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45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和固定安装在承载底座顶部的承载台,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风洞试验装置,承载台的顶部位于风洞试验装置前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测控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风洞试验装置整体装置体积较小,但满足试验需要,首先通过将控制杆水平摆动打开进行旋转,使限位挡罩朝上位置,这时可以使控制杆自身进行上下翻转对承载底座整体进行拉动移动,承载底座整体通过多组活动卡球可以进行支撑移动,无需通过外部插运设备插运移动,可以在不同场合进行应用使用,从而达到适用于不同大小场合控制拉动移动且体积较小,使满足市场灵活和多样化的测试需求的效果。市场灵活和多样化的测试需求的效果。市场灵活和多样化的测试需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洞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洞,是指在一个按一定要求设计的管道系统内,使用动力装置驱动一股可控制的气流,通过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和相似性原理进行各种气动力实验的设备,可以用来测量飞行器模型或特定产品在特定流场中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0003]现有的风洞试验装置一般体积较大,而在较小场地进行移动时不易通过插运设备进行托运,存在不便于移动的特性,导致无法满足市场灵活和多样化的测试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风洞试验装置一般体积较大,而在较小场地进行移动时不易通过插运设备进行托运,存在不便于移动的特性,导致无法满足市场灵活和多样化的测试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但满足试验使用的风洞装置且装置自身方便在不同场合进行调节移动使用的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和固定安装在承载底座顶部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顶部设置有风洞试验装置,所述承载台的顶部位于风洞试验装置前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测控控制系统,所述承载底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可以对承载底座整体控制移动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使控制杆摆动的控制手把,所述承载底座的底部靠近承载底座四侧拐角处位置均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的内部设置有配合控制杆自身驱动移动的活动卡球。/>[0006]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底座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通过外部阻尼轴承活动装配有可以转动的安装支柱,两组所述安装支柱相互背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套接有配合控制杆固定装配的连接摆臂,两组所述安装支柱相互背离的一端外延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挡罩。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下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摆臂的内部对应两组连接轴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轴靠近圆孔的一端贯穿圆孔内部且连接轴的外壁通过外部活动轴承与圆孔的内壁活动连接在一起。
[0008]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底座的左右两侧对应承载底座内部球形槽位置均开设有贯穿球形槽内部的连通螺槽,所述连通螺槽的内部螺纹装配有可以对活动卡球外壁进行贴合紧固的紧固压杆,所述紧固压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控制紧固压杆转动的控制踏杆。
[0009]作为优选,所述球形槽为四分之三球形中空结构,所述活动卡球与球形槽内部活动卡接在一起。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该承载底座上整体装置两侧可以通过两组控制杆进行旋转摆动对承载底座整体进行控制拉动移动使用,现有的风洞测控装置一般体积较大,现有的风洞试验装置一般体积较大,而在较小场地进行移动时不易通过插运设备进行托运,存在不便于移动的特性,导致无法满足市场灵活和多样化的测试需求,而该承载底座上整体装置在较小场地进行移动使用时,风洞试验装置整体装置体积较小,但满足试验需要,首先通过将控制杆水平摆动打开进行旋转,使限位挡罩朝上位置,这时可以使控制杆自身进行上下翻转对承载底座整体进行拉动移动,承载底座整体通过多组活动卡球可以进行支撑移动,使无需通过外部插运设备插运移动,可以在不同场合进行应用使用,从而达到适用于不同大小场合控制拉动移动且体积较小,使满足市场灵活和多样化的测试需求的效果。
[0013](2)、该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该承载底座的底部通过球形槽设置有可以对承载底座支撑移动的活动卡球,该承载底座在停放至特定位置试验时,通过脚踩多组控制踏杆可以控制紧固压杆自身与连通螺槽内部螺纹配合进行旋转移动,使紧固压杆位于连通螺槽内部一端与活动卡球的外壁接触挤压,使其对活动卡球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承载底座自身误触移动,影响试验,从而达到提高承载底座自身试验工作时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00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活动卡球局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B的放大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承载底座;2、承载台;3、风洞试验装置;4、测控控制系统;5、安装槽;6、安装支柱;7、连接杆;8、控制杆;9、控制手把;10、圆孔;11、连接轴;12、限位挡罩;13、球形槽;14、活动卡球;15、连通螺槽;16、紧固压杆;17、控制踏杆;18、连接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承载底座1和固定安装在承载底座1顶部的承载台2,承载台2的顶部设置有风洞试验装置3,承载台2的顶部位于风洞试验装置3前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测控控制系统4,承载底座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壁通过外部阻尼轴承活动装配有可以转动的安装支柱6,两组安装支柱6相互背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承载底座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可以对承载底座1整体控制移动的控制杆8,控制杆8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使控制杆8摆动的控制手把9,承载底座1的底部靠近承载底座1四侧拐角处位置均开设有球形槽13,球形槽13的内部设置有配合控制杆8自身驱动移动的活动卡球14,球形槽13为四分之三球形中空结构,活动卡球14与球形槽13内部活动卡接在一起,连接杆7的外部套接有配合控制杆8固定装配的连接摆臂18,两组安装支柱6相互背离的一端外延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挡罩12,连接杆7的外壁上下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1,连接摆臂18的内部对应两组连接轴11的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圆孔10,连接轴11靠近圆孔10的一端贯穿圆孔10内部且连接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和固定安装在承载底座(1)顶部的承载台(2),承载台(2)的顶部设置有风洞试验装置(3),承载台(2)的顶部位于风洞试验装置(3)前端位置固定安装有测控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承载底座(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可以对承载底座(1)整体控制移动的控制杆(8),控制杆(8)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使控制杆(8)摆动的控制手把(9),承载底座(1)的底部靠近承载底座(1)四侧拐角处位置均开设有球形槽(13),球形槽(13)的内部设置有配合控制杆(8)自身驱动移动的活动卡球(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风洞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底座(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壁通过外部阻尼轴承活动装配有可以转动的安装支柱(6),两组安装支柱(6)相互背离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外部套接有配合控制杆(8)固定装配的连接摆臂(18),两组安装支柱(6)相互背离的一端外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珊珊杨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