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秋冬季土地有机肥施肥成本高、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它包括行走机构、开沟机构、旋耕机构、施肥机构以及覆土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以及驱动件;开沟机构与行走车固定连接,包括活动臂以及与活动臂可拆卸连接的开沟器;旋耕机构包括机架以及与机架连接的旋耕轮;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以及出料管;行走车上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行走机构、开沟机构、旋耕机构以及施肥机构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开沟施肥机,能够更好的用于各类土地的开沟施肥工作,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果品品质好坏也往往决定了价格的高低,而决定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核心因素在于施肥,尤其是施基肥。通常果园在秋冬季节施基肥,基肥组成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50%以上,是果园周年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施肥量较大,有机肥装卸不便,程序麻烦,施肥成本很高,故很多果园为节约人工成本,往往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或将有机肥撒施土表,造成了土壤状况逐渐恶化,由于营养失衡,造成果树缺素、品质下降现象日益突出。此外,南方果园山坡地、丘陵地居多,土壤又相对黏重,雨水较多造成果园土壤板结现象较明显,因此加大了果园施有机肥难度,成为制约果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0003]现有开沟机、施肥机、旋耕机、除草机等机械,由于动力不足、机动灵活性不强,造成在南方相对板结土壤中应用效果不佳,开沟深度很浅,往往只能达到10
‑
20cm,达不到施肥深度;旋耕效果不佳,部分土壤深度只能达到5cm左右,遇到秸秆即无法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秋冬季土地有机肥施肥成本高、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包括行走机构、开沟机构、旋耕机构、施肥机构以及覆土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车进行行走运动的驱动件;
[0007]开沟机构与行走车固定连接,包括活动臂以及与活动臂可拆卸连接的开沟器;
[0008]旋耕机构包括机架以及与机架连接的旋耕轮,机架固定连接有行走车;
[0009]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以及出料管,肥料箱固定设置在行走车的上端面;
[0010]行走车上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行走机构、开沟机构、旋耕机构以及施肥机构的控制器;行走车后端活动连接有覆土机构。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行走车实现该装置的移动,通过活动臂以及开沟器实现对土地的开沟,以方便之后进行土地施肥;通过机架以及旋耕轮实现对土地的旋耕,从而实现除草、翻土等工作;通过肥料箱以及出料管对开沟后的土地进行施肥,出料管可在行走车新型过程中进行出料;待对开沟后的土地施肥后,由覆土机构进行覆土,以完成整个开沟、旋转土壤、施肥、覆土过程。
[0012]可选的或优选的,行走车底部设置有多个传动轮以及用于行走的履带;履带与多个传动轮之间配合连接。
[0013]可选的或优选的,多个传动轮包括一个主驱动轮、三个负重轮、一个托带轮以及两
个诱导轮;主驱动轮与托带轮前后设置,主驱动轮与托带轮中间设置有负重轮,两个诱导轮设置在负重轮的上方;驱动件为柴油机。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履带的方式,使行走车能够适用于平底、丘陵、山坡地等多种地面环境,提高了本装置的适应性。
[0015]可选的或优选的,活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行走车靠近前部的上端面,活动臂的另一端开拆卸连接有开沟器。
[0016]可选的或优选的,开沟器为开沟挖斗或开沟器。
[0017]可选的或优选的,机架包括固定连接与行走车前端的挡土板以及用于调整旋耕轮工作深度的调节支架。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调节支架实现对旋耕轮工作深度的控制有助于适应不同工作要求。
[0019]可选的或优选的,肥料箱设置于行走车靠近后部的上端面,肥料箱的下端连接有出料管的一端,出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行走车底部并伸出一段距离。
[0020]可选的或优选的,肥料箱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出肥量大小的控制阀。
[0021]可选的或优选的,覆土机构包括掩土板以及用于调节掩土板高度的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与行走车后端活动连接。
[00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实现对各机构的有效控制:通过行走车实现该装置在工作区域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在装置上的开沟机构实现对行走车行走方向前土地的开沟工作,由旋耕机构实现对土地的翻耕,同时可以达到去除杂草和松土的效果;待旋耕机构对所经过的土地进行旋耕后,由施肥机构进行施肥,其中施肥的肥料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置,最后由覆土机构进行覆土,进而完成整个施肥过程。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履带;11、主驱动轮;12、负重轮;13、诱导轮;14、托带轮;2、旋耕轮;3、开沟机构;31、活动臂;32、开沟器;4、控制器;5、控制阀;6、肥料箱;7、掩土板;8、出料管;9、行走车;10、机架;101、挡土板;102、调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一行走车以及用于提供动力的柴油机,柴油机为聚辉LX
‑
300型号柴油机。
[0028]行走车底部设置有多个传动轮以及用于行走的履带1;履带1与多个传动轮之间配合连接;多个传动轮包括一个主驱动轮11、三个负重轮12、一个托带轮14以及两个诱导轮
13;主驱动轮与托带轮前后设置,主驱动轮与托带轮中间设置有负重轮,两个诱导轮设置在负重轮的上方。
[0029]多功能开沟施肥机还包括开沟机构3、旋耕机构、施肥机构以及覆土机构,其中,开沟机构3与行走车9固定连接,包括固定连接在行走车9前部上端的活动臂31以及与活动臂31前端可拆卸连接的开沟器32;开沟器32为开沟挖斗或开沟器。
[0030]本实施例中,开沟器32为开沟用的挖斗,在对土地进行开沟的同时,面对丘陵地、山坡地等复杂地形中常出现的坚硬土块,同时也能够起到挖掘并清理的效果。
[0031]旋耕机构包括机架10以及与机架10连接的旋耕轮2,机架10固定连接有行走车9;机架10包括固定连接与行走车9前端的挡土板101以及用于调整旋耕轮2工作深度的调节支架102;调节支架102包括一根连接有旋耕轮2的直杆和一根一端连接有直杆中段,另一端连接有挡土板101的电控伸缩杆,调节支架102通过电控伸缩杆实现对旋耕轮的旋耕深度进行调节。
[0032]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6以及出料管8,肥料箱6固定设置在行走车9的上端面;行走车9上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行走机构、开沟机构3、旋耕机构以及施肥机构的控制器4;行走车9后端活动连接有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开沟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开沟机构(3)、旋耕机构、施肥机构以及覆土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9)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车(9)行走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开沟机构(3)包括活动臂(31)以及与活动臂(31)可拆卸连接的开沟器(32);所述活动臂(31)与所述行走车(9)固定连接;所述旋耕机构包括机架(10)以及与机架(10)连接的旋耕轮(2),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在行走车(9)上;所述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6)以及出料管(8),所述肥料箱(6)固定设置在行走车(9)的上端面;所述行走车(9)上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开沟机构(3)、旋耕机构以及施肥机构的控制器(4);所述行走车(9)后端活动连接有覆土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开沟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9)底部设置有多个传动轮以及用于行走的履带(1);所述履带(1)与多个传动轮之间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开沟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传动轮包括一个主驱动轮(11)、三个负重轮(12)、一个托带轮(14)以及两个诱导轮(13);所述主驱动轮与托带轮前后设置,所述主驱动轮与托带轮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川,陈品文,蒲成伟,周立,杜晓秋,何发,张绩,周上铃,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