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庆文专利>正文

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81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基层板中各传输线的配置中,每一独立的导线分别在输出端附近增设一回纹针状的导线图形,以此增加其导线布置面积,控制其感应大小,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主要是在电路基层板中,在各传输线组配之间形成数个水平及垂直感应。
技术介绍
一般连接器中,由于其传输线的串音(cross talk)现象,使得各导线的信号会夹杂其它导线所产生的干扰信号,而造成信号传输品质低落。这样的问题,在高频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中,更是显著。通常,常用的连接器是通过改变其连接器端子造型,或在各传输线之间增设金属屏蔽,以减少高频信号的电磁场的交互作用,进而降低串音所产生的信号干扰。然而,在前述常用连接器的避免串音干扰的设计中,将其连接器端子进行弯折或其它特殊造型的加工,或在各传输线之间增设金属屏蔽,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且将制造过程复杂化。因此,本技术是基于常用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所具有的缺点进行改良创作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一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的改良,以实际解决一个甚至是数个前述相关技术中的限制及缺点。本技术的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中,该基层板中的导线是由信号通道所构成,各通道两两形成一匹配。为了避免前述各个组配间,因为高频信号的干扰而产生串音(cross talk)现象,其是在该基层板中的适当位置处,使得各个组配形成一回纹针状的导线图形,并将各个组配所对应的导线图形分别交错配置,使得任两个组配之间会在该基层板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一水平面上的感应结构,且不同表面而相对应的两导线图形又会再形成一垂直方向上的感应结构,基于前述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可达到以下效果1.通过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在连接器基层板中形成水平及垂直的感应结构,因此,可大幅增强组配之间的感应,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尤其在高频线路上,效果更明显。2.由于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中,是在连接器基层板中形成水平及垂直的感应结构,因此,可充分使用基层板空间,进而让电路布的更密,缩小电路板的尺寸。3.通过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是在连接器基层板中形成水平及垂直的感应结构而避免串音现象,因此,只需改变该基层板的曝光显影光罩,即具有和常用技术制造过程的相容性。为使熟悉该项技术认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将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详加说明。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的元件关联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A所示为根据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的基层板仰视图。图3B所示为根据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的基层板俯视图。图中1 配线座 11 输出/输入端口12 配线卡头2 固定座 3 基层板 31 导线31a 第一通道 31b 第二通道 31c 第三通道31d 第四通道 31e 第五通道 31f 第六通道31g 第七通道 31h 第八通道 32 导线图形32a 第一电容 32b 第二电容 32c 第三电容34d 第四电容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是针对电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进行改良,使得该基层板中各传输线的配置中,每一独立的导线分别在输出端附近增设一椭圆形或回纹针状的导线图形,以此增加其导线布置面积,而增强其感应大小,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参考图1及图2所显示为本技术的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包括一配线座1,其前端具有一输出/输入端口11经此输出/输入信号,且后端具有一配线卡头12以此固定传输信号的导线,该输出/输入端口11是由数个端子脚11a所构成。一固定座2,其是可配合装设该配线座1。一基层板3,其是一电路基层板,且装设于该配线座1底部,以配合该配线座1中的输出/输入端口11及配线卡头12,而完成与所对应的信号通道的电气连接。参考图3A及图3B分别是显示本技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中该基层板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平面视图,该基层板3中的导线31,该导线31是由八个信号通道所构成,其中,该第一通道31a及第二通道31b形成第一组配,该第三通道31c及第六通道31f形成第二组配,该第四通道31d及第五通道31e形成第三组配,该第七通道31g及第八通道31h形成第四组配。为了避免前述各个组配间,因为高频信号的干扰而产生的串音(cross talk)现象,可在该基层板3中的适当位置处,使得各个组配形成一回纹针状的导线图形32,并将各个组配所对应的导线图形32分别交错配置,以增强各个不同组配之间的感应大小,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因此,在该基层板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一第一电容32a、一第二电容32b、一第三电容32c及一第四电容32d。该第一电容32a是该第三通道31c及第五通道31e在该基层板3的上表面延伸的导线图形32交错设置而形成,该第三电容32c是该第三通道31c及第五通道31e在该基层板3下表面延伸的导线图形32交错设置而形成,使得该第二组配与第三组配在该基层板3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一水平面上的感应结构,且该第一电容32a及第三电容32c会形成一垂直方向上的感应结构;该第二电容32b是该第四通道31d在该基层板3上表面延伸的导线图形32所形成,该第四电容32d是该第四通道31d及第六通道31f在该基层板3下表面延伸的导线图形32交错设置而形成,使得该第二组配与第三组配在该基层板3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一水平面上的电容结构,且该第二电容32b及第四电容32d会形成一垂直方向上的感应结构。因此,增强该第二组配与第三组配之间的感应大小,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相同于前述的各信号通道形成的导线图形32所构成的各个电容,其它通道组之间,同样可设置类似的导线图形32,以使得各组配之间形成相当的感应效应,而达到消除串音干扰问题。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范围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层板中各传输线的配置中,每一独立的导线分别在输出端附近增设一回纹针状的导线图形,以此增加其导线布置面积,控制其感应大小,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组配及第二组配,在该基层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一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该第一电容是该第一组配及第二组配分别在该基层板上表面延伸的导线图形交错设置而形成,该第二电容是该第一组配及第二组配在该基层板下表面延伸的导线图形交错设置而形成,使得该第一组配及第二组配在该基层板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形成一水平面上的感应结构,且该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会形成一垂直方向上的感应结构,增强该第二组配与第三组配之间的感应大小,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3.一种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层板中的导线是由数个信号通道所构成,该数个通道两两形成匹配,且在该基层板中的适当位置处,使得各个组配形成一回纹针状的导线图形,并将各个组配所对应的导线图形分别交错配置,以控制各个不同组配之间的感应大小,达到补偿其线路信号的作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其是针对电路基层板的传输线结构进行改良,使得该基层板中各传输线的配置中,每一独立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翁庆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