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以及切换组件;压缩机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以及吸气口;第一换向阀连接第一排气口,第二换向阀连接第二排气口,且第一换向阀与第二换向阀均与吸气口连接;室外换热器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连接;切换组件用于切换压缩机的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第一排气口单独排气;在第二工作模式,第一排气口与第二排气口同时排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空调器能够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实现空调器高效制冷、制热、改善除湿化霜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人们也对空调的制冷能力、制热能力、能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在某些地区冬季气温低,湿度大,屋内湿冷,采用空调制热的需求很大,但热泵空调在低温高湿的工况下制热容易结霜,需要空调逆循环化霜,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而且在梅雨季节时,室内湿度太大,传统空调在除湿时也会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各大厂家推出了可以实现制冷、制热和恒温除湿的热泵空调,但其系统仍存在需要停机化霜或者制热、除湿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旨在实现空调器高效制冷、制热、改善除湿化霜的功能,以达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以及切换组件;
[0006]所述压缩机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以及吸气口;
[0007]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且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与所述吸气口连接;
[0008]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均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连接;
[0009]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压缩机的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排气口单独排气;在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同时排气。
[001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连接;
[0011]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
[001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常闭电磁阀。
[001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为由所述第一换向阀至所述室外换热器单向导通。
[001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件和第二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设于所述第一支路,并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节流件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一侧。
[001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干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
二支路汇合后通过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节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干路上。
[001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设于背风侧,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设于迎风侧。
[001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压缩缸和第二压缩缸,所述第一压缩缸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压缩缸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缸和所述第二压缩缸均与所述吸气口连通;
[0018]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压缩缸单独工作;
[0019]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压缩缸与所述第二压缩缸同时工作。
[002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缩缸具有工作腔和滑片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可转动的活塞,所述滑片腔内设有滑片,所述滑片可在所述滑片腔内滑动以抵持或者脱离所述活塞;
[0021]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变容控制阀,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变容控制阀导通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滑片腔,以将所述吸气口处的气流流入所述滑片腔,以驱动所述滑片脱离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变容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滑片腔,以将所述第一排气口处的气流流入所述滑片腔,以驱动所述滑片抵持所述活塞。
[002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压缩缸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气流通道内。
[0023]本技术技术方案空调器中,采用双排气压缩机、与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分别对应连接的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分别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连接形成的冷媒回路,可通过切换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来满足不同模式的需求,同时可以根据实际负荷需求来调整压缩机的工作模式,使得压缩机输出的能量能够与空调器所需要的负荷相匹配,而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实现空调器高效制冷、制热、改善除湿化霜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空调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空调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空调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空调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空调器化霜/除湿模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空调器除湿模式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空调器中压缩机和切换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压缩机32第二室内换热器10a第一压缩缸40室外换热器10b第二压缩缸A1第一支路11第一排气口A2第二支路12第二排气口50切换组件13吸气口61第一控制阀21第一换向阀62单向阀22第二换向阀71第一节流件31第一室内换热器72第二节流件
[0034]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以及切换组件;所述压缩机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以及吸气口;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且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与所述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均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连接;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压缩机的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排气口单独排气;在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同时排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常闭电磁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为由所述第一换向阀至所述室外换热器单向导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件和第二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设于所述第一支路,并位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奇雄,邱小洲,冯君璞,李鹏,黎辉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