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及轮廓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40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及轮廓调整方法,涉及桥梁钢渡槽技术领域,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包括基台、第一横向上导轨、第一横向检测杆、随形移动机构和检测机构,基台上用于放置待测波折板,第一横向上导轨和第一横向检测杆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基台的上方,第一横向检测杆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上检测块,上检测块用于相对第一横向检测杆上下移动,上检测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球体。通过随形移动机构沿第一横向上导轨移动,进而通过检测上检测块底部的第一球体是否上移,进而确定待测波折板的轮廓是否合格,提高了检测效率。高了检测效率。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及轮廓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钢渡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及轮廓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金属材料科学的发展,不锈钢复合钢板已逐步大量运用到铁路桥梁等钢结构工程中,不锈钢复合钢板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钢板防腐防锈问题,更杜绝了因油漆涂装所造成的污染。为了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又能降低工程成本,在不浪费不锈钢复合钢板原材料的前提下,需把不锈钢复合板通过模压的方式加工成波折形的不锈钢复合板,以增加不锈钢钢复合板的刚度,进而保证桥梁结构强度。
[0003]特别是对钢渡槽而言,槽的底板和侧壁板均采用不锈钢复合板,特别是水槽壁板采用了不锈钢复合波折板,绿色环保,既能避免因涂装而污染流过该槽的水体,又能借助波折板释放水荷载带来的轴力和弯矩,可想而知,不锈钢复合波折板在钢渡槽的应用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模压加工成型后的波折板存在弹性波动,波形板的轮廓可能与预定的轮廓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其端部无法顺利插入槽底板(不锈钢复合钢板)的铣槽口。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就需要对加工成型后的波折板的轮廓进行检查,而现有的检查方式通常是人工测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包括基台、第一横向上导轨、第一横向检测杆、随形移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基台上用于放置待测波折板,所述第一横向上导轨和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台的上方,所述第一横向上导轨的形状与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上检测块,所述上检测块用于相对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上下移动,所述上检测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球体,且所述上检测块底端的所述第一球体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的初始下极限位置,当全部所述第一球体处于各自的所述初始下极限位置时,全部所述第一球体的底端所形成的第一波形线与所述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随形移动机构包括随形移动座、活动杆和锁定结构,所述随形移动座用于沿所述第一横向上导轨移动,所述活动杆竖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随形移动座,所述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活动杆与所述随形移动座锁定,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伸缩杆、随形杆和第一接触杆,所述随形杆顶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底端连接,所述随形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球体,所述第一接触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杆的顶端设置有第四球体,且所述第四球体的顶端与多个所述第一球体的底端共面设置;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各所述第一球体相对所述初始下极限位置上移的距离。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待测波折板模压加工成型后(沿其波形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水平部、模压折弯部和第二水平部,本专利技术具体是检测模压折弯部的轮廓),可以将其放置在基台上并使第一水平部与基台接触,并使该波折板的横截面与基台上方的第一横向上导轨以及第一横向检测杆平行。第一横向上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随形移动机构,需要检测待测波折板时,可以先通过锁定结构将活动杆锁定(此状态下活动杆不能相对随形移动座上下移动),然后使随形移动机构中的第一伸缩杆收缩,然后将随形移动机构沿第一横向上导轨移动直至位于第一水平部的上方,之后,解除锁定结构对活动杆的锁定,并使第一伸缩杆伸长,直至第一伸缩杆底端的随形杆底端的第三球体刚好抵接第一水平部,同时第一接触杆顶端的第四球体刚好抵接处于初始下极限位置的第一球体,这时第一伸缩杆保持此长度。由于全部的第一球体处于各自的初始下极限位置时,它们的底端所形成的形状(第一波形线)是标准波折板横截面的形状,而且在第一横向上导轨的形状与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的情况下,如果待测波折板的轮廓与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样的话,随着随形移动座带动活动杆沿第一横向上导轨移动(该过程中随形杆底端的第三球体贴着波折板的波形方向移动),所有的第一球体都应始终处于各自的初始下极限位置;但是,如果有一个第一球体(记为设定第一球体)被沿第一横向上导轨移动的第四球体顶起一定的距离(记为第一调整值,可以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第四球体从初始下极限位置向上移动的距离数值),则说明波折板位于该设定第一球体正下方的位置比标准高度高了第一调整值的高度,随着随形移动座沿第一横向上导轨的移动,可以通过例如外部控制系统接收检测机构检测到的数值信息,进而判断待测波折板的轮廓是否合格,提高了检测效率。
[0007]进一步地,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横向检测杆,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的上方,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下检测块,所述下检测块用于相对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上下移动,所述下检测块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球体,且所述下检测块顶端的所述第二球体具有相对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的初始上极限位置,当全部所述第二球体处于各自的所述初始上极限位置时,全部所述第二球体的顶端所形成的第二波形线与所述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活动杆还包括第二接触杆、第二伸缩杆和连接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二接触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五球体,所述第五球体底端与多个所述第二球体的顶端共面设置,所述检测机构还用于检测各所述第二球体相对所述初始上极限位置下移的距离。
[0008]进一步地,沿所述待测波折板的波形方向,所述待测波折板包括第一水平部、模压折弯部和第二水平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部用于与所述基台接触,所述基台上设置有垫台,所述垫台用于与所述第二水平部接触,所述基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模压折弯部对应的通槽;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还包括纵向下导轨、第一小车、第一横向下导轨和滑动座机构,所述纵向下导轨设置于所述通槽的下方,所述第一小车用于沿所述纵向下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小车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横向下导轨,所述第一横向下导轨的形状与所述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横向下导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滑动座机构,所述滑动座机构包括滑动座本体和第三伸缩杆,所述滑动座本体用于沿所述第一横向下导轨
移动,所述滑动座本体朝向所述待测波折板的一侧沿横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朝向所述待测波折板的一端设置有接触头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检测块竖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所述上检测块的顶端设置有上限位块,当所述上检测块底端的所述第一球体位于所述初始下极限位置时,所述上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检测块竖向穿设于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所述下检测块的底端设置有下限位块,所述下检测块位于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下方的位置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所述下限位块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连接。
[0011]进一步地,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还包括纵向上导轨和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顶端用于沿所述纵向上导轨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1)、第一横向上导轨(12)、第一横向检测杆(13)、随形移动机构(14)和检测机构,所述基台(11)上用于放置待测波折板(15),所述第一横向上导轨(12)和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1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台(11)的上方,所述第一横向上导轨(12)的形状与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13)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上检测块(131),所述上检测块(131)用于相对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13)上下移动,所述上检测块(13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球体(132),且所述上检测块(131)底端的所述第一球体(132)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13)的初始下极限位置,当全部所述第一球体(132)处于各自的所述初始下极限位置时,全部所述第一球体(132)的底端所形成的第一波形线与所述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随形移动机构(14)包括随形移动座(141)、活动杆(142)和锁定结构,所述随形移动座(141)用于沿所述第一横向上导轨(12)移动,所述活动杆(142)竖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随形移动座(141),所述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活动杆(142)与所述随形移动座(141)锁定,所述活动杆(142)包括第一伸缩杆(1421)、随形杆(1422)和第一接触杆(1424),所述随形杆(1422)顶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1421)底端连接,所述随形杆(1422)的底端设置有第三球体(1423),所述第一接触杆(1424)与所述第一伸缩杆(1421)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杆(1424)的顶端设置有第四球体(1425),且所述第四球体(1425)的顶端与多个所述第一球体(132)的底端共面设置;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各所述第一球体(132)相对所述初始下极限位置上移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横向检测杆(16),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16)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13)的上方,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16)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下检测块(161),所述下检测块(161)用于相对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16)上下移动,所述下检测块(16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球体(162),且所述下检测块(161)顶端的所述第二球体(162)具有相对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16)的初始上极限位置,当全部所述第二球体(162)处于各自的所述初始上极限位置时,全部所述第二球体(162)的顶端所形成的第二波形线与所述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活动杆(142)还包括第二接触杆(1426)、第二伸缩杆(1428)和连接杆(1429),所述第二伸缩杆(1428)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杆(1429)与所述第一伸缩杆(1421)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428)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杆(1426),所述第二接触杆(1426)的底端设置有第五球体(1427),所述第五球体(1427)底端与多个所述第二球体(162)的顶端共面设置,所述检测机构还用于检测各所述第二球体(162)相对所述初始上极限位置下移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待测波折板(15)的波形方向,所述待测波折板(15)包括第一水平部(151)、模压折弯部(153)和第二水平部(152),且所述第一水平部(151)用于与所述基台(11)接触,所述基台(11)上设置有垫台(111),所述垫台(111)用于与所述第二水平部(152)接触,所述基台(1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模压折弯部(153)对应的通槽(112);所述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还包括纵向下导轨(17)、第一小车(18)、第一横向下导轨(19)和滑动座机构(20),所述纵向下导轨(17)设置于所述通槽(112)的下方,所述第一小车(18)用于沿所述纵向下导轨(17)移动,所述第一小车(18)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横向下导轨(19),所述第一横向下导轨(19)的形状与所述标准波折板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
第一横向下导轨(19)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滑动座机构(20),所述滑动座机构(20)包括滑动座本体(201)和第三伸缩杆(202),所述滑动座本体(201)用于沿所述第一横向下导轨(19)移动,所述滑动座本体(201)朝向所述待测波折板(15)的一侧沿横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202),所述第三伸缩杆(202)朝向所述待测波折板(15)的一端设置有接触头结构(21),所述接触头结构(21)用于沿所述模压折弯部(153)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块(131)竖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13),所述上检测块(131)的顶端设置有上限位块(133),当所述上检测块(131)底端的所述第一球体(132)位于所述初始下极限位置时,所述上限位块(133)抵接所述第一横向检测杆(1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复合波折板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检测块(161)竖向穿设于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16),所述下检测块(161)的底端设置有下限位块(163),所述下检测块(161)位于所述第二横向检测杆(16)下方的位置套设有复位弹簧(164),所述复位弹簧(164)的底端与所述下限位块(163)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64)的顶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陈文尹曹晗方继丁仕洪卢长龙杜伸云黄绍泉张建金刘瑜姬明辉周宏庚朱雨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