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41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应用于马弗炉中;包括若干根横向梁、若干根侧向梁、以及若干根立柱,若干根所述横向梁、侧向梁固定连接形成若干个框型平面,若干个所述框型平面之间通过若干根立柱固定连接形成框型立架;所述框型立架中还设置有斜向梁以及若干个热电偶,若干个热电偶用于测量炉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首先将用于检测的热电偶通过扎丝紧固在测温架上的九个测温点位置(热电偶采用铠装热电偶,可以弯曲),然后将测温架放入到马弗炉内,将热电偶的另一端从测温架后方沿炉体结合处引出并与检测仪表通讯连接,检测仪表通过热电偶的反馈温度,从而实现对炉温均匀性的检查。热电偶不与马弗炉炉内的加热电阻接触。加热电阻接触。加热电阻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


[0001]本技术涉及马弗炉炉温均匀性检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

技术介绍

[0002]马弗炉是热处理中常用设备,主要用于锻造件的加热、退火等工作,炉温的均匀性对锻造件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马弗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炉体受到温度变形的影响,炉温均匀性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马弗炉的炉温均匀性进行检测。
[0003]传统的测温方法是将多个铠装热电偶直接从炉体后端的孔洞插入炉膛中,然后将多个铠装热电偶插入不同深度对炉膛内部的不同位置进行温度检测,但是在炉膛升温的过程中,因热电偶的直径较小且悬空插入炉膛中,因此会出现热电偶受热变形,测温位置容易发生变化,不符合GB/T9452

2012的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用来解决因热电偶悬空插入炉膛中,在检测加热时热电偶出现变形,导致测量位置不准,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应用于马弗炉中;包括若干根横向梁、若干根侧向梁、以及若干根立柱,若干根所述横向梁、侧向梁固定连接形成若干个框型平面,若干个所述框型平面之间通过若干根立柱固定连接形成框型立架;所述框型立架中还设置有斜向梁以及若干个热电偶,若干个热电偶用于测量炉温。
[0006]优选的,所述横向梁、侧向梁、立柱的数量均为四根,所述斜向梁的数量为一根;所述框型平面包括上部框型平面、以及下部框型平面,每个框型平面包括两根横向梁以及两根侧向梁,四根立柱将上部框型平面、以及下部框型平面固定连接形成框型立架,所述斜向梁设置在上部框型平面、下部框型平面的相对角对角线上。
[0007]优选的,所述热电偶的数量为九个,所述热电偶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侧向梁和斜向梁上,另一端与检测仪表连接;每根所述侧向梁上均连接有两个热电偶,斜向梁上连接有一个热电偶。
[0008]优选的,所述斜向梁上热电偶的位置是:上部框型平面对角线交点与下部框型平面对角线交点之间的连线,该连线与斜向梁的交点为热电偶的设置位置。
[0009]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热电偶通过扎丝紧固在侧向梁和斜向梁上。
[0010]优选的,所述横向梁、侧向梁、斜向梁、以及立柱的材质均为奥氏体铬镍不锈钢。
[0011]优选的,所述热电偶采用铠装热电偶。
[0012]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涉及的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应用于马弗炉中,对马弗炉炉温的均匀性进行检测,使用时,首先将用于检测的热电偶通过扎丝紧固在测温架上的九个
测温点位置(热电偶采用铠装热电偶,可以弯曲),然后将测温架放入到马弗炉内,然后将热电偶的另一端从测温架后方沿炉体结合处引出并与检测仪表通讯连接,检测仪表通过热电偶的反馈温度,从而实现对炉温均匀性的检查。热电偶不与马弗炉炉内的加热电阻接触。在马弗炉升温的过程中,热电偶受热变形时会受到扎丝的作用力,避免热电偶变形脱离预计测温点造成的测量结果误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的空间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中热电偶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框型立架;101、上部框型平面;102、下部框型平面;2、横向梁;3、侧向梁;4、斜向梁;5、立柱;6、热电偶;7、扎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9]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应用于马弗炉中;包括若干根横向梁2、若干根侧向梁3、以及若干根立柱5,若干根横向梁2、侧向梁3固定连接形成若干个框型平面,若干个框型平面之间通过若干根立柱5固定连接形成框型立架1;框型立架1中还设置有斜向梁4以及若干个热电偶6,若干个热电偶6用于测量炉温。
[0021]本技术涉及的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采用若干根横向梁2、侧向梁3、以及立柱5构成框型立架1,热电偶6的分布位置依据GB/T9452

2012的标准要求进行分布,并通过扎丝7固定在框型立架1上,从而实现对马弗炉炉温均匀性的检测,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电偶6直接插接在炉膛中,在升温加热时出现的热电偶6变形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的问题。
[0022]优选的,如图1所示,横向梁2、侧向梁3、立柱5的数量均为四根,斜向梁4的数量为一根;框型平面包括上部框型平面101、以及下部框型平面102,每个框型平面均包括两根横向梁2以及两根侧向梁3,四根立柱5将上部框型平面101、以及下部框型平面102固定连接形成框型立架1,斜向梁4设置在上部框型平面101、下部框型平面102的相对角对角线上。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梁2、侧向梁3、立柱5、斜向梁4均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质制成,例如:奥氏体铬镍耐高温不锈钢(310S/0Cr25Ni20/2520),奥氏体铬镍耐高温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因为奥氏体铬镍耐高温不锈钢含有较高百分比的铬和镍,具有较高的蠕变强度,能在高温下持续作业,最高工作温度1200℃(本实施例中马弗炉的最高工作温
度为1100℃),故奥氏体铬镍耐高温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梁2、侧向梁3、立柱5、斜向梁4均采用直径为φ8mm的实心圆柱体。
[0023]优选的,如图1、图2所示,热电偶6的数量为九个,热电偶6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侧向梁3和斜向梁4上,另一端与检测仪表连接;每根侧向梁3上均连接有两个热电偶6,斜向梁4上连接有一个热电偶6。进一步的,热电偶6的数量是依据马弗炉加热区域的尺寸及GB/T9452

2012进行设计的,例如有效加热区宽度≤1.5m,长度<2m,高度<0.3m时,需要设置五个测温点;当宽度≤1.5m,长度<2m,高度>0.3m时,需要设置九个测温点;当宽度≤1.5m,长度在2

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应用于马弗炉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横向梁(2)、若干根侧向梁(3)、以及若干根立柱(5),若干根所述横向梁(2)、侧向梁(3)固定连接形成若干个框型平面,若干个所述框型平面之间通过若干根立柱(5)固定连接形成框型立架(1);所述框型立架(1)中还设置有斜向梁(4)以及若干个热电偶(6),若干个热电偶(6)用于测量炉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炉温均匀性检测的测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梁(2)、侧向梁(3)、立柱(5)的数量均为四根,所述斜向梁(4)的数量为一根;所述框型平面包括上部框型平面(101)、以及下部框型平面(102),每个框型平面包括两根横向梁(2)以及两根侧向梁(3),四根立柱(5)将上部框型平面(101)、以及下部框型平面(102)固定连接形成框型立架(1),所述斜向梁(4)设置在上部框型平面(101)、下部框型平面(102)的相对角对角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炉温均匀性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恒阎卓桥沈国强林景彪林靖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五钢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