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春才专利>正文

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04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组件,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和操控按钮,壳体的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操控按钮通过卡接方式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如此,可以方便操控按钮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组装,再通过执行与组装顺序相反的反向操作,又可以轻易地把操控按钮从接线端子的壳体上拆卸下来。的壳体上拆卸下来。的壳体上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接线端子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操控按钮、导电体和弹性夹紧件,壳体上形成有配合操控按钮转动的轨道,操控按钮上形成有进入该轨道以沿轨道移动的销轴,操控按钮通过其销轴沿轨道移动以实现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导电体和弹性夹紧件相互组装且位于壳体内侧的安装空间内。需要接线时,通过施力以转动操控按钮,使得该操控按钮顶压弹性夹紧件至打开状态,将导线的接入端穿过处于打开状态的弹性夹紧件后再与导电体电性连接。
[0003]不过,现有的接线端子结构存在不足:操控按钮与壳体之间的装配方式复杂,人工组装难度大,而且一旦操控按钮组装到壳体上后,就难以再根据需要轻松地把操控按钮从壳体上拆卸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按钮与壳体之间组装及拆卸更加方便的接线端子。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接线端子的接线端子组件。
[0006]本技术解决第一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接线端子,包括:
[0007]壳体,其内部具有安装空间;
[0008]操控按钮,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
[0009]其特征在于,该操控按钮通过卡接方式设置在壳体上。
[0010]改进地,在所述接线端子中,所述操控按钮具有:
[0011]按钮本体;
[0012]转动端,形成于按钮本体的一端且该转动端上形成有转动部;
[0013]所述壳体上形成有:
[0014]第一安装槽,配合操控按钮的转动端卡入;
[0015]第二安装槽,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一侧且配合操控按钮的转动部卡入后移动;
[0016]转动配合部,与第二安装槽的末端衔接配合以使转动端的转动部经第二安装槽的末端移入至该转动配合部处移动。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接线端子中,所述壳体包括:
[0018]第一壳体,形成有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转动配合部,所述操控按钮设置在该第一壳体上;
[0019]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互装配,以形成容置腔;其中,该容置腔即为所述的安装空间。
[0020]再改进,在所述接线端子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卡扣部,第一卡扣部
即为所述的转动配合部,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与第一卡扣部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第二卡扣部形成有弧段;其中,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卡扣配合后,该弧段与第一卡扣部形成配合转动部移动以配合操控按钮转动的轨道。
[0021]改进地,在所述接线端子中,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形成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形成有对操控按钮的转动端的转动行程做出止挡提示的凸点。
[0022]可选择地,在所述接线端子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卡扣方式相互组装在一起;或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以一体式注塑的方式形成所述壳体。
[0023]再改进,在该技术中,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
[0024]导电体,装配在壳体的安装空间内;
[0025]弹性夹紧件,位于壳体的安装空间且与导电体相互装配在一起,弹性夹紧件与导电体装配后形成弹性夹持口;其中,弹性夹紧件受操控按钮的顶压驱动后打开该弹性夹持口。
[0026]本技术解决第二个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操控按钮的转动端上形成转动部,并在接线端子壳体上形成配合按钮本体的转动端装入的第一安装槽以及配合转动端的转动部卡入移动的第二安装槽,再在接线端子壳体内侧形成配合转动部自第二安装槽末端移入的转动配合部,从而方便将操控按钮以卡接方式转动地设置到接线端子壳体上,完成操控按钮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组装;另外,通过执行与组装相反的反向操作,又可以轻易地把操控按钮从接线端子的壳体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所示接线端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操控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图4所示操控按钮在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33]图6为图1所示接线端子(去掉一个操控按钮后)的剖视图;
[0034]图7为图1所示接线端子的操控按钮转动至顶压弹性夹紧件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具体地,参见图1~6所示,该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操控按钮2、导电体3和弹性夹紧件4,壳体的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操控按钮2通过卡接方式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导电体3装配在壳体的安装空间内,弹性夹紧件4位于壳体内部的安装空间且与导电体3相互装配在一起,弹性夹紧件4采用笼式弹簧,弹性夹紧件4与导电体3装配后形成弹性夹持口;其中,弹性夹紧件4受操控按钮2的顶压驱动后打开该弹性夹持口。具体地:
[0037]在该实施例中,此处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上形成有
第一安装槽1a、第二安装槽1b和转动配合部1c,第一安装槽1a为竖向槽,第二安装槽1b位于第一安装槽1a的一侧,且第二安装槽1b也采用竖向槽,第一壳体11的前端形成有接线孔10,第一壳体11的后端形成有装配口112,转动配合部1c为一个弧段,转动配合部1c与第二安装槽1b的末端衔接配合;操控按钮2转动地设置在该第一壳体11上;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相互装配,以形成容置腔C,该容置腔C即为前述的安装空间,容置腔C与接线孔10相连通。
[0038]操控按钮2具有按钮本体21以及形成于该按钮本体21一端的转动端22,该转动端22上形成有转动部22a,操控按钮2的转动端22配合卡入到第一壳体11的第一安装槽1a内,且操控按钮2的转动部22a配合卡入到第一壳体11的第二安装槽1b内,并且能够自第二安装槽1b的上端移入到该第二安装槽1b的末端并再移入到转动配合部1c处移动。
[0039]为了配合转动部以实现转动端的转动需要,参见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卡扣部,第一卡扣部即为上述的转动配合部1c,第二壳体12上形成有与第一卡扣部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部121,第二卡扣部121形成有一个弧段122;其中,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卡扣配合后,该弧段122与第一卡扣部形成配合转动部22a移动以配合操控按钮2转动的轨道。例如,形成的该轨道可以是一个半圆形弧段。随着转动部22a在该轨道内的来回移动,按钮2的转动端22也转动至顶压至弹性夹紧件3改变为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0040]考虑到用户在操控接线端子时的操作感,在该实施例中,在位于第一壳体11上且形成第一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其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操控按钮(2),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该操控按钮(2)通过卡接方式设置在壳体上;其中:操控按钮(2)具有:按钮本体(21);转动端(22),形成于按钮本体(21)的一端且该转动端(22)上形成有转动部(22a);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a),配合操控按钮(2)的转动端(22)卡入;第二安装槽(1b),位于第一安装槽(1a)的一侧且配合操控按钮(2)的转动部(22a)卡入后移动;转动配合部(1c),与第二安装槽(1b)的末端衔接配合以使转动端(22)的转动部(22a)经第二安装槽(1b)的末端移入至该转动配合部(1c)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形成有所述的第一安装槽(1a)、第二安装槽(1b)和转动配合部(1c),所述操控按钮(2)设置在该第一壳体(11)上;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相互装配,以形成容置腔(C);其中,该容置腔(C)即为所述的安装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卡扣部,第一卡扣部即为所述的转动配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春才岑飞
申请(专利权)人:倪春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