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式装置的固定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91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创作是有关于一种外接式装置的固定结构,是揭露一显示装置与一外接式装置,本创作分别于显示装置与外接式装置一侧设置一磁性元件,透过两磁性元件磁性连接,可将外接式装置固定于显示装置上,藉此,除达成固定该外接式装置的目的外,更可提升拆卸外接式装置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作是有关于一种固定结构,其特别有关于一种使外接式装置能轻易固定于显示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抬头,民众对于休闲品质的需求,逐渐提升,为使民众经由电子装置如笔记型电脑收听音乐,电子装置的发展厂商系于电子装置内部装设一扬声器,以于播放音讯资料时,透过扬声器播放音乐,供民众收听以达成休闲的目的,然,由于扬声器是装设于电子装置内侧,因此,当该扬声器输出音乐时,会受限电子装置壳体的影响,而产生扩音效果不良的情形,为此,外接式扬声器是在此需求下因应而生,使用者可固定外接式扬声器至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上,以经由外接式扬声器播放音乐,藉此,提升使用者聆听音乐的愉悦感。现今固定外接式扬声器至显示装置的结构大多采用螺设或夹板固定方式,相关详细资料请参阅台湾新型专利第M251215号的笔记型电脑挂式喇叭固定悬挂结构(一),此习知技术揭露一喇叭本体,其系包含一定位槽,将该定位槽悬挂于笔记型电脑萤幕的两侧上缘后,螺设一螺栓于该定位槽后侧壁面的至少一螺孔,使喇叭本体紧密固定于笔记型电脑上。请参阅台湾新型专利第M251419号的笔记型电脑挂式喇叭固定悬挂结构(二),此习知技术揭露一轴体,其包含一扭力弹簧,经由该轴体贯穿一夹板与一喇叭本体,使夹板枢接于喇叭本体背面,并透过该扭力弹簧产生一夹持力量,以夹持喇叭本体于笔记型电脑萤幕的两侧。以及,请参阅台湾新型专利第M252605号的笔记型电脑挂式喇叭固定悬挂结构(三),此习知技术是揭露一喇叭本体,其包含一定位槽,该定位槽之后侧壁面至少设置有一开槽,该开槽中设置有一弹片,将喇叭本体的定位槽悬挂于笔记型电脑萤幕的两侧上缘,并透过笔记型电脑后侧壁面压挤弹片所产生的夹持力,使喇叭本体固定于笔记型电脑的两侧。上述提及的结构虽可达成将外接式扬声器固定于显示装置的目的,然而,上述结构皆需经由许多额外元件的帮助,才得以固定外接式扬声器于显示装置上,且于拆卸外接式扬声器时,系甚为复杂、麻烦及且不易,此外,当使用夹板固定外接式扬声器于显示装置时,由于该夹板面积较大,则易占用存放空间,此外,前述外接式扬声器皆需额外藉由一讯号传输线连接一音讯输出埠,以接收电子装置输出的音讯讯号并进行播放,由于该讯号传输线系外接于电子装置外侧,易受到拉扯而使传输讯号失真,再加上讯号传输线收纳不易,则导致外接式扬声器的使用易受到环境的限制。有鉴于习知问题,本创作是提出一种外接式装置的固定结构,以解决传统需额外经由许多额外元件才得以将外接式装置固定于显示装置,以及拆卸不易的问题。新型内容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接式装置的固定结构,分别于一显示装置与一外接式装置一侧设置一磁性元件,透过两磁性元件的吸附,以轻易将外接式装置固定于显示装置上。本创作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接式装置的固定结构,将一讯号传输线整合为该外接式装置的一外接端子,并于该显示装置一侧设置一讯号传输埠,使该外接式装置透过该外接端子连接该讯号传输埠以播放音讯资料,并防止讯号传输线因拉扯而造成讯号失真。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创作外接式装置的固定结构包含一显示装置与一外接式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一侧设有一第一磁性元件,该外接式装置一侧设有一第二磁性元件,透过该第一磁性元件与该二磁性元件磁性吸附,使该外接式装置固定于该显示装置,以达成固定该外接式装置的目的。其中,该外接式装置的讯号传输线设置于内部并整合为一外接端子,且该外接端子为一可枢接式端子。附图说明图1其为本创作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其为本创作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其为本创作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外接式装置外接讯号传输线的示意图;图4其为本创作的一较佳实施例电子装置设置外接式装置的示意图;图5其为本创作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电子装置设置外接式装置的示意图;图6其为本创作的外接式装置的后视图;图7其为本创作的一较实施例的示意图。图号说明1电子装置 11音效装置 12显示装置13第一讯号传输线 14讯号传输埠 15连接插座16第一磁性元件17第一凹槽 18显示区域19内建装置2外接式装置20第三讯号传输线22外接端子23第二凹槽 24第二磁性元件26第二讯号传输线 28固定座实施方式兹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创作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电子装置为一笔记型电脑,而该外接式装置为一扬声器。其中,该显示装置12包含一第一磁性元件16,该第一磁性元件16设置于该显示装置12一侧;以及该外接式装置2包含一第二磁性元件24,该第二磁性元件24设置于该外接式装置2一侧,当欲将该外接式装置2固定至显示装置12时,利用该第一磁性元件16与第二磁性元件24的磁性相互吸附,让该外接式装置2固定于该显示装置12。其中,该第一磁性元件16与该第二磁性元件24可为永久磁铁或具有相互吸引特性的磁性物质,此外,使用者亦可依据使用需求适当调整该第一磁性元件16与该第二磁性元件24的长宽比率;该显示装置12更包含有一讯号传输埠14,在此该讯号传输埠14为一音讯输出埠,该讯号传输埠14系设置于该显示装置12一侧,一第一讯号传输线设置于该显示装置12内侧,该第一讯号传输线由该电子装置1本体延伸并连接于该讯号传输埠14;以及该外接式装置2更包含一外接端子22,该外接端子22设置于该外接式装置2一侧,一第二讯号传输线系自该外接式装置2本体延伸并连接于该外接端子22,当使用者将该外接端子22插设至该讯号传输埠14时,该外接式装置2将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1,该外接式装置2即可接收该电子装置1输出的音讯讯号并进行播放,藉此,以避免使用者不经意拉扯该第二讯号传输线,而导致讯号失真的情况。此外,上述的该外接式装置2亦可为一网路摄影机或其他消费性电子产品,以及该讯号传输埠14可为音讯输入埠或视讯输出/入埠,该音讯输入埠或该视讯输出/入埠的设置可参阅该音讯输出埠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请参阅图3,为本创作外接式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不同于图1与图2的实施例在于,该第二讯号传输线26与该外接端子22之间可自该外接式装置2本体向外延伸一适当距离,当外接式装置2与显示装置12经由第一磁性元件16与第二磁性元件24相互吸附固定后,拉伸该第二讯号传输线26连接至该讯号传输埠14,以播放该电子装置1输出的音讯资料。请参阅图4,在此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12一侧设有一第一凹槽17,该讯号传输埠14可设于该第一凹槽17处,当该显示装置12与该外接式装置2透过磁性元件16、24吸附固定时,该外接式装置2可收藏至该第一凹槽17,藉此,提升电子装置1的整体视觉美感,进一步减少该外接式装置2占用的空间。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为防止显示装置12因设有该第一凹槽17而导致一显示区域18变小,在本创作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外接式装置2一侧可设置一固定座28,该第二磁性元件24与该外接端子22设于该固定座28一侧,该第一磁性元件16与该讯号传输埠14设于该第一凹槽17的对应位置,由于该固定座的体积是小于该外接式装置12的体积,故可有效缩小该第一凹槽17的体积,以放置该固定座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接式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含有:    一电子装置,其设有一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设有一第一磁性元件与一讯号传输埠;    一外接式装置,其设有一第二磁性元件与一外接端子;    其中,插设该外接端子于该讯号传输埠,使该电子装置与该外接式装置产生电性连接,并藉由该第一磁性元件与该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吸附,使该外接式装置固定于该显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炳扬刘运平
申请(专利权)人:志合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