吹出的风从一散热片的鳍片空隙吹入,再从其它散热片的鳍片空隙吹出,以达到提升散热效率的效果。基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包括有一大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小散热片,该大散热片的鳍片是朝向上方延伸,该小散热片的鳍片是朝向侧边延伸,并使该小散热片放置于该大散热片的鳍片上,所述各个小散热片与该大散热片的间则以导热元件予以连接,藉由该导热元件将复数组散热片连接,以达到高效率传热效果。和先前技术相较,本技术可以让各散热片的鳍片与鳍片之间保持原来的空隙,不会受到其它鳍片排挤而缩小空间,进而让空气能更通畅地通过而排除热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导热元件与大、小散热片的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元件组合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大、小散热片与导热元件及散热风扇组合后的结构的平面剖视图。附图中1--大散热片10--基座11--鳍片 12--洞孔2--小散热片20--基座 21--鳍片 22--洞孔3--导热元件4--散热风扇实施例该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装置,其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个大散热片1、至少二个小散热片2与至少二支导热元件3。其中的导热元件3最好是采用热传导超导管,其是采用可自由弯折或变形的金属管体(例如铜、铝或其它金属管体),并在管、体的内部已经充填或包含具有高速热传导性能的材料者,例如1、无机高温超导化合物材料,例如钇钡铜氧化合物(YBCO)超导材料、铊钡钙铜氧化合物(TBCCO)超导材料、汞钡钙铜氧化合物(HBCCO)超导材料、铋锶钙铜氧化合物(BSCCO)超导材料、或其它无机超导材料。2、有机超导材料,例如纯水或其它有机超导材料。3、其它可达到高速热传导性材料。其是将管、体的两端加工封闭,以防止所述的导热材料漏出管体;藉由所述的金属管、体与包含在其内部的导热材料构成热传导超导管、体;以上所述无机高超导材料其所应用的原理,是利用管、体内液体的分子受热时产生的高速震荡与摩擦,让热能以波动方式快速传热;有机高温超导材料,其所应用的原理,是利用金属管、体内液体的分子受热时产生的相变化而快速传热,因传输速度非常快,故称为[热传导超导管、体],且因热传导超导管、体由热端传输至冷端的传输时间很短,因此热端与冷端的温差很小,可达到最佳导热效果。经实验证实,其传热的速率约为铜的五倍以上,更较一船铝金属的传热速度快十倍以上。本技术所包括的大散热片1是一般用来接触于CPU上以吸收所产生的热量的元件,其大体上是在其座10的一侧一体成型出系列鳍片11的设计,另外在基座10的侧面钻设出洞孔12;所述洞孔12所钻设的数量可以依所要穿设导热元件3的数量而定,导热元件3装设的数量愈多,导热效率愈高。所述小散热片2也是相同于大散热片1的结构,只是尺寸较大散热片小;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设计为两个小散热片2的面积几乎等于大散热片1的面积。该小散热片2的基座20一侧面也钻设有洞孔22。图2及图3显示了本技术各元件的组合方式,是将两组小散热片2平放的方式(即鳍片21朝向侧边延伸的方向)放置于该大散热片1的鳍片11上端(即鳍片朝向上方延伸的方向),然后将弯曲成∩形的导热元件3两端分别插入大散热片1与小散热片2的洞孔,该导热元件3插入洞孔12、22之前,乃先在导热元件3的表面涂抹导热胶或焊锡膏填补导热元件3与洞孔内壁面的微小缝隙,让导热元件3与洞孔之的间获得密切的配合而能提升散热效果,并且籍此将复数组散热片1串接扩大成较大面积的散热模组,同时,也可以使各个散热片的鳍片与鳍片之间保持原来的空隙,让空气能顺畅地流通。图3显示了本技术也可以在已堆垒组合于大散热片1的两组散热片2上方组装一散热风扇4,该散热风扇4是产生往下方吹动的冷空气,空气可以顺畅地通过小散热片2与大散热片的各鳍片21、11后从大散热片1的两侧排出,藉以达到优异的散热效率。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披以对本技术作任何形成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技术精神下所作有本技术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技术意图保护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大散热片,其基座的侧边设有洞孔;——小散热片,其基座的侧边设有洞孔,将二个以上的小散热片放置于该大散热片的鳍片上端,且使该小散热片的鳍片朝向侧边;——导热元件,其两端是分别植入该大散热片与小散热片的洞孔。2.依据权利1所述的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小散热片上组装有散热风扇。专利摘要一种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包括有一大散热片与至少二个小散热片,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模组的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大散热片,其基座的侧边设有洞孔;-小散热片,其基座的侧边设有洞孔,将二个以上的小散热片放置于该大散热片的鳍片上端,且使该小散热片的鳍片朝向侧边;-导热元件,其两端是 分别植入该大散热片与小散热片的洞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富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