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开关,其包括:壳体;促动开关;接触端子;第一接点组合;第二接点组合;印刷电路板;控制电路;以及散热片;该促动开关被移动时,可形成电气通路而使该控制电路启动该马达转动;当该促动开关继续向壳体内移动时,该控制电路可根据改变的电阻值以输出不同的电流据以控制该马达的转速或旁通该控制电路直通该马达;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气开关同时揭露一种简单煞车结构,其可使马达于短时间内煞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气开关结构,尤指一种具分段导通及杠杆作用的接点组合及简单煞车结构的电气开关,由具杠杆作用的接点组合可使一电气设备的马达平稳的加速,而由该煞车结构则可使马达于短时间内煞车的电气开关。
技术介绍
按电气开关,被广泛地使用于电钻、电动螺丝起子等电气设备上,由按压该电气开关以启动该电气设备上的马达进行钻孔或锁/松螺丝的动作。公知的电气开关,例如美国第5,798,584号专利,其公开一种用于电动手工具上的电气开关,其具有一壳体、一接点系统、一控制电子、一冷却装置、一热传导及电气传导组件以及一固定装置。该专利的电气开关固然可使电动手工具上的马达启动及煞车,但其接点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此外其冷却装置欲固定于壳体上时需由一特定的固定装置固持,成本较高。又例如美国第6,104,105号专利,其公开一种电气开关,其具有壳体(2),其包括一第一和第二输入连接(3,4)用以电气连接至一电压源以及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和第二输出连接(5,6)用以电气连接至一电气装置,该第二输入连接(4)具有一电气连接部份用以连接至该第二输出连接(6);一操作组件(7)其可被手工地移动;一第一接点系统(10),其包括一固定接点(13)及一接点游戏杆(14,15),该接点游戏杆(14,15)具有一第一和第二杠杆臂及一旋转支点(19),该第一杠杆臂与该固定接点(13)连通,该固定接点(13)被直接地连接至该第一输入连接(3),且其中该第一杠杆臂在其移动至该第二杠杆臂上方时以该第一杠杆臂可以被放置于该固定接点(13)的对向方式由一弹簧力量在一靠近朝向该固定接点(13)及该操作组件方向被偏压以便接近该接触系统(10)的一电气连接;以及一电流-携带轨道(18),其被安排在一该壳体(2)的中央区域中,该电流-携带轨道(18)建立一电气连接至该第一输出连接(5),该接点游戏杆(14,15)的转动支点被安排在接近该第一和第二输入连接(3,4)区域的电流-携带轨道(18)上其中该电流-携带轨道(18)从该第一和第二输入连接(3,4)间的区域延长至该第一输出连接(5)的区域中且以横向接近直角方向穿过该壳体(2)至该操作组件的移动方向。该专利的电气开关固然可使电动手工具上的马达启动及煞车,但其接点系统(10)包括固定接点(13)及接点游戏杆(14,15),该接点游戏杆(14,15)具有第一和第二杠杆臂及旋转支点(19)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亦较高。实属美中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开关,其具分段导通及杠杆作用的接点组合,由该接点组合可使一电气设备的马达平稳的加速。此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简单煞车结构的电气开关,由该煞车结构则可使马达于短时间内煞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气开关,其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盖及一下盖,其中该上盖上具有一开口,且该上盖及下盖可互相盖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一促动开关,其位于该壳体外侧,且具有一促动推杆伸入该容置空间且可于该容置空间中移动,且该促动推杆的后侧置有一弹簧,其中该促动推杆的下方具有一第一致动子及一第二致动子,侧边则具有一凹槽,且该凹槽中具有一接触片;一第一接触端子,其具有电源负极的传导功能;一侧边端子,其具有电源正极的传导功能;一第一接点组合,其具有一固定端子及一臂部,该臂部下侧进一步具有一接触点;一固定端子,置于该第一接点组合下方,用以供电源传导功能;一第二接触端子,用以供锁固及电源负极的传导功能;一第二接点组合,与该第一接点组合平行,其亦具有一固定端子及一臂部,该臂部下侧进一步具有一接触点;一印刷电路板,置于该容置空间中; 一控制电路,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其至少具有一可变电阻及一电子组件,其中该电子组件可外露于该开口;以及一散热片,由该开口可耦接至该电子组件,用以将该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散发至该壳体外;于该促动开关被移动时,该促动推杆会带动该第一致动子及该第二致动子于该固定端子上移动,该第一致动子会先与该第一接点组合的臂部接触,由杠杆的作用使该臂部向下而该固定端子向上移动,使该接触点与该接触端子接触,进而形成电气通路而使该电子组件启动该马达转动;当该促动推杆继续向壳体内移动时,会与该可变电阻接触以改变该可变电阻的电阻值,该电子组件根据此电阻值以输出不同的电流据以控制该马达的转速,或旁通该控制电路直通该马达,以带动该第二致动子与该第二接点组合的臂部接触,由杠杆的作用使该臂部向下而该固定端子向上移动,使该接触点与该接触端子接触,此时该马达会达到全速转速。其中该第一致动子及第二致动子的端部较佳地为一圆球形,以减少该促动推杆推进时的阻力。其中该第一致动子及第二致动子的端部较佳地由金属材料所制成。其中该电子组件较佳地为一功率半导体,且该功率半导体上进一步具有一散热孔,以便可由一螺丝穿过该散热孔将该散热片锁固于该功率半导体上进行散热。其中该第一接触端子进一步具有一上延伸片,其具有一开孔与该上盖的开孔对齐,该侧边端子进一步具有一侧延伸片,该促动推杆的外侧进一步具有一煞车控制片,且该煞车控制片下方及侧方分别具有一弹簧,其中该下方弹簧可套置于该煞车控制片下方侧再置于该凹槽中;当该促动开关不动作时,该煞车控制片与该侧延伸片导通,此时马达不转动;当该促动开关动作时,该煞车控制片与该侧延伸片分离且与该上延伸片接触,此时马达开始加速转动;当该促动开关被释放,由该弹簧的力量该促动推杆被推回原位,此时该煞车控制片与该侧延伸片再次导通,此时由马达的反电动势可造成马达立即煞车的效果。其进一步具有一马达正电源端子及一马达负电源端子,其中该马达正电源端子耦接至该侧边端子,该马达负电源端子耦接至该第一接触端子,以便将电源传导至该马达。其进一步具有一切换开关,其置于该促动开关的上方且耦接至该马达正电源端子及马达负电源端子,其具有一开关本体、一枢轴、一弹片、一滑动块、两对弹簧、两个接触片及一把手部份,其中,该弹片具有机构切换定位的功能;该滑动块则用以装载该弹簧及滑轨功能使反向机构可顺利运行;两对弹簧分置于该滑动块的下方侧,其可使反向机构接触稳固;该两个接触片分置于该两对弹簧的下方侧,其具反向机构正反转切换及电源切换功能;当转动该把手时,可使开关本体进行枢轴运动,用以切换该马达的方向。其中该促动推杆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弹簧及一第二弹簧,其分别位于该第一致动子及第二致动子中,用以提供该第一致动子及第二致动子的回复力量,而该第一接点组合的臂部及该第二接点组合的臂部分别具有一倒角。其中该第二接触端子进一步包括两个接触银点。其中该接触片用以控制该控制电路的转速。其中该印刷电路板上进一步具有一传导端子、一二极管及一连接端子,其中该传导端子耦接至该电子组件;该二极管耦接至该连接端子,用以消除回路的反电动势;而该连接端子连接至该电源正极及传导端子的正极,具电源传导的功能。其中该容置空间具有防尘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具简单煞车结构的电气开关,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盖及一下盖,其中该上盖上具有一开口,且该上盖及下盖可互相盖合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一促动开关,其位于该壳体外侧,且具有一促动推杆伸入该容置空间且可于该容置空间中移动,且该促动推杆的一侧具有一煞车控制片而其端部则置有一弹簧,且该煞车控制片的侧边则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上盖及一下盖,其中该上盖上具有一开口,且该上盖及下盖互相盖合后形成一容置空间;一促动开关,其位于该壳体外侧,且具有一促动推杆伸入该容置空间且于该容置空间中移动,且该促动推杆的后 侧置有一弹簧,其中该促动推杆的下方具有一第一致动子及一第二致动子,侧边则具有一凹槽,且该凹槽中具有一接触片;一第一接触端子,耦接电源负极;一侧边端子,耦接电源正极;一第一接点组合,其具有一固定端子及一臂部,该臂部下侧 进一步具有一接触点;一固定端子,置于该第一接点组合下方,用以供电源传导功能;一第二接触端子,锁固及耦接电源负极;一第二接点组合,与该第一接点组合平行,其具有一固定端子及一臂部,该臂部下侧进一步具有一接触点;一 印刷电路板,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一控制电路,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其至少具有一可变电阻及一电子组件,其中该电子组件外露于该开口;以及一散热片,由该开口耦接至该电子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松,叶大丰,李永隆,邱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崧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