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及应用、催化剂体系和烯烃聚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137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及应用、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和烯烃聚合的方法。该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包括式(I)所示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硅氧烷类化合物。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作为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中的外给电子体,制备烯烃聚合时具有高温自失活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定向能力高的特点。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及应用、催化剂体系和烯烃聚合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包含该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及烯烃聚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Ziegler

Natta催化剂在应用于CH2=CHR烯烃聚合时通常包含以下三个组分:以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组分;用作助催化剂的烷基铝化合物;和用于进一步改善催化剂性能的外给电子体化合物。不同外给电子体应用于同一固体钛催化剂组分时氢调敏感性、定向能力甚至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均有区别。
[0003]由于烯烃聚合过程伴随着放热。局部撤热不及时,会导致温度升高。如果聚合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维持在较高的速率,则会加剧局部的过热现象,从而带来聚合物的塑化和结块,从而增加装置稳定运行的风险。这一现象在工业化的气相聚丙烯工艺装置时有发生。如果,所使用的Ziegler

Natta催化剂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即催化剂具有高温自失活的特点,将有助于降低这一风险。因此,开发活性、定向能力等且具有高温自失活特点的Ziegler

Natta催化剂体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Ziegler

Natta催化剂用外给电子体组合物,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作为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中的外给电子体,该催化剂体系用于烯烃聚合时候,具有高温自失活的特点,而且具有活性高、立体定向性好,氢调敏感性好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包括式(I)所示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硅氧烷类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用于烯烃聚合,
[0006]R
1”m”R
2”n”Si(OR
3”)4‑
m
”‑
n”ꢀꢀꢀꢀ
(II),
[0007]式(I)中,m和n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1

20整数,m+n<40;R选自C1‑
C
20
的直链烷烃、C3‑
C
20
的支链烷基、C3‑
C
20
的环烷基、C6‑
C
20
的芳基、C7‑
C
20
的烷芳基和C7‑
C
20
的芳烷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芳烃基、烷芳基或芳烷基中碳上的氢原子任选地被杂原子、烷基或烷氧基取代或不取代,所述烷基、环烷基、芳烃基、烷芳基或芳烷基主链上的碳原子任选地被杂原子取代或不取代;
[0008]式(II)中,R
1”和R
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氢原子、C1‑
C
20
的直链烷基、C3‑
C
20
的支链烷基、C3‑
C
20
的环烷基、C6‑
C
20
的芳基和C1‑
C
20
的卤代烷基;R
3”选自碳原子数为C1‑
C
20
的直链烷基、C3‑
C
20
的支链烷基、C3‑
C
20
的环烷基、C6‑
C
20
的芳基和C1‑
C
20
的卤代烷基;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

3的整数,且m”+n”<4。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任选地被杂原子取代”意味着,可以被杂原子取代,也可以不被杂原子取代。所述杂原子包括卤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硅原子等。根据本专利技术,当键接成环时,在所形成的环的骨架中,可含或不含双键或杂原子。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的一些实施方式,式(I)中,R选自C4‑
C
10
的直链烷基、C3‑
C
10
的支链烷基、C3‑
C
10
的环烷基、C6‑
C
10
的芳基、C7‑
C
10
的烷芳基和C7‑
C
10
的芳烷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的一些实施方式,m+n<30。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杂原子选自卤原子。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式(I)所示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选自N

丁基二乙醇胺、丁胺基聚氧乙烯醚、N

戊基二乙醇胺、戊基胺聚氧乙烯醚、N

己基二乙醇胺、己基胺聚氧乙烯醚、N

庚基二乙醇胺、庚基胺聚氧乙烯醚、N

辛基二乙醇胺、辛基胺聚氧乙烯醚、N

壬基二乙醇胺、壬基胺聚氧乙烯醚、N

癸基二乙醇胺、癸基胺聚氧乙烯醚、N

十一烷基二乙醇胺、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三烷基二乙醇胺、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四烷基二乙醇胺、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五烷基二乙醇胺、十五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六烷基二乙醇胺、十六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七烷基二乙醇胺、十七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八烷基二乙醇胺和十八胺基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式(I)所示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选自N

丁基二乙醇胺(m=n=1)、丁胺基聚氧乙烯醚(m+n=5)、丁胺基聚氧乙烯醚(m+n=8)、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戊基二乙醇胺(m=n=1)、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5)、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8)、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己基二乙醇胺(m=n=1)、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5)、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8)、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庚基二乙醇胺(m=n=1)、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5)、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8)、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包括式(I)所示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硅氧烷类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组合物用于烯烃聚合,R
1”m”R
2”n”Si(OR
3”)4‑
m
”‑
n”ꢀꢀꢀꢀ
(II),式(I)中,m和n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1

20整数,m+n<40;R选自C1‑
C
20
的直链烷烃、C3‑
C
20
的支链烷基、C3‑
C
20
的环烷基、C6‑
C
20
的芳基、C7‑
C
20
的烷芳基和C7‑
C
20
的芳烷基,其中,所述烷基、环烷基、芳烃基、烷芳基或芳烷基中碳上的氢原子任选地被杂原子、烷基或烷氧基取代或不取代,所述烷基、环烷基、芳烃基、烷芳基或芳烷基主链上的碳原子任选地被杂原子取代或不取代;式(II)中,R
1”和R
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氢原子、C1‑
C
20
的直链烷基、C3‑
C
20
的支链烷基、C3‑
C
20
的环烷基、C6‑
C
20
的芳基和C1‑
C
20
的卤代烷基;R
3”选自碳原子数为C1‑
C
20
的直链烷基、C3‑
C
20
的支链烷基、C3‑
C
20
的环烷基、C6‑
C
20
的芳基和C1‑
C
20
的卤代烷基;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0

3的整数,且m”+n”<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给电子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中,R选自C4‑
C
10
的直链烷基、C3‑
C
10
的支链烷基、C3‑
C
10
的环烷基、C6‑
C
10
的芳基、C7‑
C
10
的烷芳基和C7‑
C
10
的芳烷基;优选地,所述式(I)所示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选自N

丁基二乙醇胺、丁胺基聚氧乙烯醚、N

戊基二乙醇胺、戊基胺聚氧乙烯醚、N

己基二乙醇胺、己基胺聚氧乙烯醚、N

庚基二乙醇胺、庚基胺聚氧乙烯醚、N

辛基二乙醇胺、辛基胺聚氧乙烯醚、N

壬基二乙醇胺、壬基胺聚氧乙烯醚、N

癸基二乙醇胺、癸基胺聚氧乙烯醚、N

十一烷基二乙醇胺、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二烷基二乙醇胺、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三烷基二乙醇胺、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四烷基二乙醇胺、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五烷基二乙醇胺、十五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六烷基二乙醇胺、十六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七烷基二乙醇胺、十七胺基聚氧乙烯醚、N

十八烷基二乙醇胺和十八胺基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式(I)所示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选自N

丁基二乙醇胺(m=n=1)、丁胺基聚氧乙烯醚(m+n=5)、丁胺基聚氧乙烯醚(m+n=8)、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丁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戊基二乙醇胺(m=n=1)、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5)、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8)、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戊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己基二乙醇胺(m=n=1)、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5)、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8)、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己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庚基二乙醇胺(m=n=1)、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5)、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8)、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庚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辛基二乙醇胺(m=n=1)、辛基胺聚氧乙烯醚(m+n=5)、辛基胺聚氧乙烯醚(m+n=8)、辛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辛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辛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辛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壬基二乙醇胺(m=n=1)、壬基胺聚氧乙烯醚(m+n=5)、壬基胺聚氧乙烯醚(m+n=8)、壬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壬基胺聚氧乙烯醚(m+n=
15)、壬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壬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癸基二乙醇胺(m=n=1)、癸基胺聚氧乙烯醚(m+n=5)、癸基胺聚氧乙烯醚(m+n=8)、癸基胺聚氧乙烯醚(m+n=10)、癸基胺聚氧乙烯醚(m+n=15)、癸基胺聚氧乙烯醚(m+n=20)、癸基胺聚氧乙烯醚(m+n=25)、N

十一烷基二乙醇胺(m=n=1)、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m+n=5)、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m+n=8)、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m+n=10)、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m+n=15)、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m+n=20)、十一胺基聚氧乙烯醚(m+n=25)、N

十二烷基二乙醇胺(m=n=1)、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m+n=5)、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m+n=8)、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m+n=10)、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m+n=15)、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m+n=20)、十二胺基聚氧乙烯醚(m+n=25)、N

十三烷基二乙醇胺(m=n=1)、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m+n=5)、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m+n=8)、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m+n=10)、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m+n=15)、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m+n=20)、十三胺基聚氧乙烯醚(m+n=25)、N

十四烷基二乙醇胺(m=n=1)、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m+n=5)、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m+n=8)、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m+n=10)、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m+n=15)、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m+n=20)、十四胺基聚氧乙烯醚(m+n=25)、N

十五烷基二乙醇胺(m=n=1)、十五胺基聚氧乙烯醚(m+n=5)、十五胺基聚氧乙烯醚(m+n=8)、十五胺基聚氧乙烯醚(m+n=10)、十五胺基聚氧乙烯醚(m+n=15)、十五胺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龙徐秀东于金华张锐宋维玮李凤奎尹珊珊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