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装置及出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82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及出水系统。出水装置包括面板、壳体和感应板,壳体的前端具有弧形侧壁,面板和壳体盖合形成收纳腔体,感应板为柔性材料板,且感应板设置在收纳腔体内弯曲并连接在弧形侧壁上,通过将感应板设置为柔性材料板,将其弯曲设置在壳体里面的弧形侧壁上,代替了传统的自动感应水龙头中硬性的感应板,使其升级为能够设置在弯曲面上而不仅局限于设置在平整面上,增大了可感应的面积,解决了现有自动感应水龙头中硬性的感应板只能设置在平整面上,导致感应板的尺寸设置受限制而过小,从而存在感应不良的问题,提升了出水装置及出水系统的感应效果。统的感应效果。统的感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装置及出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尤其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及出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龙头用于控制水流的大小及开关,它从传统铸铁式发展到电镀旋钮式,之后发展到现代的自动感应水龙头。自动感应水龙头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手放在水龙头的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手的摭挡被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接收管发出信号给感应板,感应板接收并处理信号后,发送给脉冲电磁阀,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
[0003]然而,现有的自动感应水龙头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0004]现有的自动感应水龙头中的感应板一般是硬性的集成电路板,所以其只能设置在平整的面上,而不能设置在弯曲面上,导致感应板的尺寸设置受限制而过小,可感应面积过小,从而存在感应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水装置及出水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感应水龙头的感应板只能设置在平整面上而不能设置在弯曲面上,导致感应板的尺寸设置受限制而过小,可感应面积过小,从而存在感应不良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包括面板、壳体和感应板,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弧形侧壁,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盖合形成收纳腔体,所述感应板为柔性材料板,所述感应板在所述收纳腔体内弯曲并连接在所述弧形侧壁上。
[0007]优选地,所述感应板为FPC板。
[0008]优选地,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感应板电性连接的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体里面,所述电控板用于接收所述感应板发出的出水信号,所述电控板接收到所述出水信号后控制出水。
[0009]优选地,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隔离槽,所述隔离槽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体里面且与所述面板盖合,所述电控板置于所述隔离槽内。
[0010]优选地,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和出水嘴,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体里面,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嘴连通,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嘴穿设于所述出水孔中。
[0011]优选地,所述感应板通过软胶贴合在所述壳体里面的弧形侧壁上。
[0012]优选地,所述出水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前端连接,所述感应板通过支架卡接在所述壳体里面的弧形侧壁上。
[001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出水系统,所述出水系统包括接水容器以及上述出水装置,所述接水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感应板通信连接的发射板,
所述发射板靠近所述感应板时,所述发射板用于向所述感应板发射水源信号,所述感应板接收并处理所述水源信号后发出出水信号。
[0014]优选地,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接水容器,每个所述接水容器上的发射板所发射的水源信号不同,所述感应板通过接收并处理不同的所述水源信号使所述出水装置排出不同的水源。
[0015]优选地,所述接水容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发射板相对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及出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装置中,设置面板与壳体盖合形成收纳腔体,壳体的前端具有弧形侧壁,将感应板设置为柔性材料板,并将其设置在收纳腔体内弯曲并连接在端弧形侧壁上,代替了传统的自动感应出水装置中硬性的感应板,使其升级为能够设置在弯曲面上而不仅局限于设置在平整的面上,增大了可感应的面积,提升了出水装置的感应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感应板的尺寸设置受限制而过小,从而存在感应不良的问题;将感应板设置在收纳腔体里面,能增强出水装置的美观性,还能够防止感应板裸露在出水装置外面而导致其被环境因素损坏。
[0018]2、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装置中,感应板设置为FPC板,使其能够自由弯曲、卷绕以及折叠,可以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感应板和出水装置的连接一体化;而且因FPC板具有轻和薄的优点,使感应板更适合配合出水装置向小型化且高密度的方向发展。
[0019]3、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装置中,将电控板设置在收纳腔体里面,不仅能增强出水装置的美观性,还能防止出水管裸露在出水装置外面而导致其被环境因素损坏;与感应板电性连接的电控板接收感应板发出的出水信号后控制排水,增强出水装置的自动化设置。
[0020]4、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装置中,设置隔离槽在收纳腔体里面且与面板盖合,电控板置于所述隔离槽内,能够对电控板作进一步的保护,将其更好地与出水管隔离开,提高水电分离的效果。
[0021]5、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装置中,将出水管设置在收纳腔体里面,不仅能增强出水装置的美观性,还能防止出水管裸露在出水装置外面而导致其被环境因素损坏;设置出水管的一端与出水嘴连通,再将出水嘴穿设于开设在壳体上的出水孔中,除了对排出的水有引流作用,还能防止排出的水在收纳腔体里面渗透从而流向其他零部件并将其损坏。
[0022]6、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装置中,将感应板通过软胶贴合在收纳腔体里面的弧形侧壁上,不仅能加固柔性感应板与弧形侧壁的贴合,防止柔性感应板常年累月经重力作用而出现下滑走位的情况,还能减少出水装置在安装感应板方面的制作成本。
[0023]7、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装置中,设置支架与壳体的前端连接,将感应板通过支架卡接在壳体里面的弧形侧壁上,能加固感应板设置在收纳腔体里面的弧形侧壁上的位置,防止感应板出现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感应区域改变使感应失效。
[0024]8、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系统中,出水系统包括接水容器和上述出水装置,在接水容器的侧壁上设置能与感应板通信连接的发射板,在发射板靠近感应板时,发射板能向出水装置中的感应板发射水源信号,感应板接收并处理水源信号后发出出水信号,能够增强出水系统的自动化设置。
[0025]9、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系统中,设置多个接水容器,且每个接水容器上的发射板所发射的水源信号不同,感应板通过接收并处理不同的水源信号使出水装置排出不同的水源,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感应水龙头只能排出一种水源,且无法将多种温度以及多种水质的水通过自动感应选择排出的问题。
[0026]10、本技术所提供的出水系统中,在接水容器上设置有把手,将把手设置在接水容器的侧壁上,除了能方便用户握持接水容器,设置此把手在用户接高温水源的时候还具有防烫效果;将发射板与把手相对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用户将接水容器上的发射板移动到感应板所能感应到的区域的距离,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其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包括面板、壳体和感应板,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弧形侧壁,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盖合形成收纳腔体,所述感应板为柔性材料板,所述感应板在所述收纳腔体内弯曲并连接在所述弧形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板为FPC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感应板电性连接的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体里面,所述电控板用于接收所述感应板发出的出水信号,所述电控板接收到所述出水信号后控制出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隔离槽,所述隔离槽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体里面且与所述面板盖合,所述电控板置于所述隔离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出水管和出水嘴,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体里面,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嘴连通,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嘴穿设于所述出水孔中。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曾敏炽龚圆杰张涛张兴致周栋范婷李树安王佳贝李颖赵瑞华张建勇朱毅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