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压缩收纳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19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压缩收纳袋,包括围成有容物腔的两片袋体膜以及围成有排气通道的两片阀门膜,两片阀门膜夹置于两片袋体膜之间,排气通道用于将容物腔与收纳袋外界连通,排气通道连通容物腔的一端形成有排气口,两片袋体膜经热压连接形成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防护热封区,其中一阀门膜与其相邻的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形成有第一横向热封线,另一阀门膜与另一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在对应位置形成有另一第一横向热封线,第一横向热封线位于防护热封区及排气口之间,且第一横向热封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袋体膜的两侧边。该手动压缩收纳袋能够在保护阀门膜的同时,还能保证良好的排气效果。的排气效果。的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压缩收纳袋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收纳袋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压缩收纳袋。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收纳袋具体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需要借助抽气工具的压缩收纳袋,占用空间较大,生产运输成本高,携带及操作均不方便,而且电源式抽气工具还具有安全隐患;另一类是无需借助抽气工具的、手动排气的压缩收纳袋,这类压缩收纳袋更加易于携带,且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0003]目前,市面上无需借助抽气工具的压缩收纳袋,通常配置有利用负压原理的单向排气阀,该排气阀主要由两片阀门膜组成,两片阀门膜之间围成有一个或多个排气通道,收纳袋的容物腔能够经排气通道往外界排气,且气体排出后,两片阀门膜会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闭合,以此实现密封效果;其中,两片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形成有阻隔部,该阻隔部位于容物腔靠近阀门膜的一侧并与阀门膜分离,如此设置可将容物腔所收纳的物品与阀门膜隔开,起到保护阀门膜的作用。
[0004]然而,阻隔部的设置会导致其附近区域的袋体膜与袋体膜之间(或阀门膜与阀门膜之间)不容易拉开,即膜与膜之间容易形成贴紧的情形,进而导致排气过程中部分排气通道难以利用,不利于提高排气流畅度。因此,如何在设置阻隔部的同时改善排气流畅度,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压缩收纳袋,其能够在保护阀门膜的同时,还能保证较好的排气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手动压缩收纳袋,包括围成有容物腔的两片袋体膜以及围成有排气通道的两片阀门膜,所述两片阀门膜夹置于所述两片袋体膜之间,所述排气通道用于将容物腔与收纳袋外界连通,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容物腔的一端形成有排气口,所述两片袋体膜经热压连接形成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防护热封区,其中一阀门膜与其相邻的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形成有第一横向热封线,另一阀门膜与另一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在对应位置形成有另一第一横向热封线,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位于所述防护热封区及所述排气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袋体膜的两侧边。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热封区为长条形、圆形、矩形或椭圆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热封区呈直线式排列分布,且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平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两片袋体膜还围成有所述容物腔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处设置有密封开关。
[0011]进一步地,其中一阀门膜与其相邻的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形成有第二横向热封
线,另一阀门膜与另一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在对应位置形成有另一第二横向热封线,第二横向热封线位于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背对所述容物腔的一侧并贯穿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两片袋体膜与所述两片阀门膜经热压封合形成有若干纵向热封线,相邻的排气通道之间通过纵向热封线分隔,所述纵向热封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热封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分离,所述纵向热封线的另一端往背对所述容物腔的方向延伸。
[0013]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热封线包括顶部区与条形区,所述条形区位于所述顶部区背对所述容物腔的一侧,所述顶部区被所述第二横向热封线贯穿且相邻的排气口之间通过所述顶部区分隔。
[0014]进一步地,至少存在一排气通道,其排气口的宽度两端均具有位于顶部区的一段导流线,且这两段导流线均位于第二横向热封线朝向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的一侧,所述两段导流线相对该排气口中线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使该排气口沿排气方向呈现为宽度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两段导流线往排气方向的延长线的汇聚点,位于所述第二横向热封线背对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的一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两段导流线与排气口中线的夹角,均小于或等于30
°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手动压缩收纳袋,其通过设置防护热封区来将容物腔内的物品与阀门膜隔离,起到了保护阀门膜的作用;另外防护热封区与排气通道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横向热封线,第一横向热封线由阀门膜和与其相邻的袋体膜热压封合形成,由于第一横向热封线相对较硬(对比膜的其他部分),起到了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当挤压收纳袋以排出容物腔的气体时,第一横向热封线能够带动其附近区域一起拉开,即有助于将(各个)排气口附近的袋体膜及阀门膜拉开,且第一横行热封线的两端延伸至袋体膜的两侧边,因此有助于打开所有的排气口,进而能够充分利用(各个)排气口,以保证良好的排气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手动压缩收纳袋的剖面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手动压缩收纳袋的另一剖面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B处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手动压缩收纳袋的剖面图;
[0024]图6位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手动压缩收纳袋的剖面图。
[0025]图中:1、袋体膜;10、容物腔;11、防护热封区;12、第一横向热封线;13、第二横向热封线;14、纵向热封线;141、顶部区;142、条形区;1410、导流线;2、阀门膜;20、排气通道;21、排气口;22、角形纹路;3、密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考图1

图4。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手动压缩收纳袋,该手动压缩收纳袋包括围成有容物腔10的两片袋体膜1以及围成有排气通道20的两片阀门膜2,两片阀门膜2夹置于两片袋体膜1之间,排气通道20用于将容物腔10与收纳袋外界连通,排气通道20连通容物腔10的一端形成有排气口21,两片袋体膜10经热压连接形成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防护热封区11,其中一阀门膜与其相邻的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形成有第一横向热封线12,另一阀门膜与另一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在对应位置形成有另一第一横向热封线12,第一横向热封线12位于防护热封区11及排气口21之间,且第一横向热封线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袋体膜1的两侧边;具体来说,防护热封区11可以为长条形、圆形、矩形或椭圆形等,且这些防护热封区11呈直线式排列分布,排列方向与第一横向热封线12平行。
[0029]可以看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护热封区11来将容物腔10内的物品与阀门膜2隔离,起到了保护阀门膜的作用;另外防护热封区11与排气通道20的排气口21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一横向热封线12,第一横向热封线12由阀门膜和与其相邻的袋体膜热压封合形成,由于第一横向热封线12相对较硬(对比膜的其他部分),起到了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压缩收纳袋,包括围成有容物腔的两片袋体膜以及围成有排气通道的两片阀门膜,所述两片阀门膜夹置于所述两片袋体膜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用于将容物腔与收纳袋外界连通,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容物腔的一端形成有排气口,所述两片袋体膜经热压连接形成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防护热封区,其中一阀门膜与其相邻的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形成有第一横向热封线,另一阀门膜与另一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在对应位置形成有另一第一横向热封线,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位于所述防护热封区及所述排气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袋体膜的两侧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压缩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热封区为长条形、圆形、矩形或椭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压缩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热封区呈直线式排列分布,且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横向热封线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压缩收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袋体膜还围成有所述容物腔的收纳口,所述收纳口处设置有密封开关。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压缩收纳袋,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阀门膜与其相邻的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形成有第二横向热封线,另一阀门膜与另一袋体膜之间经热压封合在对应位置形成有另一第二横向热封线,第二横向热封线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派卫格包装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