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09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其包括补强纤维布,补强纤维布的单侧或者双侧表面成型有复合云母纸层,复合云母纸层包括基础云母纸层、夹层云母纸层以及补强云母纸层;基础云母纸层为粗浆云母纸层;夹层云母纸层为不均匀浆料云母纸层,并在表面成型有呈阵列状排布的贯穿部;补强云母纸层为成型于夹层云母纸层外表面,为细浆云母纸层;基础云母纸层与夹层云母纸层之间成型有第一胶粘剂层,夹层云母纸层与补强云母纸层之间成型有第二胶粘剂层,且第二胶粘剂层的流动性优于第一胶粘剂层的流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保证成品云母纸使用性能的同时对云母纸混合制浆过程产生的不均匀浆料进行有效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材料中的云母纸制品技术,具体为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

技术介绍

[0002]云母是一种自然生成的层状硅酸盐类矿物,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以及在高温状态下仍保持以上性能的特性。云母纸作为云母的二次加工制品,其具有云母的主要性能,相比于传统的金属绝缘材料,云母纸具有电气强度高,介质损耗低,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高等优异的电气性能以及耐热、耐水、化学稳定性、富有弹性以及耐剪切力和抗张强度等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发电机、电动机、线缆等电工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云母纸为了保证其物理强度和电绝缘性能,通常在施胶与无碱玻纤布复合以得到少胶云母带,具有一定的厚度且会采用环氧硅树脂料作为胶粘剂和界面填充材料来保证纸张整体的结合性能。而市面上常见的少胶云母纸多是在传统抄造工艺条件下利用云母纸浆制备云母纸,其云母纸制备过程中混浆工艺中会将特定粒径范围内的云母鳞片混合制浆,然后再将利用上述具有特定粒径范围云母鳞片的混合浆料抄造的云母纸单层,得到的云母纸单层与无碱玻纤布复合得到对应的云母带成品。
[0004]而在云母生产企业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不同阶段的混合制浆过程中会出现部分不均匀浆料,这部分不均匀浆料中的云母鳞片中涵盖的粒径范围宽泛,且这些不同粒径云母鳞片的比例不可控,会随着不同工艺条件和不同厂家/生产线不同而不同:
[0005]若对这边浆料进行不同粒径云母鳞片的分离,其分离成本高且会对云母鳞片的性能指标造成负面影响,若弃置该部分浆料则会造成资源和原料成本的浪费;
[0006]而若将上述不均匀的混合粒径浆料抄造所得到的云母纸直接与无碱玻纤布复合制备云母带,虽然电学性能虽然不会产生太大差异,但容易因为与无碱玻纤布粘结不牢而造成分层现象,影响云母纸产品的质量;为了保证上述云母纸与无碱玻纤布复合过程的抗层间剥离强度,通常做法是需要提高胶层厚度,而用于作为粘接剂的环氧硅树脂料普遍存在导热系数偏低的问题,会使得制成的云母带出现散热缺陷,无法保证成品云母带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
[0008]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包括作为基底的补强纤维布,所述补强纤维布的单侧或者双侧表面成型有复合云母纸层,所述复合云母纸层包括基础云母纸层、夹层云母纸层以及补强云母纸层;
[0010]所述基础云母纸层为粗浆云母纸层,直接成型于所述补强纤维布表面;
[0011]所述夹层云母纸层为不均匀浆料云母纸层,其表面成型有呈阵列状排布的贯穿部;所述贯穿部的轮廓为方形,并在轮廓区域内成型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条形长孔;
[0012]所述补强云母纸层成型于所述夹层云母纸层外表面,为细浆云母纸层;
[0013]所述基础云母纸层与所述夹层云母纸层之间成型有第一胶粘剂层,所述夹层云母纸层与所述补强云母纸层之间成型有第二胶粘剂层;第一胶粘剂层与第二胶粘剂层为均为环氧树脂胶层,且第二胶粘剂层的流动性优于第一胶粘剂层的流动性。
[0014]作为进一步限定,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仅在补强纤维布的单侧表面成型所述抗剥离复合结构层时,在所述补强纤维布的另一侧表面通过胶粘剂层直接成型补强云母纸层。
[0015]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补强纤维布的布层厚度为0.02~0.03mm,优选为无碱玻纤布或者聚酯无纺布。
[0016]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基础云母纸层的成型厚度为0.015~0.03mm,优选为金云母纸或者合成云母纸,基础云母纸层中的云母鳞片粒径

20目~+40目,且所述基础云母纸层通过圆网抄造机直接抄造于所述补强纤维布表面。
[0017]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夹层云母纸层的厚度为0.02~0.03mm。
[001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补强云母纸层的厚度为0.015~0.02mm,补强云母纸层中的云母鳞片粒径

80目~+120目。
[0019]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条形长孔在贯穿部的方形轮廓区域中的面积占比为25~35%;而所述贯穿部对应方形轮廓的面积之和在夹层云母纸层单元面积上的占比为25~50%。
[0020]作为进一步限定,呈阵列状排布的贯穿部中,任一贯穿部上的条形长孔的延伸方向与其最接近的四个贯穿部上的条形长孔的延伸方向保持垂直。
[0021]作为进一步限定,贯穿部上的所述条形长孔为直线孔或者波浪形孔,且所述条形长孔的单孔孔宽为1.5~2mm。
[0022]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胶粘剂层中掺加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或者短切芳纶纤维,掺加量为胶料重量的7~15%。
[0023]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胶粘剂层与所述第二胶粘剂层中掺加有高导热无机填料,所述高导热无机填料为纳米级氮化铝、氮化硼、氮化硅中的一种或者组合,添加量为胶粘剂层中胶料重量的3~5%。
[0024]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补强云母纸层在胶粘剂层外侧通过热压复合工艺压合于所述胶粘剂层的表面。
[002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能对云母纸加工企业中制浆过程中的出现部分不均匀浆料进行利用,其能在保证云母带绝缘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均匀浆料抄造的云母纸层开条形孔,并通过双面施胶方式进行压合成型,在减少用胶量的情况下通过胶层流动形成层间连结结构,以在不影响云母带性能的同时有效改善利用上述不均匀浆料制备云母带时容易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分层、起泡现象。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切面细节放大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基材单侧复合云母纸层的层间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第一补强云母纸层;2、第三胶粘剂层;3、补强纤维布;4、基础云母纸层;5、第一胶粘剂层;6、夹层云母纸层;7、第二胶粘剂层;8、第二补强云母纸层;9、第一类贯穿部;10、第二类贯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0]参见图1、图2的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包括作为主结构层的基础云母纸层4以及补强纤维布3,其补强纤维布3采用布层厚度为0.025mm的高强度无碱玻纤布,而基础云母纸层4则以云母浆料作为原料直接通过圆网抄造机直接抄造于该补强纤维布3表面,该基础云母纸层4与补强纤维布3之间具有较佳的结构稳定性;而考虑到成型后的电气性能,该基础云母纸层4在本实施例中为金云母纸。
[0031]在本实施例中,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在补强纤维布3的背侧成型有第三胶粘剂层2,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基底的补强纤维布,所述补强纤维布的单侧或者双侧表面成型有复合云母纸层,所述复合云母纸层包括基础云母纸层、夹层云母纸层以及补强云母纸层;所述基础云母纸层为粗浆云母纸层,直接成型于所述补强纤维布表面;所述夹层云母纸层为不均匀浆料云母纸层,其表面成型有呈阵列状排布的贯穿部;所述贯穿部的轮廓为方形,并在轮廓区域内成型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条形长孔;所述补强云母纸层成型于所述夹层云母纸层外表面,为细浆云母纸层;所述基础云母纸层与所述夹层云母纸层之间成型有第一胶粘剂层,所述夹层云母纸层与所述补强云母纸层之间成型有第二胶粘剂层;第一胶粘剂层与第二胶粘剂层为均为环氧树脂胶层,且第二胶粘剂层的流动性优于第一胶粘剂层的流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其特征在于,云母纸仅在补强纤维布的单侧表面成型所述抗剥离复合结构层时,在所述补强纤维布的另一侧表面通过胶粘剂层直接成型补强云母纸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纤维布采用布层厚度为0.2~0.3mm的无碱玻纤布或者聚酯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混合粒径浆料进行利用的云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云母纸层为成型厚度0.15~0.3mm的金云母纸或者合成云母纸;基础云母纸层中的云母鳞片粒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陈汝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