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及其张紧贴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14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及其张紧贴合工艺,所述定向发声屏包括基材,基材包括上表面和多个侧面,多个侧面位于上表面的四周,且所在的面与上表面所在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上表面与多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且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用于加强第一透明导电层导电性的边缘走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用于增强显示层导电性的边缘走线均设置于显示层的侧面,不影响显示层的可视面积,满足在相同显示器尺寸下提高显示面积,使显示面积最大化,从而实现定向发声屏的无边框显示。从而实现定向发声屏的无边框显示。从而实现定向发声屏的无边框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及其张紧贴合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向发声及显示屏
,具体涉及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及其张紧贴合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器件的超薄、窄边框、甚至全屏设计,留给发声装置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传统的发声装置体积较大,安装位置受到限制,在新一代的显示器件中很难有合适的位置和空间。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能够适应当前显示器件的需求的发声装置。
[0003]一些显示器件的生产厂商设计了以屏幕来进行发声的方式,屏幕发声技术作为一种表面音频技术,为多媒体视听设备音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将显示器件与屏幕发声装置相结合的透明式屏幕定向扬声器正在研制中,利用屏幕自身振动作为扬声器,节约了传统扬声器的共振腔空间,同时定向传播特性满足了个人电子设备的隐私性要求和公众设备的互不干扰性要求。
[0004]触摸面板能够识别通过人手或单独的输入单元输入的触摸点,并传送与之对应的信息到上方的显示设备。根据触摸面板的接触感测方法,将触摸面板分成电阻型、电容型和红外感测型。由于电容型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容易并且传感力强,因此目前得到广泛关注。
[0005]现有有研究将屏幕定向发声与触控功能相结合,使显示器可以集成屏幕定向发声、显示及触控等多功能于一体,且两种功能互不干扰。但是一般的显示装置均具有一定宽度的外边框,该边框覆盖显示器的四周,因此在外观上会具有显示面积缩小的视觉感受,为了满足在相同显示器尺寸下提高显示面积的需求,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成为发展趋势,并朝向无边框显示装置发展。r/>[0006]因此,如何研究一种在实现定向发声、显示和触控功能于一体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在相同显示器尺寸下提高显示面积的需求的定向发声显示设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及其张紧贴合工艺。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包括上表面和多个侧面,所述多个侧面位于所述上表面的四周,且所在的面与所述上表面所在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多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且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设置用于加强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导电性的边缘走线。
[000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向发声屏还包括振膜和微结构,所述振膜贴附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上,且所述振膜靠近基材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微结构设置于所述振膜和所述基材之间,用于提供振膜振动所需的空气间隙。
[001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向发声屏还包括用于隔离所述振膜和基材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
[001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具有一个或多个分区,多个分区时,相邻两个分区的
接触区域被绝缘隔离开来,每个分区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所述边缘走线。
[001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边缘走线上绑定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软排线反折到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上。
[001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边缘走线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侧面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其一边靠近或沿所述侧面靠近基材的上表面的边沿分布。
[001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制作时,先在绝缘层靠近基材的一面上做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再将所述绝缘层与基材的上表面相全贴合;或者,制作时,先在基材上做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再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涂布所述绝缘层。
[00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的张紧贴合工艺,所述工艺包括:S1,将所述振膜张紧,且将其远离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一面与载体全贴合,所述振膜还包括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四周的贴合部;S2,将所述振膜保持张力,并将所述振膜的第二透明导电层与基材的上表面贴合,且将所述振膜的贴合部与基材的侧面相对应贴合;S3,去除所述载体。
[001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2中,将所述振膜的贴合部与基材的侧面相对应贴合的过程包括:S21,将基材的侧面贴第一胶体,所述振膜的贴合部反折且通过所述第一胶体与基材的侧面初贴合;S22,在基材的侧面和振膜的贴合部之间填充第二胶体,固化所述第二胶体;所述S21和S22过程中,均保持振膜张紧。
[001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1中,所述振膜远离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一面与载体通过UV减粘胶全贴合,在所述S3中,通过照射UV去除所述载体。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用于增强显示层导电性的边缘走线均设置于显示层的侧面,不影响显示层的可视面积,满足在相同显示器尺寸下提高显示面积,使显示面积最大化,从而实现定向发声屏的无边框显示。
[0019]2、本专利技术将显示屏设置为一个分区或多个分区的无边框显示,从而实现显示屏的单通道或多通道发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张紧工艺配合载体使振膜和基材全贴合,提高了成型后的显示屏的可靠性和声压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定向显示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材(只有一个分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材(有两个分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振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张紧贴合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
1、基材,11、上表面,12、侧面,2、微结构,3、振膜,31、主体部,32、贴合部,4、第一透明导电层,5、边缘走线,6、绝缘区域,7、第二透明导电层,8、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包括基材1、微结构2和振膜3,其中,结合图2所示,基材1包括上表面11和多个侧面12,多个侧面12位于上表面11的四周,与上表面11不在同一个平面。本实施例中,基材1可采用扁平的长方体状的玻璃,这样,上表面11为长方形状,上表面11的四周具有四个与上表面11相垂直的侧面12(即分别是左侧面、右侧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其中,上表面11的尺寸大小以及基材1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定,理论来说,基材1的厚度越薄越好,且基材1整体形状也不限于这里所限定的长方体。
[0026]基材1的上表面11和侧面12上均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4,实施时,第一透明导电层4具体可采用ITO(氧化铟锡)层。
[0027]基材1的至少一个侧面12上设置有边缘走线5,用于增强侧面第一透明导电层4的导电性。如可以只在基材1的任意一个侧面设置边缘走线5,又如可以在基材1的左右侧面设置边缘走线5,前后侧面不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发声屏包括:基材,所述基材包括上表面和多个侧面,所述多个侧面位于所述上表面的四周,且所在的面与所述上表面所在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多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层,且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设置用于加强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导电性的边缘走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发声屏还包括振膜和微结构,所述振膜贴附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上,且所述振膜靠近基材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微结构设置于所述振膜和所述基材之间,用于提供振膜振动所需的空气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发声屏还包括用于隔离所述振膜和基材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具有一个或多个分区,多个分区时,相邻两个分区的接触区域被绝缘隔离开来,每个分区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所述边缘走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走线上绑定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软排线反折到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边框显示定向发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走线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侧面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其一边靠近或沿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云毛峻伟匡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