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69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用于承载;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支撑组件包括螺杆和支撑块,螺杆设置有两个,两螺杆竖直对称设置于支架上,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两支撑块的两端分别与两螺杆滑动连接,且两支撑块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螺杆拧接的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其配合一根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的长轴能够在不借助其它装置的情况下“替换”掉轴承座对辊轴进行支撑,辊轴被稳定固定后,能够实现轴承座的单独拆卸,这样,在更换轴承座内的纠偏水冷套及其它部件时就无需将整个炉辊拆卸下来,降低了轴承座的拆卸的难度和拆卸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且也降低了车间内行车的使用时间。车的使用时间。车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锡板炉内部的炉辊连接有纠偏水冷套,纠偏水冷套能够使炉辊的辊轴受热均匀以防止炉辊发生变形;位于轴承座内的纠偏水冷套更换时较为麻烦,现阶段采用的方式是通过行车将炉辊整体抽出,再拆卸下轴承座并对其内的纠偏水冷套进行更换,这样会损耗大量的人力及时间,且占用车间行车的时间长,影响其它工位生产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炉辊的纠偏水冷套更换时较为麻烦,现阶段多是通过行车将炉辊整体抽出,再拆卸下轴承座并对其内的纠偏水冷套进行更换,这样会损耗大量的人力及时间,且占用车间行车时间长,影响其它工位生产的进行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包括,
[0005]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承载;
[0006]调节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螺杆和支撑块,所述螺杆设置有两个,两所述螺杆竖直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螺杆滑动连接,且两所述支撑块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所述螺杆拧接的调节螺母。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支撑块在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称,所述支撑块呈长方体状,所述支撑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在其高度方向上延伸的通孔,所述支撑块通过两所述通孔分别与两所述螺杆滑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面为夹持面,两所述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圆弧状的凹陷,且两所述夹持面上的凹陷相互对称。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夹持面上均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的形状与所述夹持面的形状相对应,且各所述衬垫上均设置有与其所在支撑块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过孔。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垫上对称设置有多个沉孔,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所述沉孔的位置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衬垫通过沉头螺栓在各所述沉孔处与所述支撑块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垫可以采用铜合金材质。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调节螺母的侧面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U形把手,所述U形把手包括圆弧区段和两个相互对称的平直区段,所述U形把手的两平直区段的自由端与所述螺母的侧面相连。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中均设置有直线轴承。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框架,所述框架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一筋板。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框架相邻的两个框边之间均连接有第二筋板。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其配合一根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的长轴能够在不借助其它装置的情况下“替换”掉轴承座对辊轴进行支撑,辊轴被稳定固定后,能够实现轴承座的单独拆卸,这样,在更换轴承座内的纠偏水冷套及其它部件时就无需将整个炉辊拆卸下来,降低了轴承座拆卸的难度和拆卸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且也降低了车间内行车的使用时间。本技术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及维护方便,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的支撑块的夹持面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的支撑块的截面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的衬垫的俯视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的衬垫的正视图;
[0024]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工作时与炉辊的配合示意图。
[0025]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底座;111、支撑板;12、框架;13、第一筋板;14、第二筋板;2、调节支撑组件;21、螺杆;22、支撑块;221、通孔;222、凹陷;23、调节螺母;231、U形把手;24、衬垫;241、过孔;242、沉孔;3、长轴;4、辊轴;5、轴承座;6、导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参照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包括,
[0028]支架1,支架1用于承载;
[0029]调节支撑组件2,调节支撑组件2包括螺杆21和支撑块22,螺杆21设置有两个,两螺杆21竖直对称设置于支架1上,支撑块22设置有两个,两支撑块22的两端分别与两螺杆21滑动连接,且两支撑块22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螺杆21拧接的调节螺母23。
[0030]具体的,支架1包括底座11和矩形的框架12,底座11水平设置,框架12竖直连接在底座11上,框架1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竖直的螺杆21,两螺杆21的两端分别与框架12的两个水平框边连接。可以想到的是,可以在框架12的两个水平框边上设置用于固定螺杆21的螺
纹孔,并通过螺母将螺杆21固定在框架12的两个水平框边上。
[0031]具体的,支撑块22呈长方体状,各支撑块22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在其高度方向上延伸的通孔221,支撑块22通过两个通孔221分别与两螺杆21滑动连接;两支撑块22水平并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称,两支撑块22相互靠近的一面为夹持面,两支撑块22的夹持面的中部位置均具有圆弧形的凹陷222,且两支撑块22夹持面上的凹陷222相互对称,以对炉辊进行更好的夹持固定及支撑;同时两支撑块22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螺杆21连接的调节螺母23。
[0032]参照图7所示,使用过程:揭开轴承座的端盖露出与其连接的辊轴4的一端,将带有外螺纹的长轴3的一端旋入辊轴4的轴头内,再将本更换装置置于长轴3的另一端,通过旋动两个支撑块22一侧的调节螺母23对两支撑块22的高度进行调整,使两支撑块22夹紧长轴3对其进行支撑并保证长轴3水平;拆卸轴承座5并将轴承座5沿长轴3移动至靠近本更换装置的一端,此时露出辊轴4,使用行车上的导链6拉住辊轴4对其进行短时间的支撑;将本更换装置向远离辊轴4的一侧移动一定的距离,取下轴承座5后通过本更换装置及长轴3对辊轴4再次进行支撑,解放行车,对轴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承载;调节支撑组件,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包括螺杆和支撑块,所述螺杆设置有两个,两所述螺杆竖直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螺杆滑动连接,且两所述支撑块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所述螺杆拧接的调节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块在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称,所述支撑块呈长方体状,所述支撑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在其高度方向上延伸的通孔,所述支撑块通过两所述通孔分别与两所述螺杆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面为夹持面,两所述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圆弧状的凹陷,且两所述夹持面上的凹陷相互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辊辅助件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面上均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的形状与所述夹持面的形状相对应,且各所述衬垫上均设置有与其所在支撑块上的通孔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骏郭宏田丰胡荣安田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