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50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的其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7~0.52份的C、0.17~0.31份的Si、5.44~8.15份的Mn、7.13~11.58份的Cr、4.15~6.55份的Ni、≤0.02份的P、≤0.02份的S、0.021~0.038份的Nb、0.012~0.017份的Y、0.07~0.23份的Ti、0.08~0.14份的B,余量为Fe和杂质。提高合金材料的韧性和锻件工艺性能、耐磨性以及晶粒的致密化分布。性以及晶粒的致密化分布。性以及晶粒的致密化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弯模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生产方式采用的是普通的折弯机,上模装在折弯机的滑块上,下模固定在折弯机工作台上,上、下模要求成套使用。折弯机通过更换不同形状和规格的模具来加工完成不同尺寸要求的工件,一般模具的形状尺寸一旦定下来,就只能加工一种形状尺寸的工件,而且一次也只能加工一个工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工件只有很小的尺寸变化,因此更换模具既浪费生产时间,而且给模具的生产造成很大的成本投入;大批量生产难度大,精度不好控制,现有一次加工一个工件的工作效率低。
[0003]经检索CN114540699A一种高性能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在H13钢成分基础上,采用低C、低Si高Mo并复合Ni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思路进行合金成分优化,化学组分含量质量百分比,C0.34%~0.39%、Mn0.35%~0.55%、Si0.20%~0.35%、S≤0.001%、P≤0.008%、Cr4.90%~5.10%、Mo2.3%~2.6%、V0.50%~0.70%、Ni0.25~0.35%、Cu≤0.08%,其余为Fe,且残余气体含量为,H≤1.5ppm、O≤13ppm、N≤90ppm,同时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具体工艺路线如下:同时采用电炉冶炼、钢包精炼炉精炼、真空精炼炉精炼、惰性气体保护电极坯浇铸、保护气氛恒熔速电渣炉重熔、高温均质化处理、多向锻造、锻后预处理、超细化处理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高性能热作模具钢,该产品退火态显微组织结构均匀,有较好的球化组织及细小均匀的晶粒分布,淬回火组织均匀,Mo、Cr、V碳化物的细小析出相在使用过程中起着弥散强化作用,同时适量的Ni元素可增加淬透性,细化晶粒,起到增加钢的韧性和抗疲性。
[0004]但是忽略了模组需要根据工件类型大小的改变来作出相应拆装的问题,如果采用上述方案还需要保证模组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其次上述工艺需要采用超高温长时间的高温扩散,这样容易将其中易氧化的金属元素会发生氧化生成氧化物,氧化物本身含有大量微孔和裂纹增加了模具钢性能的不可靠性,导致结构疏松,破坏了模具钢材料的性能连续性,特别是在锻造时容易影响锻件的工艺性能,故此需要一种能够数万次成型的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的其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7~0.52份的C、0.17~0.31份的Si、5.44~8.15份的Mn、7.13~11.58份的Cr、4.15~6.55份的Ni、≤0.02份的P、≤0.02份的S、0.021~0.038份的Nb、0.012~0.017份的Y、0.07~0.23份的Ti、0.08~0.14份的B,余量为Fe和杂质;
[0008]其中:Ti=0.21(Nb+Y)+0.34(C+S);
[0009]其中:Si=0.21B+0.015(Ni+Cr)。
[00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合理量化Si,Si熔于合金基质中其固溶强化作用,B用来和Ni和或Cr形成硬质金属化合物,使得弥散分布在合金中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可提高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能。由于Cr的加入,可对Ni其固溶强化作用和增强钝化能力,且还可与B和Si生成硬质金属间化合物相,起弥散强化作用而提高耐磨性。由于加入B和Si使得上模体钢的整体固

液相温度区间较宽,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润湿性,上模体钢的工艺性能会更好;钢水表面会形成形成密度轻、黏度小和流动性好的盐类进行上浮,使合金受到保护而避免氧化,并防止气孔的产生。
[0011]合理量的Ti(0.21(Nb+Y)+0.34(C+S)),在Ti形成TiC时,Nb和Y能够将使得初生TiC枝晶变得细小,枝晶间距加大,细长条共晶碳化钛增多得到超细晶TiC,超细晶TiC在Nb和Y净化界面使得界面润湿性增大,使其能够均匀分散于合金基体中具备较高致密度,当超细晶TiC周围产生微裂纹和残余应力时,可以对裂纹产生钉扎作用,消耗断裂能,从而提高合金材料的韧性和锻件的加工性能。Ti在钢中的析出物TiN、TiC和Ti(C、N)等能够阻止加热及锻造过程中奥氏体晶粒长大,同时抑制形变奥氏体晶粒的回复和再结晶,而奥氏体中的形变带、未回复的亚结构边界,可进一步促进铁素体晶粒的细化,可以起到细化组织和晶粒的作用,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Ti与S的亲和力强于Mn与S的亲和力,随Ti含量增加,钢中Ti4C2S2,化合物逐渐增多并取代MnS夹杂,即Ti的加入夺取了MnS中的S,与之形成更为稳定的Ti4C2S2,可减少MnS的析出,钢中的长条状MnS夹杂物因Ti4C2S2的形成而减少。球状Ti4C2S2,硬度高,在高温锻打时不变形,可改善钢的冲击韧性。
[0012]Ti、Y、Al还会在与钢水冷却过程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温度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晶液相,液相的出现有利于钢水在成型中晶粒在初形成时进行一定程度地流动,从而促进晶粒的致密化分布。
[0013]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上模体的其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9~0.50份的C、0.21~0.28份的Si、5.87~7.65份的Mn、8.15~9.54份的Cr、4.65~6.15份的Ni、≤0.02份的P、≤0.02份的S、0.025~0.037份的Nb、0.014~0.016份的Y、0.09~0.20份的Ti、0.08~0.14份的B,余量为Fe和杂质。
[0014]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上模体的组份还包括0.013~0.023份的合金钢改质剂,合金钢改质剂包括32~45份的Al2O3、26~31份的Al、16~28份的CaF2、5~15份的MgO以及2~5份的LaNi5。通过在出钢时,通过添加上述组份能够对顶包渣进行脱氧改质,提高钢水脱硫率,采用漂加碳化钙、铝粒进行扩散脱氧,促进顶渣迅速熔化及均匀脱氧。容易得到热稳定性好的Mg2NiLa,Mg2Ni,MgNi2三相合金。鉴于Ti元素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易与钢水中的0、N等发生反应,为稳定Ti元素的收得率,因此选择在钢水出钢前进行Ti微合金化。
[0015]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出如下改进,还包括上模座,上模座上布设有用于安装上模体的安装槽口,安装槽口侧壁上布设有调整槽,调整槽内部安装有用于调整上模体状态的施压结构,上模座上布设有限位槽,上模体上布设有与限位槽适配的限位体。
[0016]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施压结构包括布设于调整槽内部的调整件,调整件的材料和上模体采用的材料一致,上模座上布设有顶丝且顶丝的端部延伸至调
整槽内壁并抵接于调整件背对上模体的一侧,上模座上还布设有沉孔,沉孔内布设有弹簧以及贯穿于弹簧内部并与调整件连接的螺栓。
[0017]在上述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的其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7~0.52份的C、0.17~0.31份的Si、5.44~8.15份的Mn、7.13~11.58份的Cr、4.15~6.55份的Ni、≤0.02份的P、≤0.02份的S、0.021~0.038份的Nb、0.012~0.017份的Y、0.07~0.23份的Ti、0.08~0.14份的B,余量为Fe和杂质;其中:Ti=0.21(Nb+Y)+0.34(C+S);其中:Si=0.21B+0.015(Ni+C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的其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9~0.50份的C、0.21~0.28份的Si、5.87~7.65份的Mn、8.15~9.54份的Cr、4.65~6.15份的Ni、0.891~2.030份的Mo、≤0.02份的P、≤0.02份的S、0.025~0.037份的Nb、0.014~0.016份的Y、0.09~0.20份的Ti,余量为Fe和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的组份还包括0.013~0.023份的合金钢改质剂,合金钢改质剂包括32~45份的Al2O3、26~31份的Al、16~28份的CaF2、5~15份的MgO以及2~5份的LaNi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座(10),上模座(10)上布设有用于安装上模体(20)的安装槽口(30),安装槽口(30)侧壁上布设有调整槽(40),调整槽(40)内部安装有用于调整上模体(20)状态的施压结构,上模座(10)上布设有限位槽(50),上模体(20)上布设有与限位槽(50)适配的限位体(6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结构包括布设于调整槽(40)内部的调整件(80),调整件(80)的材料和上模体采用的材料一致,上模座(10)上布设有顶丝(70)且顶丝(70)的端部延伸至调整槽(40)内壁并抵接于调整件(80)背对上模体(20)的一侧,上模座(10)上还布设有沉孔(100),沉孔(100)内布设有弹簧(90)以及贯穿于弹簧(90)内部并与调整件(80)连接的螺栓(13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模快速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20)上布设有向内侧凹陷的定位区域(110),调整件(80)相对上模体(20)的一侧设置有于定位区域(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文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