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38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及方法,属于沥青铣刨料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装备外壳,装备外壳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第一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多个反击衬板,第二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减速条,第三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导向条;装备外壳内部空间为装备处理腔,装备处理腔竖向设置主轴总成,主轴总成包括第一空心轴,第一空心轴对应于第一外壳内部区域设置破碎板,第一空心轴对应于第二外壳内部区域设置叶轮,粗沥青铣刨料由顶部进入装备外壳,细沥青铣刨料经第一空心轴进入叶轮。该装备对沥青铣刨料进行由粗至精的处理,实现铣刨料的破碎、打磨以及集料表面沥青剥离。打磨以及集料表面沥青剥离。打磨以及集料表面沥青剥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铣刨料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沥青混凝土路面通常的实际使用年限仅10年左右,随着通车年限的增长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早期建设的沥青路面到目前为止普遍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病害,公路建设逐渐进入了大规模的养护维修时期,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对于提高废旧沥青路面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0004]在目前沥青混凝土废料的厂拌再生过程中,需要将沥青铣刨料进行破碎筛分预处理,再掺入一定比例的新骨料、新沥青和再生剂等材料,最终使再生混合料达到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但目前市面上的破碎装备对铣刨料进行破碎处理后,集料表面仍然会裹附有大量老化沥青,而再生剂难以完全渗透,导致铣刨料再生利用率低、再生性能差。沥青铣刨料专用处理装备尚不成熟,需采用间歇式的工作形式对铣刨料进行细致的沥青剥离处理,需要在处理腔内驻留大量物料进行处理,所需电机功率大,处理时间长、效率低,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及方法,该装备结合冲击能破碎、颗粒喷磨、搅拌研磨以及刮削等方式,将装备内部空间分为破碎、喷磨以及剥离三个区域,对沥青铣刨料进行由粗至精的处理,实现铣刨料的破碎、打磨以及集料表面沥青剥离,为后续老化沥青的深度再生以及回收料的拌合提供便利条件,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的再生利用率,使沥青再生料能够广泛使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包括装备外壳,装备外壳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第一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多个反击衬板,第二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减速条,第三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导向条;所述装备外壳内部空间为装备处理腔,装备处理腔竖向设置主轴总成,主轴总成包括第一空心轴,第一空心轴对应于第一外壳内部区域设置破碎板,第一空心轴对应于第二外壳内部区域设置叶轮,粗沥青铣刨料由顶部进入装备外壳,细沥青铣刨料经第一空心轴进入叶轮,叶轮侧部设置叶轮开口以供细铣刨料抛射至第二外壳内部区域。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破碎板设置多个,多个破碎板沿第一空心轴周向均匀设置,破碎板、第一外壳与反击衬板共同构成装备的破碎处理区域。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反击衬板沿第一外壳内壁周向均匀设置,反击衬板内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叶轮具有壳体,其壳体空腔与第一空心轴内部连通,
叶轮内底部设置叶轮中心锥体,叶轮中心锥体固定设置叶轮片;叶轮、第二外壳与减速条共同构成装备的喷磨处理区域。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条由上至下在第二外壳内壁设置多个,减速条沿第二外壳内壁径向设置。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轴总成对应于第三外壳内部区域设置螺旋叶片,第三外壳、导向条和螺旋叶片共同构成装备的剥离区域;所述导向条沿第三外壳内壁倾斜设置,其与第三外壳轴线具有设定夹角,且导向条设置棱角。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顶部设置顶盖,顶盖设有粗料进口以供粗铣刨料进入装备外壳;第一空心轴固定设置分料盘,分料盘倾斜设置,分料盘设置于顶盖下方,对进入的粗铣刨料进行撒料。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外壳可转动,第三外壳和第一空心轴反向旋转;所述第一外壳为圆柱筒状,第二外壳径向尺寸由顶至底逐渐减小;第三外壳上段为圆柱筒状,第三外壳下段径向尺寸由顶至底逐渐减小,第三外壳底部设置总出料口。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粗沥青铣刨料输送至装备处理腔内,细沥青铣刨料由第一空心轴进入叶轮内部;
[0017]在第一外壳内,粗沥青铣刨料受到旋转破碎板的冲击作用,并撞击到反击衬板而被击碎,进行粗式破碎;
[0018]经破碎处理后的粗沥青铣刨料受重力作用落入第二外壳内,细沥青铣刨料经叶轮片加速后高速抛射至第二外壳内部区域,对粗沥青铣刨料进行喷磨;
[0019]经喷磨处理后的物料落入第三外壳内,螺旋叶片对物料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带动物料实现相互挤压研磨,并将物料向第三外壳内壁翻动,由第三外壳与螺旋叶片反向旋转,通过导向条给物料施加斜向上的作用力,并使导向条与物料形成相对运动,减缓物料下落速度的同时通过导向条上的棱角对物料施加刮削作用;
[0020]经过多重处理后,物料由第三外壳底部的总出料口排出,实现对铣刨料的冲击能破碎、颗粒喷磨、搅拌研磨以及刮削处理。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粗沥青铣刨料由装备外壳顶部送入时,经过分料盘的旋转撒料作用环形瀑布状散落在破碎板的旋转区域;反击衬板向上倾斜,物料碰撞到反击衬板后向斜上方反弹,部分物料被破碎板重复击打;在第二外壳内,细沥青铣刨料先同上方落下的粗沥青铣刨料碰撞,对其进行喷磨作用,然后粗、细粗沥青铣刨料一起冲击到第二外壳上,受到减速条的作用,物料的下落速度减慢,增加了喷磨时间。
[0022]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的装备,第一外壳处属于破碎区域,第二外壳处属于喷磨区域,第三外壳处属于剥离区域,整体利用冲击能破碎、颗粒喷磨、搅拌研磨以及刮削等方式,集沥青铣刨料破碎、打磨与剥离功能于一体,对沥青铣刨料实现多种形式的处理,大大简化了废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回收处理流程,能够对粗铣刨料快速破碎的同时大幅度降低集料表面的沥青含量,便于后续老化沥青的深度再生以及回收料的拌合。
[0024]本专利技术的装备,采用连续式处理方式,将内部空间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对沥青铣刨
料实现由粗糙到细致的处理方式,充分考虑了沥青混凝土的材料性质,直接针对沥青铣刨料进行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能耗。
[0025]本专利技术的装备,在破碎区域内,运用选择性破碎原理:由于沥青胶结料的强度弱于集料强度,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反击衬板与破碎板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物料的破碎效果,使大部分沥青胶结料受力破碎,而集料破碎情况较少。且反击衬板本身具备一定的耐磨作用,布置于外壳内侧可以避免内壁过度磨损。
[0026]本专利技术的装备,在喷磨区域内,通过细料对粗料的喷磨作用,粗集料表面沥青被去除,且经过多次碰撞打磨,粒型更加圆润,能够拥有更好的抗压能力,同时可以对针片状物料进行整形,减少针片状颗粒数量,提高再生料的力学性能。密集布置的减速条能够驻留物料,形成物料床层,将物料的直接冲击与外壳隔开,使喷磨作用仅限于物料之间,起到耐磨自衬作用,避免外壳过度磨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其特征是,包括装备外壳,装备外壳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接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第一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多个反击衬板,第二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减速条,第三外壳内壁固定设置导向条;所述装备外壳内部空间为装备处理腔,装备处理腔竖向设置主轴总成,主轴总成包括第一空心轴,第一空心轴对应于第一外壳内部区域设置破碎板,第一空心轴对应于第二外壳内部区域设置叶轮,粗沥青铣刨料由顶部进入装备外壳,细沥青铣刨料经第一空心轴进入叶轮,叶轮侧部设置叶轮开口以供细铣刨料抛射至第二外壳内部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其特征是,所述破碎板设置多个,多个破碎板沿第一空心轴周向均匀设置,破碎板、第一外壳与反击衬板共同构成装备的破碎处理区域。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反击衬板沿第一外壳内壁周向均匀设置,反击衬板内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其特征是,所述叶轮具有壳体,其壳体空腔与第一空心轴内部连通,叶轮内底部设置叶轮中心锥体,叶轮中心锥体固定设置叶轮片;叶轮、第二外壳与减速条共同构成装备的喷磨处理区域。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其特征是,所述减速条由上至下在第二外壳内壁设置多个,减速条沿第二外壳内壁径向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其特征是,所述主轴总成对应于第三外壳内部区域设置螺旋叶片,第三外壳、导向条和螺旋叶片共同构成装备的剥离区域;所述导向条沿第三外壳内壁倾斜设置,其与第三外壳轴线具有设定夹角,且导向条设置棱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沥青铣刨料破碎、喷磨与剥离装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壳顶部设置顶盖,顶盖设有粗料进口以供粗铣刨料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周龙王珊珊郭春辉张吉哲刘方洲邹斌姚占勇刘继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