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61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组件和密封件。壳体具有内腔,雾化组件设于内腔中,并连接壳体的下端,雾化组件还具有一气道,密封件的外周面贴合于内腔的侧壁,且密封件插设于雾化组件的上端,密封件开设有贯穿密封件的通气孔,通气孔连通气道,密封件具有一活动片,活动片的外周缘至少部分连接于通气孔上端的内壁,并且活动片封闭通气孔的上端,活动片可在抽吸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开启通气孔的上端。使得用户在不抽吸时,气道不与出气孔连通,气溶胶遇冷产生的冷凝液无法进入气道,从而不会沿着气道的内壁从进气孔流出,降低了冷凝液污染雾化组件与电池杆的接触位置的风险,降低了安全隐患。了安全隐患。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产生烟雾以替代香烟的微电子雾化设备。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杆和与电池杆连接的雾化组件,其中雾化组件是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组件,雾化组件与电池杆的一端连接,电池杆用于对雾化组件供电,从而使雾化组件在电池杆提供的电能的作用下,将存储在电子雾化装置内的雾化液加热雾化生成烟雾并排出。其中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和通气管等结构,雾化芯和通气管设于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腔内,电子雾化装置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出气孔与通气管相连;雾化腔与雾化芯之间设有通液孔,雾化腔内的雾化液从通液孔进入雾化芯内,被雾化芯内的发热件加热雾化生成烟雾后从通气管排出。
[0003]然而,为了追求最快捷的气流路径,目前现有电子雾化装置中的气流通道大多是采用直通式的设计,即进气孔位于雾化腔的正下方或正上方。以进气孔位于雾化腔的正下方为例,外部空气在抽吸力的作用下从下方的进气孔吸入后,直接沿着通气管内的气道向上流动,并从顶部的出气孔被吸出,但是仍有少部分烟雾会残留在吸嘴的空腔内,从而易产生冷凝液而附着在气道的内壁上,时间一长,部分冷凝液会沿着气道的内壁流到气道的下方并顺着进气孔流出,从而污染雾化组件与电池杆的接触位置,导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子雾化装置中冷凝液容易溢出而污染雾化组件和电池杆的接触位置,从而导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简单且能够在用户不抽吸时阻挡冷凝液进入气道内,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冷凝液的溢出。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0006]壳体,具有封闭的内腔,所述壳体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分别连通所述内腔和外界环境;
[0007]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内腔中,并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雾化组件具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道,所述气道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将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雾化液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及
[0008]密封件,外周面贴合于所述内腔的侧壁,且所述密封件插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上端,所述密封件、所述雾化组件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在所述内腔中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雾化液的储油腔;所述密封件开设有一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密封件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气道,所述密封件具有一活动片,所述活动片的外周缘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通气孔上端的内壁,并且所述活动片封闭所述通气孔的上端,所述活动片可在抽吸产生的气流的作
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开启所述通气孔的上端。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片开设有贯穿所述活动片上下两侧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变,当所述活动片封闭所述通气孔的上端时,所述条形槽在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相互贴合;当所述通气孔的上端开启时,所述条形槽在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具有一隔离柱,所述隔离柱自所述密封件的上侧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隔离柱的上端表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的上侧具有一向下凹陷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用于收集所述气溶胶遇冷而形成的冷凝液,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集液槽的底壁,或所述密封件具有所述隔离柱时,所述隔离柱设于所述集液槽的底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吸油件,所述吸油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集液槽,且所述吸油件开设有贯穿所述吸油件上下两侧的通孔;
[0012]当所述通气孔开设于所述集液槽的底壁时,所述通孔在所述通气孔的上端开启时连通所述通气孔;当所述密封件具有所述隔离柱时,所述吸油件套设于所述隔离柱的外周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吸嘴和外管,所述外管的上端开口,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外管的上端开口,所述吸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管的上端,所述吸嘴的内壁和所述外管的内壁共同形成所述内腔,所述进气孔开设在所述外管的下端,所述出气孔开设在所述吸嘴的上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包括管体、电路板和底盖,所述底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管体的下端,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管体和所述底盖之间,并电连接于所述雾化组件,所述底盖开设有贯穿所述底盖上下两侧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电路板开设有贯穿所述电路板上下两侧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管体的底壁开设有贯穿所述管体的底壁上下两侧的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三进气孔共同形成所述进气孔。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还包括封胶件,所述管体的下端在竖直方向上的外侧开设有一凹陷的安装位,所述封胶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中,所述安装位的底壁开设有贯穿所述管体的底壁的引线孔,所述雾化组件的引线从所述储油腔向下依次穿过所述引线孔及所述封胶件,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具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自所述内腔的底壁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固定柱插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下端。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同轴设置的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自所述安装位的底壁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而成,所述封胶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外周面,所述第三进气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
[0018]上述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中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道,并将雾化组件的下端连接壳体,使气道的下端连通于开设在壳体下端的进气孔,并通过将雾化组件的上端连接密封件,同时在密封件上设置活动片,活动片的外周缘至少部分连接于密封件的通气孔的侧壁,并封闭通气孔的上端,使得用户在不抽吸时,气道不与出气孔连通,气溶胶遇冷产生的冷凝液无法进入气道,从而不会沿着气道的内壁从进气孔流出,降低了冷凝液污染雾化组件与电池杆的接触位置的风险,降低了安全隐
患。同时在用户抽吸时,活动片可在抽吸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开启通气孔的上端,使气道的上端连通出气孔,下端连接进气孔,从而使气流和气溶胶在抽吸时依然能够顺畅流动,不影响气溶胶被抽吸进入用户口中,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另一角度爆炸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冷凝液溢出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封闭的内腔,所述壳体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分别连通所述内腔和外界环境;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内腔中,并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雾化组件具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道,所述气道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将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雾化液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及密封件,外周面贴合于所述内腔的侧壁,且所述密封件插设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上端,所述密封件、所述雾化组件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在所述内腔中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雾化液的储油腔;所述密封件开设有一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密封件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气道,所述密封件具有一活动片,所述活动片的外周缘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通气孔上端的内壁,并且所述活动片封闭所述通气孔的上端,所述活动片可在抽吸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以开启所述通气孔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片开设有贯穿所述活动片上下两侧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变,当所述活动片封闭所述通气孔的上端时,所述条形槽在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相互贴合;当所述通气孔的上端开启时,所述条形槽在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壁间隔设置,以使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具有一隔离柱,所述隔离柱自所述密封件的上侧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隔离柱的上端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上侧具有一向下凹陷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用于收集所述气溶胶遇冷而形成的冷凝液,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集液槽的底壁,或所述密封件具有所述隔离柱时,所述隔离柱设于所述集液槽的底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吸油件,所述吸油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集液槽,且所述吸油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范方琴郭永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