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象观测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象观测仪,包括插接在固定柱顶端的伸缩柱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柱顶端的延伸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可限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卡接有可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套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支撑柱。该气象观测仪,通过固定柱、滑块和伸缩柱的设置,观测人员先考察地形,考察完成后根据地形条件来调整伸缩柱的高度,将高度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后观测人员拉动支撑柱,支撑柱带动连接柱移动,卡接在连接柱一端的滑块在滑槽中滑动来调整到需要的位置,调整好后观测人员将支撑柱固定到地面上来开始对该区域进行观测,有益于观测人员使观测更精准。有益于观测人员使观测更精准。有益于观测人员使观测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象观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气象观测仪
,具体为一种气象观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气象观测,是研究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主要有温度、湿度、压力、风、大气湍流、蒸发、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大气电场、大气电导率以及雷电、虹、晕等,从学科上分,气象观测属于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包括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探测和气象卫星探测等,有时统称为大气探测,现有的气象观测仪在使用时不便于对高度不同的地区进行观测,在观测时因电源不便接入导致信息更新不便。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3149282U,公开了一种气象观测仪支撑架,尤其涉及气象观测仪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龙卷风、冰雹等强恶劣天气下气象探测仪很容易被摧毁的问题,包括架杆、升降结构及保护结构,升降结构固设在架杆的外壁上,保护结构滑动设置在架杆上,在龙卷风、冰雹等强恶劣天气来临时可以人为干预支撑架,由于支撑架具有保护结构,该支撑架可以有效的保护仪器架上的探测仪器。
[0004]该气象观测仪在使用时,存在如下不便:
[0005]1.在使用时不便于对高度不同的地区进行观测;
[0006]2.在观测时因电源不便接入导致信息更新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象观测仪,解决了在使用时不便于对高度不同的地区进行观测和在观测时因电源不便接入导致信息更新不便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象观测仪,包括插接在固定柱顶端的伸缩柱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柱顶端的延伸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可限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卡接有可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套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支撑柱,所述延伸柱的表面套接有可拆卸的卡扣,所述卡扣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太阳能板。
[0011]可选的,所述支柱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直板,所述直板的一侧套接有可旋转的风速器,所述直板的另一侧套接有可测量风向的风向标。
[0012]可选的,所延伸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可限位的卡环,所述卡环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储物盒。
[0013]可选的,所述伸缩柱的一侧开设有可限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限位螺栓。
[0014]可选的,所述限位螺栓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柱顶端的一侧抵紧在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
[0015]可选的,所述储物盒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可拆卸的盒盖,所述盒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可拉动的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可防滑的防滑垫。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象观测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气象观测仪,通过固定柱、滑块和伸缩柱的设置,观测人员先考察地形,考察完成后根据地形条件来调整伸缩柱的高度,将高度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后观测人员拉动支撑柱,支撑柱带动连接柱移动,卡接在连接柱一端的滑块在滑槽中滑动来调整到需要的位置,调整好后观测人员将支撑柱固定到地面上来开始对该区域进行观测,有益于观测人员根据高度不同的地区进行观测,使观测更精准。
[0019]2、该气象观测仪,通过支柱、卡扣和太阳能板的设置,观测人员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转换完成后通过其内部的线束传输到需要的位置,避免了更换电池导致观测出现偏差,在观测完成后观测完成的数据通过天线传输到观测人员这边,传输完成后观测人员对其进行统计使观测更精准,有益于观测人员延长其使用时间使其数据更新更精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风向标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固定柱;2、伸缩柱;3、延伸柱;4、滑槽;5、滑块;6、连接柱;7、支撑柱;8、卡扣;9、太阳能板;10、风速器;11、风向标;12、支柱;13、卡环;14、储物盒;15、盒盖;16、限位孔;17、限位螺栓;18、把手;19、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象观测仪,包括插接在固定柱1顶端的伸缩柱2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柱2顶端的延伸柱3,延伸柱3的顶端插接有支柱12,支柱12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直板,直板的一侧套接有可旋转的风速器10,直板的另一侧套接有可测量风向的风向标11,观测人员将风速器10和风向标11在直板上套接好后就可以将其卡接到支柱12的顶端;
[0027]固定柱1的一侧开设有可限位的滑槽4,滑槽4的内壁卡接有可滑动的滑块5,滑块5的一侧套接有连接柱6,连接柱6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支撑柱7,伸缩柱2的一侧开设有可限位的限位孔16,限位孔16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限位螺栓17,限位螺栓17远离限位孔16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顶端的一侧抵紧在固定柱1的外表面;
[0028]观测人员先拉动伸缩柱2来调整其高度,将高度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后观测人员旋转限位螺栓17将其抵紧到限位孔16的内壁,固定好后观测人员拉动支撑柱7,支撑柱7带动连接柱6移动,卡接在连接柱6一端的滑块5在滑槽4中滑动来调整到需要的位置,调整好后观测人员将支撑柱7固定到地面上来开始对该区域进行观测;
[0029]延伸柱3的表面套接有可拆卸的卡扣8,卡扣8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太阳能板9,支柱12的顶端插接有可传输信息的天线19,所延伸柱3的外表面套接有可限位的卡环13,卡环13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储物盒14,储物盒14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可拆卸的盒盖15,盒盖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可拉动的把手18,把手18的外表面设置有可防滑的防滑垫;
[0030]储物盒14的内部卡接有可拆卸的蓄电池和电路板,观测人员通过太阳能板9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转换完成后顺着内部线束将电能储存到蓄电池内部,通过蓄电池上表面卡接的线束将电能传输到需要的元器件,在观测完成后观测出来的数据通过天线19将其传输到观测人员那边的控制台中进行统一储存。
[0031]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32]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0033]1、首先,观测人员先考察地形,考察完成后根据地形条件来调整伸缩柱2的高度;
[0034]2、其次,观测人员拉动支撑柱7,支撑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象观测仪,包括插接在固定柱(1)顶端的伸缩柱(2)和固定连接在伸缩柱(2)顶端的延伸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的一侧开设有可限位的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壁卡接有可滑动的滑块(5),所述滑块(5)的一侧套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支撑柱(7),所述延伸柱(3)的顶端插接有支柱(12),所述支柱(12)的外表面套接有可拆卸的卡扣(8),所述卡扣(8)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太阳能板(9),所述支柱(12)的顶端插接有可传输信息的天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象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2)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直板,所述直板的一侧套接有可旋转的风速器(10),所述直板的另一侧套接有可测量风向的风向标(11)。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吉平,龙智勇,廖麒翔,王毅,何明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