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烫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58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光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发光烫印膜包括支撑层、复合层、电镀层、和热熔胶层;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层包括长余辉蓄光粉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烫印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膜
,尤其涉及到一种发光烫印膜。

技术介绍

[0002]烫印膜技术可以增加激光加密和背面防揭层,用于证件、证卡、票据、商标等的防伪。如果在产品外包装上加上这种防伪标识.其防伪力度是现在的单一激光全息防伪标识所不能比拟的。另外,烫印膜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为产品制作专版激光全息电化铝膜。由于专版图案制作中包含了商家的特定要求,再融入不断发展的激光全息技术,其无论是专版的防伪供销方式,还是它的装饰效果都是技高一筹。
[0003]烫印膜技术在交通方面也运用非常广泛,例如机动车号牌,常见的大货车、拖挂车上面的黄底黑字车牌,国家政法用的白底黑字车牌,港澳台,国际企业用的黑底白字机动车牌,上面基本都运用了烫印膜。
[0004]目前传统的烫印膜组成部分一般包括支撑层,剥离层,颜色层,电镀层,胶水层,例如CN201362051Y、CN214142159U所述,但是上述结构中烫印膜印上去的有色字体不具备反光功能,在夜间行驶过程中,无法看清字体与数字,影响道路安全,降低了机动车行驶安全性;为了改善上述问题,专利CN214142159U在烫印膜上设置双层颜色层,从而提高了颜色的光亮度,但是仍然无法彻底克服有色字体不具备反光功能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车牌夜间行车时,字体识别不清的情况,以及在擦字时会排放有毒气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绿色环保的自蓄光发光烫印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发光烫印膜:包括支撑层、复合层、电镀层、和热熔胶层;
[0008]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层包括长余辉蓄光粉25%

35%、丙烯酸树脂30%

40%、玻璃微珠10%

15%、脱膜剂3

5%、增塑剂1

2%、有机硅聚合物2%

3%、光扩散剂1%

2%、耐老化剂2

4%、溶剂10

20%。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层为聚酯膜、PET膜、PC膜、PMMA膜或者PVC膜。上述薄膜有着很高的透明性,而且与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层有着良好的复合性和较高的稳定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为甲基苯基硅树脂或甲基硅树脂。
[0011]甲基苯基硅树脂或甲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抗污性能和疏水性,而且按比例添加后会使复合层表面具有良好的离型效果,当在使用过程中剥离支撑层后,能轻易去除复合层表面的杂物、脏污。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光扩散剂为二氧化硅或碳酸钙。在复合层中按比例添加光扩散剂后,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光扩散率,提高扩散效果,从而扩大可视范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一甲酸酯或壬二酸二辛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微珠折射率为2.2,大小为400

450目,这样更容易均匀分布在复合层内,并使得夜光膜发光更广、亮度更高。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溶剂为甲酮、乙酯或苯乙烯。通过溶剂的调节,在涂布时可促进玻璃微珠在复合层内的均匀分布。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玻璃微珠粒径为复合层厚度的20

40%,从而保证当玻璃微珠偶尔出现浮珠后不影响烫印膜的使用和反光效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扩大使用领域,解决特殊领域或规定有字体颜色场合的使用问题,所述复合层、电镀层之间设有颜色层,从而保证特点字体使用颜色的同时保证发光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通过合理配置长余辉蓄光粉和复合层主体材料丙烯酸树脂,有效解决了夜间无法看清烫印膜内字体与数字的问题。
[0020]通过合理配置脱模剂,解决了原有烫印膜基本组成结构中支撑层和剥离层复合使用的问题,节省了生产工序;同时长余辉蓄光粉的存在,可使字体与数字形成荧光色彩,在没有特定颜色的规定下,可以直接代替颜色层,更是简化了工序,节省了原材料的消耗,更为重要的是克服了配置和涂布颜料过程中会产生污染或有毒气体等问题,保护了环境。
[0021]通过有效配置有机硅聚合物,使复合层具有了优异的抗污性能和疏水性,同时使复合层表面具有了离型效果,能轻易去除杂物脏污。
[0022]通过有效配置光扩散机和玻璃微珠,使得本案烫印膜发光更广、亮度更高。经检测,本案烫印膜的光扩散性可达80%以上,夜间发光亮度可达到10000mcd/

以上。
[0023]本案烫印膜通过控制可成分的配比,其透光率高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一涉及的烫印膜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实施例二涉及的烫印膜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制作的发光烫印膜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0029]亮度性能:按GB 17733—20086.10长余辉蓄光地名标志亮度测试方法,试验宜在温度为23℃
±
2℃,相对湿度为50%
±
10%的环境中,采用D65标准光源对试样进行激发,激发时间为15min,激发照度为4500lx,测试各实施例所得的发光烫印膜与对比例产品亮度性能。
[0030]耐候性性能:将各实施例所得的发光烫印膜与对比例产品放置于人工加速老化箱1200h后,再按GA 666—2018 6.18测试各实施例与对比例产品的耐候性能。
[0031]逆反射性能:按GA 666—2018 6.5逆反射性能测试,将尺寸为100mm
×
100mm反光膜试样固定在样品架上,在规定的入射角和观察角下,分别测出试样表面的照度值,试样反射光的照度值,按下式计算逆反射系数。
[0032]透光与光扩散性能:使用透光测试仪来检测材料的透光性能、雾度(光扩散性能),按照规定投射几何光学结构设计,采用光栅分光形式,准确的测量投射样品的透光率与雾度。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所示:本案申请涉及的发光烫印膜包括支撑层1,复合层2,电镀层3,热熔胶层4。
[0035]其中复合层2由涂布干燥形成,复合层为复配配方,本实施例中以重量百分比计,复合层由长余辉蓄光粉25%

35%、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烫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复合层、电镀层、和热熔胶层;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层包括长余辉蓄光粉25%

35%、丙烯酸树脂30%

40%、玻璃微珠10%

15%、脱膜剂3

5%、增塑剂1

2%、有机硅聚合物2%

3%、光扩散剂1%

2%、耐老化剂2

4%、溶剂10

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烫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聚酯膜、PET膜、PC膜、PMMA膜或者PVC膜。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凯冉科朱昊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路明标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