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包括电容模块、开关、第一电阻、电感、第二电阻和直流电源,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产生对应的尖峰信号,提高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性能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贸易经济体的形成,各国电子设备的进出口都受到了进口国或者是出口国的相关法规的限制。其中电磁兼容(EMC)的法规的主要内容与设备的发射(辐射发射与传导发射)和抗干扰(辐射敏感度与传导敏感度)性能相关。因此电子产品经过EMC设计工作者的电路、结构、材料设计之后,是否能够真正通过相关的EMC标准还需要到相应的EMC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进行鉴定。其中GJB 151B
‑
2013标准之中的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实验CS106,实验过程之中需要通过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尖峰信号串联接入电源的正线上,考验设备是否能够经受尖峰信号的影响。
[0003]现有的尖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频率可调的尖峰脉冲群信号,但其尖峰信号发生装置采用机械齿轮设备的齿轮变速调节特性,利用“电弧原理”来产生尖峰脉冲群信号,这种尖峰信号发生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弧是一种对其他电子设备不利的因素,若在混有易爆的气体氛围之中使用该设备,必定会引发安全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尖峰信号发生器,来产生对应的尖峰信号,提高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以解决使用机械齿轮设备的“电弧原理”产生尖峰信号时,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包括:电容模块、开关、第一电阻、电感、第二电阻和直流电源;
[0006]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0007]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0008]所述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容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0010]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0011]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0012]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二端。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关为继电器。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关为延时开关,包括:
[0015]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二端的连接状态转换时,保持0.5s的延迟时间;
[0016]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三端的连接状态转换时,保持1s的延迟时间。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尖峰信号发生器,还包括:
[0018]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还与示波器信号输入通道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示波器信号输入通道的负极连接。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大于预设的尖峰信号峰值。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感的参数值L的计算公式为:
[0021]其中,U0为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值,t
m
为预设的尖峰信号的上升沿上升时间,R为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I
R
为所述第一电阻的最大电流,I
R
=U
R
/R,U
R
为预设的尖峰信号峰值。
[00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容模块的电容参数值C
总
的计算公式为:C
总
=4L/R2。
[00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的参数值均为C,C的计算公式为:C=C
总
/3。
[00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机械齿轮设备的“电弧原理”来产生尖峰脉冲群信号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电阻
‑
电感
‑
电容电路自身的电路调节特性来产生尖峰信号,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和开关的第三端连接,直流电源对电容模块进行充电,电容模块充电完成后,再控制开关的通断,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和开关的第三端连接,电容模块在回路中放电,来产生尖峰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尖峰信号发生器利用其电路自身的电路调节特性来产生对应的尖峰信号,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避免了使用机械齿轮设备作为尖峰信号发生器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提高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RLC电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容模块、开关、第一电阻、电感、第二电阻和直流电源;
[0031]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0032]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
[0033]所述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
[0034]具体的,所述电容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0035]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二端。
[0036]在实验过程中,电容模块中可以有多个电容并联,并不限于三个电容并联,具体的电容数量可以根据预设的尖峰信号峰值,计算得到电路中电容模块的总电容的参数值,再根据总电容的参数值来进行具体设定。
[0037]具体的,所述开关为继电器。
[0038]具体的,所述开关为延时开关,包括: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二端的连接状态转换时,保持0.5s的延迟时间;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三端的连接状态转换时,保持1s的延迟时间。
[0039]当所述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开关的第二端的连接状态从连接到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模块、开关、第一电阻、电感、第二电阻和直流电源;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容模块的第二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尖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继电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尖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延时开关,包括: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二端的连接状态转换时,保持0.5s的延迟时间;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三端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科,刘恩博,张宗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电计量检测无锡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