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831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水泵、机油冷却器、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控制器、水温传感器以及机油温度传感器。其中,发动机本体、节温器、水泵和机油冷却器组成第一冷却水路。其中,发动机本体、节温器、散热器、水泵和机油冷却器组成第二冷却水路。其中,水温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发动机本体的出水温度。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来控制合适的机油温度和水温,使得发动机处于最佳润滑和冷却状态,有效降低了轻载车辆的发动机摩擦损失和风扇耗功,提高了车辆燃油经济性,且成本低,系统简单。系统简单。系统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内燃机工程
,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传统动力的发动机,其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于做功部分以外,一部分是通过排气排入大气中,一部分通过冷却液传递出去,通过车辆散热系统散发出去,还有一部分是克服发动机自身摩擦而损失掉。因此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是降低摩擦损失,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的最重要的手段。
[0003]发动机在进行机油冷却器选择时,为了确保发动机不会出现机油过热结焦而损坏发动机,往往在最大功率点(额定功率点)开展机油冷却器油水温差测试,确保最大负荷下油水温差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油水温差≤25℃。发动机运行时,ECU实时通过水温传感器监测发动机出水温度,当出水温度上升时,控制器控制电控硅油风扇或电子风扇的转速,从而改变流过散热器的风速,从而控制散热器散热效果,从而实现水温控制。当水温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时,机油温度就一定不会出现过热而出现结焦。
[0004]实际车辆运行时,发动机很少长期运行到最大负荷工况,发动机热负荷相对较低,发动机实际机油温度与水温之差(一般10~12℃)会远低于极限工况下的油水温差25℃以上,造成实际机油的温度低,机油粘度大、发动机摩擦损失大,从而造成整车油耗相对较高。特别是发动机运行负载越小的车辆,由于发动机热负荷小,水温低,造成机油温度跟着降低,机油粘度造成的摩擦损失更突出。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来控制合适的机油温度和水温,使得发动机处于最佳润滑和冷却状态,有效降低了轻载车辆的发动机摩擦损失和风扇耗功,提高了车辆燃油经济性,且成本低,系统简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水泵、机油冷却器、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控制器、水温传感器以及机油温度传感器。其中,发动机本体、节温器、水泵和机油冷却器组成第一冷却水路。其中,发动机本体、节温器、散热器、水泵和机油冷却器组成第二冷却水路。其中,水温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发动机本体的出水温度,且水温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机油温度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发动机本体的机油温度,且机油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风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当发动机本体运行到油水温差超过预设油水温差的区域或机油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控制器控制风扇提高转速,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进而防止机油温
度过高。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风扇为电控硅油风扇或电子风扇。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机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冷却器下游的主油道上。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发动机本体运行,控制器实时监测出水温度和机油温度。步骤S2,控制器判断机油温度是否高于温度阈值T_oil_2。步骤S3,若机油温度未超过温度阈值T_oil_2时,控制器判断机油温度是否高于温度阈值T_oil_1。步骤S4,若机油温度高于温度阈值T_oil_1时,控制器基于机油温度与温度阈值T_oil_1的差值查询水温控制目标修正量ΔT,并将水温控制目标修正量ΔT与发动机原始目标水温相加,从而得到发动机本体最终目标控制水温。步骤S5,控制器控制风扇提高转速,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进而使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下降。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风扇为电控硅油风扇或电子风扇。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是通过水温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本体的出水温度的,且控制器是通过机油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油温度的。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机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油冷却器下游的主油道上。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若机油温度超过温度阈值T_oil_2时,控制器控制发动机本体执行限扭矩保护功能。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若机油温度未超过温度阈值T_oil_1时,控制器计算目标水温,得到发动机原始目标水温。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来控制合适的机油温度和水温,使得发动机处于最佳润滑和冷却状态,有效降低了轻载车辆的发动机摩擦损失和风扇耗功,提高了车辆燃油经济性,且成本低,系统简单。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的线框架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线框示意图。
[002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发动机本体,2

水泵,3

机油冷却器,4

散热器,5

风扇,6

节温器,7

控制器,8

水温传感器,9

机油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3]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
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的线框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1、水泵2、机油冷却器3、散热器4、风扇5、节温器6、控制器7、水温传感器8以及机油温度传感器9。其中,发动机本体1、节温器6、水泵2和机油冷却器3组成第一冷却水路。其中,发动机本体1、节温器6、散热器4、水泵2和机油冷却器3组成第二冷却水路。其中,水温传感器8用以实时监测发动机本体1的出水温度,且水温传感器8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其中,机油温度传感器9用以实时监测发动机本体1的机油温度,且机油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其中,风扇5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且当发动机本体1运行到油水温差超过预设油水温差的区域或机油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控制器7控制风扇5提高转速,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进而防止机油温度过高。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风扇5为电控硅油风扇或电子风扇。机油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机油冷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本体、水泵、机油冷却器、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控制器、水温传感器以及机油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发动机本体、所述节温器、所述水泵和所述机油冷却器组成第一冷却水路;其中,所述发动机本体、所述节温器、所述散热器、所述水泵和所述机油冷却器组成第二冷却水路;其中,所述水温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出水温度,且所述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所述发动机本体的机油温度,且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当所述发动机本体运行到油水温差超过预设油水温差的区域或所述机油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提高转速,从而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进而防止所述机油温度过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电控硅油风扇或电子风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机油冷却器下游的主油道上。4.一种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3的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机油温度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发动机本体运行,控制器实时监测出水温度和机油温度;步骤S2,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机油温度是否高于温度阈值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玉峰邓建林梁德浦李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