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60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镜筒和设置在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一隔离环、第二透镜、第二隔离环、第三透镜、第三隔离环、第四透镜、第四隔离环、第五透镜、第五隔离环、第六透镜、第六隔离环、第七透镜和固定环;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正负相反;镜筒的物侧端具有承靠部;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五隔离环的像侧面与第六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56与第六隔离环的像侧面与固定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67之间满足:20.0<(f5+f7)/EP56+(f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应用在手机上的摄像模组的需求类型呈现多元化增长,人们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手机的摄像模组受限于像面尺寸,使得探测范围较小或探测距离受限,因此高像素且大像面的摄像模组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大像面的摄像模组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感光性更好。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些摄像模组,其虽能满足大像面和高像素的特性,但是摄像模组中各部件在镜筒中的组立强度较低,整体组立稳定性较差,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和信赖性验证过程中难以得到良好表现。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模组存在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摄像模组存在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筒和沿镜筒的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在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一隔离环、第二透镜、第二隔离环、第三透镜、第三隔离环、第四透镜、第四隔离环、第五透镜、第五隔离环、第六透镜、第六隔离环、第七透镜和固定环;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正负相反;镜筒的物侧端具有承靠部,承靠部朝向靠近光轴的方向延伸,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承靠部至少部分抵接;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五隔离环的像侧面与第六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56与第六隔离环的像侧面与固定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67之间满足:20.0<(f5+f7)/EP56+(f5

f7)/EP67<80.0;镜筒在光轴上的高度L、摄像模组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模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L/[f*tan(FOV/2)]<1.5。
[0006]进一步地,摄像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隔离环,至少一个辅助隔离环与第一隔离环至第六隔离环中的一个至少部分抵接。
[0007]进一步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五辅助隔离环和第六辅助隔离环,第五辅助隔离环与第五隔离环至少部分抵接;第六辅助隔离环与第六隔离环至少部分抵接。
[0008]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边缘沿远离光轴的方向依次包括凸出部和边缘部,凸出部相比于边缘部凸向物侧方设置,凸出部的物侧面与其物侧的隔离环抵接,边缘部的像侧面与其像侧的隔离环抵接。
[0009]进一步地,第一隔离环至第六隔离环的外周缘包括与透镜抵接和与镜筒的内壁面抵接中的一种或多种;当隔离环的外周缘与透镜抵接时,隔离环所在的相邻两个透镜扣合设置,隔离环位于相邻两个透镜的扣合位置处,此时隔离环的外周缘与相邻两个透镜中的位于物侧的透镜抵接。
[0010]进一步地,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大于0.7mm的透镜的中心厚度CTi、在光轴上的中
心厚度大于0.7mm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i、置于中心厚度大于0.7mm的透镜的像侧且与之至少部分接触的隔离环的像侧面与置于该透镜的后一透镜的像侧且与之至少部分接触的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ij之间满足:30.0<CTi*Vi/Epij<150.0。
[00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一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内径d1s与镜筒的物侧端面至第一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01之间满足:2.0<f1/[(d1s/R1+d1s/R2)
×
EP01]<10.0。
[0012]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均大于1.6,且第二隔离环的像侧面和第三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上的距离EP23、第三隔离环的像侧面和第四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34、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3与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之间满足:5.0mm
‑1<N2/EP23+N3/(EP23+EP34)+N4/EP34<15.0mm
‑1。
[0013]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一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外径D1s与第二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外径D2s之间满足:0<(R2+R4)/D1s+(R2

R4)/D2s<10.0。
[0014]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三隔离环的像侧面和第四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34、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与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之间满足:

20<f3/(V3*EP34)+f4/(V4*EP34)<110。
[0015]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567、第五隔离环的最大厚度CP5、固定环的最大厚度CP7与第五隔离环的像侧面和第六隔离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56之间满足:

50.0<f567/(CP5+EP56+CP7)<120.0。
[0016]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四隔离环的像侧面的外径D4m与第五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外径D5s之间满足:

30.0<(R7+R9)/(D4m+D5s)+(R7+R9)/(D4m

D5s)<0。
[0017]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三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内径d3s与第四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之间满足:|(f4/f3)/(d3s/R6+d4s/R7)|<5.0。
[0018]进一步地,第六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外径D6s、第六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内径d6s、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

100.0mm<f5*R10/(D6s

d6s)<

20.0mm。
[0019]进一步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67、第六隔离环的像侧面和固定环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EP67与固定环的最大厚度CP7之间满足:0<(f6

f7)/(T67+EP67+CP7)<10.0。
[0020]进一步地,固定环的物侧面的内径d7s、固定环的像侧面的内径d7m、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67与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之间满足:5.0<(d7s+d7m)/(T67+CT7)<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沿所述镜筒的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在所述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一隔离环、第二透镜、第二隔离环、第三透镜、第三隔离环、第四透镜、第四隔离环、第五透镜、第五隔离环、第六透镜、第六隔离环、第七透镜和固定环;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正负相反;所述镜筒的物侧端具有承靠部,所述承靠部朝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承靠部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所述第五隔离环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六隔离环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方向的距离EP56与所述第六隔离环的像侧面与所述固定环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方向的距离EP67之间满足:20.0<(f5+f7)/EP56+(f5

f7)/EP67<80.0;所述镜筒在所述光轴上的高度L、所述摄像模组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摄像模组的最大视场角FOV之间满足:L/[f*tan(FOV/2)]<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隔离环,至少一个所述辅助隔离环与所述第一隔离环至所述第六隔离环中的一个至少部分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五辅助隔离环和第六辅助隔离环,所述第五辅助隔离环与所述第五隔离环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第六辅助隔离环与所述第六隔离环至少部分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边缘沿远离所述光轴的方向依次包括凸出部和边缘部,所述凸出部相比于所述边缘部凸向物侧方设置,所述凸出部的物侧面与其物侧的隔离环抵接,所述边缘部的像侧面与其像侧的隔离环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环至所述第六隔离环的外周缘包括与透镜抵接和与所述镜筒的内壁面抵接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隔离环的外周缘与所述透镜抵接时,所述隔离环所在的相邻两个透镜扣合设置,所述隔离环位于所述相邻两个透镜的扣合位置处,此时所述隔离环的外周缘与所述相邻两个透镜中的位于物侧的透镜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大于0.7mm的透镜的中心厚度CTi、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大于0.7mm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i、置于中心厚度大于0.7mm的透镜的像侧且与之至少部分接触的隔离环的像侧面与置于该所述透镜的后一透镜的像侧且与之至少部分接触的隔离环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方向的距离Epij之间满足:30.0<CTi*Vi/Epij<15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一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内径d1s与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至所述第一隔离环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方向的距离EP01之间满足:2.0<f1/[(d1s/R1+d1s/R2)
×
EP01]<10.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均大于1.6,且所述第二隔离环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三隔离环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方向的距离EP23、所述第三隔离环的像侧面和所述第四隔离环的物侧面沿所述光
轴方向的距离EP34、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之间满足:5.0mm
‑1<N2/EP23+N3/(EP23+EP34)+N4/EP34<15.0mm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所述第一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外径D1s与所述第二隔离环的物侧面的外径D2s之间满足:0<(R2+R4)/D1s+(R2

R4)/D2s<10.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所述第三隔离环的像侧面和所述第四隔离环的物侧面沿所述光轴方向的距离EP34、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V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V4之间满足:

20<f3/(V3*EP34)+f4/(V4*EP34)<11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恋高扬程立邦陈奇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