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和除气装置、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66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和除气装置、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并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以及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以除去冷却系统的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能够将冷却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除尽,避免流水声问题的发生,提高车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户使用体验感。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和除气装置、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一种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装置、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电气化进程的推进,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占比逐年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含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驱热管理系统。
[0003]随着冷却系统功能越来越多,冷却管路越来越复杂,而且越野混动车应用工况复杂,从安全维度出发,高压电池包一般布置在后备箱或后排座椅下部,整车在加注完成后,由于冷却系统空气残留,极其容易出现流水声问题。由于冷却系统除气需要水泵循环才能完成除气过程,一般解决手段通过人工将车辆连接诊断仪器等,通过强制控制水泵运行,进而进行冷却系统除气。而此种方式操作繁琐,智能化水平较低,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在车辆进入目标模式后,自动控制发动机回路、电池回路和电驱回路以除去冷却系统的气体,能够将冷却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除尽,避免流水声问题的发生,提高车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r/>[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包括: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并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以及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以除去冷却系统的气体。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并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以及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以除去冷却系统的气体。由此,该方法能够将冷却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除尽,避免流水声问题的发生,提高车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001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水温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发动机回路切换为大循环;其中,大循环指示冷却系统中的防冻液经过散热器和发动机。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水温小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发动机回路保持为小循环;其中,小循环指示冷却系统中的冷冻液经过
发动机,不经过散热器。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包括:控制第一水泵的开度为第一预设开度。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包括:控制第二水泵的开度为第二预设开度。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包括:确定车辆进入工厂模式或者诊断模式;其中,工厂模式指示车辆进入发动机模式。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车辆进入目标模式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时间时,退出目标模式。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并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以及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以除去冷却系统的气体。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装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并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以及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以除去冷却系统的气体。由此,该装置能够将冷却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除尽,避免流水声问题的发生,提高车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00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程序,该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能够将冷却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除尽,避免流水声问题的发生,提高车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00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程序,处理器执行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执行上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能够将冷却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除尽,避免流水声问题的发生,提高车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并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0023]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示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0027]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辆。
[0030]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的流程图。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包括:确定车辆进入工厂模式或者诊断模式;其中,工厂模式指示车辆进入发动机模式。
[0034]具体而言,在对车辆进行除气时,首先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例如,ECM(Engine Control Module,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工厂模式信号或者诊断模式信号,确定车辆进入工厂模式或者诊断模式。其中,工厂模式是指车辆进入发动机模式,即车辆使用汽油工作不使用电以减少混动车型的电量消耗,防止高压电和低压电的亏电,可以保证车辆出厂后交付给用户时电量的充足。诊断模式是指车辆出现流水声等问题进入的模式,在该模式下,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车辆进入目标模式;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并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以及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以除去冷却系统的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水温大于或者等于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回路切换为大循环;其中,所述大循环指示所述冷却系统中的防冻液经过散热器和发动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水温对发动机回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水温小于所述设定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发动机回路保持为小循环;其中,所述小循环指示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冻液经过发动机,不经过散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池回路中的第一水泵进行控制,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的开度为第一预设开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的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电驱回路中的第二水泵进行控制,包括:控制所述第二水泵的开度为第二预设开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义鲁彬徐欢关贵龙周来刚王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