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190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包括:第一管线单元,包括若干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包括第一软管部和第一硬管部,第一硬管部连接在第一软管部的两端,第一软管部内设有锡箔层述第一硬管部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于第一卡条上;第二管线单元,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包括第二软管部和第二硬管部,第二硬管部连接在第二软管部的两端,第二软管部内设有锡箔层,第二硬管部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于第二卡条上;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交叉设置,分别用于安装强弱电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建筑强弱电管线交叉屏蔽层施工中易受损伤,施工复杂的问题。施工复杂的问题。施工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属于建筑机电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在建筑施工中智能设备安装逐渐增多,建筑内部管线布置愈发复杂。在管线布置中,需要将强电以及弱电管线分开布置,其距离应当大于150mm以上,但在部分空间狭小的部位,强弱电管线不免交叉,此时需要将强弱电管线进行屏蔽处理。传统施工中,直接将管线包裹锡箔纸放置到线槽内,该方式存在锡箔纸屏蔽层宜受后续工序损伤,失去屏蔽效果的问题。
[0003]针对强弱电交叉,部分专利文献针对开发了保护线盒,例如专利文献一种强弱电交叉共用的电盒(CN214176800U),专利文献一种强弱电交叉处的处理装置(CN210838748U),专利文献一种强弱电交叉处的处理装置(CN207426616U)等,这些方案通过保护管以及卡扣等结构,用以确保交叉处稳固以及屏蔽效果,但既有技术其布置自由度不高,未能考虑穿管线过程对既有锡箔纸的损伤问题,尚不能有效解决强弱电交叉处施工问题,亟待专利技术新型屏蔽结构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以解决现有建筑强弱电管线交叉屏蔽层施工中易受损伤,施工复杂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包括:
[0006]第一管线单元,包括若干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软管部和第一硬管部,所述第一硬管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软管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软管部内设有锡箔层,所述第一硬管部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于第一卡条上;
[0007]第二管线单元,包括若干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二软管部和第二硬管部,所述第二硬管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软管部的两端,所述第二软管部内设有锡箔层,所述第二硬管部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于第二卡条上;
[0008]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交叉设置,分别用于安装强弱电管线。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软管部和第二软管部均由伸缩软管和承压环构成,所述承压环沿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于所述伸缩软管上。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均由底座、竖板和卡板组成,所述底座呈长条状,所述竖板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端面中部,所述卡板连接在所述竖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上均设有与所述卡板和竖板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可套接于所述卡板上。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板的顶部间隔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凸出于所述卡板的端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1、采用第一卡扣、第一卡条的配合,以及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条的配合,可有效固定屏蔽管结构,在预埋施工当中可以避免屏蔽管被扰动,同时具有较高自由度。
[0014]2、软管部采用承压环和伸缩软管构成,可以实现管线任意角度变形,同时管线具有刚度,有效支撑实现屏蔽。
[0015]3、本屏蔽管线系统可适用于预埋以及后期开槽施工,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第一管道的示意图;
[0018]图3为第一管道(未安装第一卡条)的示意图;
[0019]图4为第一卡扣的示意图;
[0020]图5为第一卡条的示意图;
[0021]图6为第一软管部的示意图;
[0022]图7为第二管道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第一管道;
[0025]11第一软管部,12第一硬管部,13第一卡扣,14第一卡条;
[0026]121伸缩软管,122承压环,123锡箔层;
[0027]131卡槽;
[0028]141底座,142竖板,143卡板,144螺钉;
[0029]2第二管道;
[0030]21第二软管部,22第二硬管部,23第二卡扣,24第二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2]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方式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包括第一管线单元和第二管线单元。
[0033]第一管线单元,包括若干相邻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管道1,第一管道1包括第一软管部11和第一硬管部12,第一硬管部12连接在第一软管部11的两端,第一软管部11由伸缩软管121和承压环122构成,若干个承压环122沿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伸缩软管121上,在第一软管部11内敷设有锡箔层123,由于第一软管部11采用承压环122和伸缩软管121构成,因此可以实现管线任意角度变形,同时软管具有刚度,可避免施工中受压破坏屏蔽功
能。在第一硬管部1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卡扣13,第一卡扣13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在第一卡条14上。
[0034]第二管线单元,包括若干相邻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管道2,第二管道2包括第二软管部21和第二硬管部22,第二硬管部22连接在第二软管部21的两端,第二软管部21由伸缩软管121和承压环122构成,若干个承压环122沿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伸缩软管121上,在第二软管部21内敷设有锡箔层123,由于第二软管部21采用承压环122和伸缩软管121构成,因此可以实现管线任意角度变形,同时软管具有刚度,可避免施工中受压破坏屏蔽功能。在第二硬管部22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卡扣23,第二卡扣23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在第二卡条24上。
[0035]为了方便安装,第一卡条14和第二卡条24均由底座141、竖板142和卡板143组成,底座141呈长条状,竖板142连接在底座141的端面中部,卡板143连接在竖板142的顶部,卡板143和竖板142的长度与底座141的长度相同;第一卡扣13和第二卡扣23上均设有与卡板143和竖板142匹配的卡槽131,卡槽131可套接在卡板143上并移动。为了避免安装后管道的扰动,在卡板143的顶部间隔开有通孔,在通孔上安装有螺钉144,螺钉144凸出于卡板143的端面,从而在卡条固定在地面上后,可以通过螺钉144来避免管道沿底座141长度方向的扰动,进一步提高安装效果。
[0036]上述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弱电管线交叉处屏蔽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线单元,包括若干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包括第一软管部(11)和第一硬管部(12),所述第一硬管部(12)连接在所述第一软管部(11)的两端,所述第一软管部(11)内设有锡箔层(123),所述第一硬管部(12)的底部设有第一卡扣(13),所述第一卡扣(13)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于第一卡条(14)上;第二管线单元,包括若干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管道(2),所述第二管道(2)包括第二软管部(21)和第二硬管部(22),所述第二硬管部(22)连接在所述第二软管部(21)的两端,所述第二软管部(21)内设有锡箔层(123),所述第二硬管部(22)的底部设有第二卡扣(23),所述第二卡扣(23)可沿长度方向活动卡接于第二卡条(24)上;其中,所述第一管道(1)和所述第二管道(2)交叉设置,分别用于安装强弱电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贤罗成张愿潘青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