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67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包括冷凝管主体,冷凝管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插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泄水口,泄水口的边缘相通有泄水条,泄水条的一侧设置有三组肋板,肋板由两条肋条组成,肋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湍流板,第一湍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湍流板,第二湍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湍流板,实现加速液体以加快液体交换热量的过程,从而提升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肋板对冷凝管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固,通过第一湍流板实现对液体的初步加速,通过第二湍流板实现对液体的再次加速,通过第三湍流板实现对液体的最终加速,以实现加速液体以加快液体交换热量的过程,提升冷却效果。提升冷却效果。提升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

技术介绍

[0002]冷凝器的必要性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系统内部热能自发的流动方向是单向的,即只能从高热流向低热,在微观世界表现为承载热能的微观粒子只能由有序变成无序。所以,一个热机在有能量输入做功的同时,下游也必须有能量放出,这样上下游才会有热能差距,热能的流动才会成为可能,循环才会继续下去。
[0003]现有的一种冷凝器,如专利号CN216432571U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冷凝器,包括圆管、设于所述圆管一端的挡板,以及设于所述圆管内的多组肋板,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边缘间隔设有多个泄流孔,多个泄流孔呈中心对称设置。上述高效冷凝器,通过设置挡板并在挡板上设置圆孔,使得圆管的两端的口径不同,实现基本的冷凝功能,通过设置泄流孔,增加流通面积,提高液体的流速,进而提高了冷凝效率,再通过设置多组肋板,增加圆管强度,防止圆管因内部液体流速过快而变形。
[0004]根据上述内容,专利技术人认为,该类冷凝器的冷凝性能尚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在对渗透液这种液体进行冷却时需要更强大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冷凝效果有提升空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包括冷凝管主体,所述冷凝管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的边缘相通有泄水条,所述泄水条的一侧设置有三组肋板,所述肋板由两条肋条组成,所述肋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湍流板,所述第一湍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湍流板,所述第二湍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湍流板,所述第一湍流板、第二湍流板、第三湍流板的截面高度依次增加,实现加速液体以加快液体交换热量的过程,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冷凝管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套接孔,所述冷凝管主体的内侧壁开设有插接槽,实现方便冷凝管主体的清洁。
[0008]优选的,所述冷凝管主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实现辅助加速热交换。
[0009]优选的,所述保护盒的内部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贯穿冷凝管主体的侧壁,实现对冷凝管主体内部的渗透液再次冷却。
[0010]优选的,所述肋板与泄水条之间交错设置,实现肋板之间的水流不会直接流向泄水口,增加的渗透液的错乱性。
[0011]优选的,所述肋板的长度从冷凝管主体的一端到插板为止,实现对冷凝管主体的
加固。
[0012]优选的,所述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实现肋板的装卸。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有肋板、第一湍流板、第二湍流板以及第三湍流板,通过肋板对冷凝管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固,通过第一湍流板实现对液体的初步加速,通过第二湍流板实现对液体的再次加速,通过第三湍流板实现对液体的最终加速,以实现加速液体以加快液体交换热量的过程,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0015](2)通过设置有保护盒、通风口、蛇形管以及连通管,通过保护盒实现对蛇形管的保护,通过通风口与蛇形管的配合实现蛇形管与外部的交换,通过连通管实现冷凝管主体与蛇形管内部液体的联动,从而实现辅助液体与外部交换热量,实现辅助提升冷却效果;
[0016](3)通过设置有插接块、插接槽以及橡胶垫,通过插接块与插接槽的配合实现对肋板的装卸,通过插接槽与橡胶垫的配合实现插接牢固性的提升,从而实现肋板的装卸与清理,实现了冷却效率的保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肋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冷凝管主体;2、保护盒;3、通风口;4、插板;5、泄水口;6、肋板;7、泄水条;8、插接块;9、蛇形管;10、连通管;11、第一湍流板;12、第二湍流板;13、第三湍流板;14、插接槽;15、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包括冷凝管主体1,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冷凝管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4,插板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泄水口5,泄水口5的边缘相通有泄水条7,泄水条7的一侧设置有三组肋板6,肋板6由两条肋条组成,肋板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湍流板11,第一湍流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湍流板12,第二湍流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湍流板13,第一湍流板11、第二湍流板12、第三湍流板13的截面高度依次增加,肋板6与泄水条7之间交错设置,实现肋板6之间的水流不会直接流向泄水口5,增加的渗透液的错乱性,肋板6的长度从冷凝管主体1的一端到插板4为止,实现对冷凝管主体1的加固,通过肋板6对冷凝管主体1的内部进行加固,通过第一湍流板11实现对液体的初步加速,通过第二湍流板12实现对液体的再次加速,
通过第三湍流板13实现对液体的最终加速,以实现加速液体以加快液体交换热量的过程,从而提升冷却效果。
[002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冷凝管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保护盒2,保护盒2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3,实现辅助加速热交换,保护盒2的内部设置有蛇形管9,蛇形管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0,连通管10贯穿冷凝管主体1的侧壁,实现对冷凝管主体1内部的渗透液再次冷却,通过保护盒2实现对蛇形管9的保护,通过通风口3与蛇形管9的配合实现蛇形管9与外部的交换,通过连通管10实现冷凝管主体1与蛇形管9内部液体的联动,从而实现辅助液体与外部交换热量,实现辅助提升冷却效果。
[0026]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冷凝管主体1的一端开设有套接孔,冷凝管主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4,实现方便冷凝管主体1的清洁,肋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8,插接槽1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实现肋板6的装卸,通过插接块8与插接槽14的配合实现对肋板6的装卸,通过插接槽14与橡胶垫15的配合实现插接牢固性的提升,从而实现肋板6的装卸与清理,实现了冷却效率的保持。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包括冷凝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4),所述插板(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泄水口(5),所述泄水口(5)的边缘相通有泄水条(7),所述泄水条(7)的一侧设置有三组肋板(6),所述肋板(6)由两条肋条组成,所述肋板(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湍流板(11),所述第一湍流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湍流板(12),所述第二湍流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湍流板(13),所述第一湍流板(11)、第二湍流板(12)、第三湍流板(13)的截面高度依次增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主体(1)的一端开设有套接孔,所述冷凝管主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渗透液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迪付蕾王志刚付威青牟秋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