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70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Z轴移动组件,Z轴移动组件包括Z轴安装板、Z轴导轨和Z轴同步带装置;Z轴导轨固定于Z轴安装板的一侧,Z轴安装板背离Z轴导轨的一侧设有Z轴同步带装置;在Z轴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转动装置;Z轴移液组件,Z轴移液组件套设于Z轴导轨,且在Z轴移液组件上设置有同步臂;在Z轴移液组件的安装位置正下方配合设置有挡液装置,挡液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装置上,挡液装置背离转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挡液凹槽,在挡液凹槽中设置有触液反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Z轴移动组件的结构,加设自动旋转的挡液装置和触液反馈装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场竞争力。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医疗领域,研究实验的过程或者产品试剂提取、分装或预分装等工艺过程中,都会涉及大量并且繁复的试剂的提取、转移和加样等工作,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多采取自动移液器或者移液模组和一次性的移液器吸头配合使用的模式,通常来说移液器会连接在一个多轴机械臂上,实现定位功能。依靠多轴机械臂,在Z轴方向(上下的方向)通过挤压的方式实现上吸头的操作,即移液器的金属头与一次性的移液器吸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0003]但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一次性移液器吸头,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上枪头的过程对轴向定位的精准度要求极高,又或者随着机器的磨损和老化,机械结构的精准度下降,对于以上种种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移液器与吸头的密封性不良问题,所以有可能在吸液或者转移液的过程中出现漏液或者滴液的情况。
[0004]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移液模组的下方一般会另外配置一个承接漏液的挡板或者接板,设置在机械臂的运动路径的下方,挡住有可能滴落的液滴,但是这种挡板只能挡住滴落的液滴,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反馈滴液或者漏液的情况,需要等到后续生产工艺流程的某个特定步骤才能知道取液出了问题,例如,液量不足,此外这种挡板与移液模组非一体装置,操作起来需要手工清理挡板中的残留液体,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这种情况需要得到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Z轴移动组件,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Z轴安装板、Z轴导轨和Z轴同步带装置;所述Z轴导轨固定于所述Z轴安装板的一侧,所述Z轴安装板背离所述Z轴导轨的一侧设有所述Z轴同步带装置;在所述Z轴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转动装置;
[0009]Z轴移液组件,所述Z轴移液组件套设于所述Z轴导轨,且在所述Z轴移液组件上设置有同步臂,所述同步臂固定在所述Z轴同步带装置上;在所述Z轴移液组件的安装位置正下方配合设置有挡液装置,所述挡液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装置上,所述挡液装置背离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挡液凹槽,在所述挡液凹槽中设置有触液反馈装置。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Z轴安装板顶部设置有Z轴驱动电机。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Z轴同步带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在所述Z轴安装板一侧的上端,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Z轴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所述Z轴安装板的同侧下端;所述第三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Z轴安装板的同侧,且所述第三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正上方,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上,所述第四从动轮也设置在所述第三从动轮位于所述Z轴安装板的同侧,且所述第四从动轮设置在所述同步带的外侧,与所述同步带抵接。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转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气缸。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转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马达。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Z轴移液组件包括移动安装件、移液电路板、移液器枪头以及移液器吸头,所述移动安装件套设于所述Z轴导轨,所述移液器枪头设置在所述移动安装件的下端,所述移液器吸头套设在所述移液器枪头的下端。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挡液装置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装置转接轴,用于与所述挡液装置的转轴转动连接。
[001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包括:Z轴移动组件和Z轴移液组件,Z轴移动组件包括Z轴安装板、Z轴导轨和Z轴同步带装置;Z轴导轨固定于Z轴安装板的一侧,Z轴安装板背离Z轴导轨的一侧设有Z轴同步带装置;在Z轴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转动装置;Z轴移液组件套设于Z轴导轨,且在Z轴移液组件上设置有同步臂,同步臂固定在Z轴同步带装置上;在Z轴移液组件的安装位置正下方配合设置有挡液装置,挡液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装置上,挡液装置背离转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挡液凹槽,在挡液凹槽中设置有触液反馈装置。即通过此设置,改进了Z轴移动组件的结构,加设了能够根据转动装置控制自动发生转动的挡液装置,以及在挡液凹槽中设置了触液反馈装置,用于提高滴液和漏液检测的灵敏度,缩短漏液反馈时间,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同时也避免了漏液不能够及时发现所造成的浪费,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的触液反馈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00、Z轴移动组件;110、Z轴安装板;120、Z轴导轨;130、Z轴同步带装置;131、第一主动轮;132、第二从动轮;133、第三从动轮;134、第四从动轮;135、同步带;140、Z轴驱动电机;200、Z轴移液组件;210、固定臂;220、移动安装件;230、移液器枪头;240、移液
器吸头;300、挡液装置;310、挡液凹槽;400、转动装置;410、驱动气缸;420、转动装置转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Z轴移动组件,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Z轴安装板、Z轴导轨和Z轴同步带装置;所述Z轴导轨固定于所述Z轴安装板的一侧,所述Z轴安装板背离所述Z轴导轨的一侧设有所述Z轴同步带装置;在所述Z轴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转动装置;Z轴移液组件,所述Z轴移液组件套设于所述Z轴导轨,且在所述Z轴移液组件上设置有同步臂,所述同步臂固定在所述Z轴同步带装置上;在所述Z轴移液组件的安装位置正下方配合设置有挡液装置,所述挡液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装置上,所述挡液装置背离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挡液凹槽,在所述挡液凹槽中设置有触液反馈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Z轴安装板顶部设置有Z轴驱动电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同步带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在所述Z轴安装板一侧的上端,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Z轴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挡液以及滴液反馈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欢魏丹军刘林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木千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