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1作为乙型肝炎治疗靶点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94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靶向SAC1的物质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使SAC1过表达;还公开了SAC1蛋白或表达SAC1蛋白的重组质粒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表明SAC1通过促进HBV病毒粒子的自噬降解来显著抑制HBV的复制,SAC1作为抗HBV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靶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表明SAC1缺失导致高尔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AC1作为乙型肝炎治疗靶点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和医药
,具体涉及SAC1作为乙型肝炎治疗靶点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风险很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BV的产生与肝细胞内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磷脂酰肌醇脂类在脂质信号转导、膜识别、载体转运和病毒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磷脂酰肌醇是否可以调节HBV复制的相关文献。
[0003]SAC1磷脂酰肌醇磷酸酶(SACM1L/SAC1)是磷脂酰肌醇
‑4‑
磷酸(PtdIns4P/PI4P)的关键脂质磷酸酶,是一种完整的膜蛋白,存在于内质网(ER)和高尔基体中,在内质网和早期高尔基区室之间循环。研究表明,SAC1通过将大量PI4P招募到病毒复制位点,在体外促进某些病毒的复制,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和爱知病毒。Popescu等人报道,在SAC1敲除(KO)的Huh7细胞中,SAC1缺失导致PI4P积累,可以阻止HBV包膜蛋白运输到多泡体(MVBs),从而抑制HBV病毒核衣壳的包装和分泌,这表明SAC1可能是调控病毒组装和分泌的关键宿主细胞因子。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SAC1是否调节HBV生命周期中的其他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磷脂酰肌醇脂类在脂质信号转导、膜识别、载体转运和病毒复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以磷脂酰肌醇
‑4‑
磷酸(PI4P)为底物的SAC1磷脂酰肌醇磷酸酶(SACM1L/SAC1)在体外极大地影响了几种病毒的复制。然而,SAC1是否以及如何调节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仍不清楚。在本专利技术的研究中,我们发现SAC1沉默显著增加HBV复制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产生,而SAC1过表达则产生相反的效果。
[0005]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靶向SAC1的物质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使SAC1过表达。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药物为SAC1促进剂。
[0007]过表达的SAC1抑制HBV的复制。
[0008]SAC1通过增强自噬体

溶酶体融合介导的自噬降解来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0009]SAC1通过促进突触体相关蛋白29(SNAP29)和囊泡相关膜蛋白8(VAMP8)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增强自噬体

溶酶体融合。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SAC1蛋白或表达SAC1蛋白的重组质粒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1]所述表达SAC1蛋白的重组质粒是将编码SAC1蛋白的基因接入表达载体获得。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重组质粒为SAC1

myc质粒。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药物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颗粒剂、散剂、丸剂或口服
液。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SAC1沉默显著增加HBV复制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产生,而SAC1过表达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在慢性HBV感染小鼠流体动力学注射模型中,SAC1过表达抑制了的HBV复制。经过进一步的机制探究发现,SAC1沉默增加了包含HBV的自噬体的数量以及自噬体膜上的PI4P水平,SAC1沉默通过抑制突触体相关蛋白29(SNAP29)和囊泡相关膜蛋白8(VAMP8)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阻止自噬体

溶酶体融合。本专利技术研究表明SAC1通过促进HBV病毒粒子的自噬降解来显著抑制HBV的复制,SAC1作为抗HBV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靶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17]本专利技术研究表明SAC1缺失导致高尔基

ATG9囊泡

自噬体大量PI4P积累,并通过抑制SNAP29和VAMP8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阻断自噬

溶酶体融合,从而减少HBV病毒粒子的自噬降解,增强HBV复制。本专利技术研究结果从磷脂代谢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抗HBV策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SAC1沉默实验结果,其中,图A

B是HepG2.2.15细胞中,转染40nM两种SAC1特异性的siRNA(siSAC1)或对照siRNA(siNC),将pHBV1.3质粒和40nMsiSAC1或siNC共转染Huh7细胞,转染72h后,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A)HBsAg分泌量和细胞裂解液中(B)HBsAg含量;(C)转染48小时后,对细胞内HBsAg进行染色,最后用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比例尺,25μm),采用ImageJ软件分析HBsAg的荧光强度;(D)用蛋白印迹法分析SAC1和HBcAg的表达,以β

actin作为对照;(E

F)分别通过real

time qPCR(E)和Southernblotting(F)检测HBVDNA水平;比例尺:25μm。*p<0.05;**p<0.01;Ns,不显著。
[0019]图2是AC1过表达对HBV复制和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其中,图A

B是Huh7细胞中,将pHBV1.3质粒和SAC1

myc或空载体pcDNA3.1共转染,转染72h后,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A)和细胞裂解液(B)中HBsAg的水平;(C)Huh7细胞中,将pHBV1.3质粒和GFP

SAC1或控制载体pEGFP

C1共转染,转染48小时后,对细胞进行HBsAg染色,最后用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比例尺,25μm);用ImageJ软件分析HBsAgf的荧光强度;(D)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SAC1和HBcAg的表达水平;(E

F)分别用real

time q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HBVDNA水平;*p<0.05;**p<0.01;Ns,不显著。
[0020]图3是在慢性HBV感染小鼠模型中SAC1过表达实验结果,其中,(A)雄性C57BL/6小鼠通过高压尾静脉注射质粒pAAV

HBV1.2和Sac1

myc或空载体pcDNA3;(B)在注射后4、7、14、21、28、35、42天采集小鼠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的血清学HBsAg;(C)在注射后第14天和第42天收集肝组织,从每组中各取两个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切片用兔抗HBc抗体和山羊抗兔IgG二抗孵育,计数HBcAg阳性肝细胞(放大200倍);(D

E)分别通过real

timeqPCR(D)和Southernblotting(E)分离和检测小鼠肝脏中HBVDNA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靶向SAC1的物质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使SAC1过表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SAC1促进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过表达的SAC1抑制HBV的复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SAC1通过增强自噬体

溶酶体融合介导的自噬降解来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SAC1通过促进突触体相关蛋白29(SNAP29)和囊泡相关膜蛋白8(VAMP8)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增强自噬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郑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