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074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戗角结构的设计位置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的顶部拼装形成戗角主体层,在拼装过程中,校验并调整戗角主体层以使拼装形成的戗角主体层的形状与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一致;于戗角主体层之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戗角混凝土层。由于戗角主体层是拼装形成的,能够在拼装过程中不断地校验以及时发现拼装错误,从而及时调整和纠正拼装错误,以提高戗角主体层的拼装精度,避免后期大量返工,在确保拼装形成的戗角主体层的形状与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一致后,再于戗角主体层之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戗角混凝土层,以更好地与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相吻合,能够大大提高戗角混凝土层的成型质量。成型质量。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戗角,戗角作为中式古建筑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歇山或四合舍房屋转角处之屋面结构,称之为戗角。屋面转角处标志性建筑节点,俗称“飞檐翘角”,北方称之为翼角,由木作和瓦作共同来完成,戗角的木结构,分两种做法,一为嫩戗发戗,一为水戗发戗。
[0003]传统戗角的施工方法通常是先浇筑施工戗角砼结构,再于戗角砼结构之下吊挂安装戗角主体结构,戗角主体结构必须根据戗角砼结构进行安装,因此,对戗角砼结构的施工工艺的精准度要求高。但是戗角砼结构是支模浇筑成型,一旦戗角砼结构的造型发生偏差,将无法调整,只能拆除,容错率较低,若是拆除戗角砼结构,重新施工戗角砼结构,将耽误施工进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戗角的施工方法容错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根据戗角结构的设计位置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的顶部拼装形成戗角主体层,在拼装过程中,校验并调整戗角主体层以使拼装形成的戗角主体层的形状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一致;
[0007]于所述戗角主体层之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戗角混凝土层。
[0008]相较于传统戗角的施工方法中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无法后期调整,本专利技术先根据戗角结构的设计位置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的顶部拼装形成戗角主体层,由于戗角主体层是拼装形成的,能够在拼装过程中不断地校验以及时发现拼装错误,从而及时调整和纠正拼装错误,以提高戗角主体层的拼装精度,避免后期大量返工,在确保拼装形成的戗角主体层的形状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一致后,再于所述戗角主体层之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戗角混凝土层,以更好地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相吻合,能够大大提高戗角混凝土层的成型质量。
[0009]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拼装戗角主体层时,提供老戗、嫩戗、立板,将所述嫩戗倾斜地安装于所述老戗的一端部之上,使所述嫩戗自靠近所述老戗端至远离所述老戗端呈向上倾斜状,将所述立板安装连接于所述老戗和所述嫩戗之间且位于所述老戗和所述嫩戗之上,通过所述老戗、所述嫩戗以及所述立板拼接形成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相适配的三角型状;
[0010]根据所述老戗的设计位置将所述老戗的另一端部安装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的顶部,并使所述老戗自靠近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端至远离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短呈向下
倾斜状;
[0011]提供面板组件,将所述面板组件铺设安装于所述立板和位于所述立板两侧的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之间,使所述面板组件呈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一致的曲面状;
[0012]在浇筑戗角混凝土层时,于所述面板组件之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戗角混凝土层。
[0013]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所述面板组件之前,提供承托组件,将所述承托组件安装连接于所述老戗和和位于所述老戗两侧的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之间;
[0014]在施工所述面板组件时,将所述面板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之上。
[0015]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具有相互垂直且呈竖向设置的一对第一施工面以及垂直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施工面相远离的一端且呈竖向设置的第二施工面,所述老戗的另一端部安装于一对所述第一施工面的连接处,所述承托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施工面、所述第二施工面以及所述老戗围合形成的区域内;
[0016]在安装所述承托组件时,提供直挺摔网椽、弯里口木、戗山木、呈弧形状的弯遮檐板,将所述戗山木安装于所述第一施工面的顶部且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施工面和所述老戗之间,所述戗山木的顶面呈靠近所述老戗端高且远离所述老戗端低的倾斜状,将所述弯里口木安装连接于所述嫩戗上靠近所述老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施工面之间,将若干个所述直挺摔网椽沿所述弯里口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使所述直挺摔网椽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戗山木之上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弯里口木之下,并使所述直挺摔网椽呈靠近所述戗山木端高且远离所述戗山木端低的倾斜状,将所述弯遮檐板的一端安装连接于所述嫩戗远离所述老戗的一端且另一端安装连接于所述第二施工面远离所述第一施工面的一端,使所述弯遮檐板自所述第二施工面至所述嫩戗的方向呈向上翘起状。
[0017]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好所述弯遮檐板之后,提供第一望板、呈弧形状的第二望板、立脚飞椽,将所述第一望板覆盖地铺设安装于所述第一施工面、所述第二施工面、所述弯里口木以及所述老戗围合形成的区域内,使所述第一望板呈靠近所述第一施工面端低且远离所述第一施工面端高的倾斜状,将所述第二望板覆盖地铺设安装于所述第二施工面、所述弯里口木、所述嫩戗以及所述弯遮檐板围合形成的区域内,使所述第二望板自所述第二施工面至所述嫩戗的方向呈向上翘起状,所述弯里口木的顶面沿所述弯里口木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有贯穿所述弯里口木的若干个卡口,将若干个所述立脚飞椽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口处,所述立脚飞椽的底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望板相适配的第一贴合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贴合面且与所述第二望板相适配的第二贴合面,使所述第一贴合面安装于所述第一望板之上且所述第二贴合面安装于所述第二望板之上;
[0018]在施工所述面板组件时,将所述面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立脚飞椽之上。
[0019]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施工面的顶面、所述第二施工面的顶面以及所述弯遮檐板的顶面高于所述面板组件的顶面,通过所述面板组件、所述第一施工面、所述第二施工面以及所述弯遮檐板围合形成浇筑空间;
[0020]在浇筑戗角混凝土层时,向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戗角混凝土层。
[0021]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所述立脚飞椽时,
将所述立脚飞椽远离所述第一施工面的一端抵靠并安装于所述弯遮檐板上。
[0022]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所述立脚飞椽时,使若干个所述立脚飞椽与所述第一施工面的间距自所述第二施工面至所述立板的方向逐渐增大。
[0023]本专利技术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所述面板组件时,提供卷戗板、第一鳖壳板、第二鳖壳板,将所述卷戗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施工面和所述弯遮檐板的连接处,将若干个所述第一鳖壳板覆盖地铺设安装于所述立板、所述弯遮檐板以及所述卷戗板围合形成的区域内,使所述第一鳖壳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立板上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弯遮檐板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鳖壳板拼接连接,与所述卷戗板相邻的第一鳖壳板与所述卷戗板拼接连接,将若干个所述第二鳖壳板覆盖地铺设于所述第一施工面、所述第二施工面、所述卷戗板、所述第一鳖壳板以及所述立板围合形成的区域内,位于所述第二施工面和所述立板之间的第二鳖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戗角结构的设计位置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的顶部拼装形成戗角主体层,在拼装过程中,校验并调整戗角主体层以使拼装形成的戗角主体层的形状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一致;于所述戗角主体层之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戗角混凝土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拼装戗角主体层时,提供老戗、嫩戗、立板,将所述嫩戗倾斜地安装于所述老戗的一端部之上,使所述嫩戗自靠近所述老戗端至远离所述老戗端呈向上倾斜状,将所述立板安装连接于所述老戗和所述嫩戗之间且位于所述老戗和所述嫩戗之上,通过所述老戗、所述嫩戗以及所述立板拼接形成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相适配的三角型状;根据所述老戗的设计位置将所述老戗的另一端部安装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的顶部,并使所述老戗自靠近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端至远离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短呈向下倾斜状;提供面板组件,将所述面板组件铺设安装于所述立板和位于所述立板两侧的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之间,使所述面板组件呈与所述戗角结构的设计造型一致的曲面状;在浇筑戗角混凝土层时,于所述面板组件之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戗角混凝土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所述面板组件之前,提供承托组件,将所述承托组件安装连接于所述老戗和和位于所述老戗两侧的建筑主体结构的顶部之间;在施工所述面板组件时,将所述面板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之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具有相互垂直且呈竖向设置的一对第一施工面以及垂直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施工面相远离的一端且呈竖向设置的第二施工面,所述老戗的另一端部安装于一对所述第一施工面的连接处,所述承托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施工面、所述第二施工面以及所述老戗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在安装所述承托组件时,提供直挺摔网椽、弯里口木、戗山木、呈弧形状的弯遮檐板,将所述戗山木安装于所述第一施工面的顶部且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二施工面和所述老戗之间,所述戗山木的顶面呈靠近所述老戗端高且远离所述老戗端低的倾斜状,将所述弯里口木安装连接于所述嫩戗上靠近所述老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施工面之间,将若干个所述直挺摔网椽沿所述弯里口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使所述直挺摔网椽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戗山木之上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弯里口木之下,并使所述直挺摔网椽呈靠近所述戗山木端高且远离所述戗山木端低的倾斜状,将所述弯遮檐板的一端安装连接于所述嫩戗远离所述老戗的一端且另一端安装连接于所述第二施工面远离所述第一施工面的一端,使所述弯遮檐板自所述第二施工面至所述嫩戗的方向呈向上翘起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古建筑戗角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好所述弯遮檐板之后,提供第一望板、呈弧形状的第二望板、立脚飞椽,将所述第一望板覆盖地铺设安装于所述第一施工面、所述第二施工面、所述弯里口木以及所述老戗围合形成的区域内,使所述第一望板呈靠近所述第一施工面端低且远离所述第一施工面端高的倾斜状,将所述第二望板覆盖地铺设安装于所述第二施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梦王黎明周杨宋泽镡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