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81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在老挡墙的前方且沿岸向分节布置的若干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的前方且与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连接的L型钢筋混凝土墙;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与所述L型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填充结构,以及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的底部且插入地基中并平行布置的桩基。部且插入地基中并平行布置的桩基。部且插入地基中并平行布置的桩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护岸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河湖堤防防洪除涝达标、岸线贯通及生态修复的问题,对河湖岸线进行综合整治,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城市河湖紧邻岸边兼有住宅、厂房等建筑物,建筑物拆迁困难,对现有护岸拆除重建容易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若在现有护岸前再按标准重新建设常规护岸以及防汛道路,需要占有一定水面积,从而消减河湖行洪排涝能力。
[0003]传统形式的护岸结构由于考虑波浪爬高,要求岸顶高程高,从而影响景观及亲水功能,且岸顶高程高于周边地面时会排水不畅,容易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设置在老挡墙的前方且沿岸向分节布置的若干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
[0008]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的前方且与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连接的L型钢筋混凝土墙;
[0009]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与所述L型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填充结构,以及
[0010]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的底部且插入地基中并平行布置的桩基。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老挡墙与所述若干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之间的空隙采用细石混凝土回填,使两者紧密结合成整体。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之间设置有止水结构。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墙身以及与所述墙身连接的顶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每一立柱间隔2~4m沿岸向布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减压孔,所述顶板的前沿设置有用以增加防洪高程并作为栏杆基础的凸坎部,所述凸坎部上设置有呈倾斜布置的泄水孔。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向所述泄水孔方向倾斜布置的路面结构。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且位于立柱的前方设置有一排拦污网。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L型钢筋混凝土墙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墙身,所述L型钢筋混凝土墙的底板与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的底板面高程一致且分缝对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结构包括填筑在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与所述L型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填充料,所述填充料的表面铺设有一层防护块石,所述填充料的表面还种植有水生植物。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桩基为灌注桩或方桩或PHC管桩。
[0020]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技术加固结构不影响现有护岸及岸顶建筑物;
[0022]2、基本不占有原有水面;
[0023]3、具有一定返浪作用,提高护岸防洪能力;
[0024]4、提供沿岸通道,增加护岸的亲水性;
[0025]5、墙前地形重塑,种植水生植物,起到生态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9]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包括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填充结构300以及桩基400。
[0030]若干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设置在老挡墙500的前方且沿岸向分节布置,本实施例中的老挡墙500与若干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之间的空隙600采用细石混凝土回填,使两者紧密结合成整体。
[0031]相邻的两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之间设置有止水结构(图中未示出)。
[0032]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包括底板110和与底板110连接的墙身120以及与墙身120连接的顶板130,底板110与顶板130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每一立柱140间隔2~4m沿岸向布置。本实施例中的顶板130上设置有若干减压孔131,顶板130的前沿设置有用以增加防洪高程并作为栏杆150基础的凸坎部160,凸坎部160上设置有呈倾斜布置的泄水孔161。具体地,若干减压孔用以减少波浪对顶板130上托作用,且若干减压孔161采用PVC管或钢管。另外,泄水孔141采用PVC管或钢管。顶板130的上表面设置有向泄水孔141方向倾斜布置的路面结构132,路面结构132作为临河湖贯通道路,路面结构132用以向外侧倾斜排水。底板110与顶板130之间且位于立柱140的前方设置有一排拦污网170,一排拦污网170用以避免水面漂浮物进入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内。
[0033]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的前方且与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连接。本实施例中的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包括底板210和与底板210连接的墙身220,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的底板210与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的底板110面高程一致且分缝对接。具体地,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用以地形塑造,为动植物提供生境,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的墙顶高程较常水位低约0.2~0.5m。
[0034]填充结构300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与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填充结构300包括填筑在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与L型钢筋混凝土墙200之间的填充料310,填充料310的表面铺设有一层防护块石320,填充料320的表面还种植有水生植物330。水生植物330用以生态修复
[0035]桩基400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的底部且插入地基中并平行布置,本实施例中的桩基400优选为灌注桩或方桩或PHC管桩。具体地,桩基400用承受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传递来的荷载,桩基400与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刚性连接。
[0036]本技术在老挡墙500前采用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加固结构,且不影响现有护岸及岸顶建筑物,基本不占有原有水面,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100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老挡墙的前方且沿岸向分节布置的若干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的前方且与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连接的L型钢筋混凝土墙;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与所述L型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填充结构,以及设置在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的底部且插入地基中并平行布置的桩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老挡墙与所述若干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之间的空隙采用细石混凝土回填,使两者紧密结合成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之间设置有止水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C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墙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墙身以及与所述墙身连接的顶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每一立柱间隔2~4m沿岸向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邻近建筑物的软土地基护岸加固兼做道路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先坤季永兴陆杨施震余濮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