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变外形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22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改变外形的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盖、第二盖以及第三盖。第二盖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盖。第三盖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盖。当第二盖相对于第一盖由靠近位置旋转至远离位置对,第三盖相对于第一盖由缩入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当第二盖相对于第一盖由远离位置旋转至靠近位置时,第三盖相对于第一盖由伸出位置移动至缩入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第二盖以及第三盖相对于第一盖转动和移动可改变电子装置的外形以适用不同的使用情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外形以适用不同使用情况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许多电子装置而言,在不同使用情况下,常要求其具有不同的外形。以鼠标为例,笔记本型计算机(Portable)所配设的鼠标体积较小,虽然携带方便,但却存在不易握持的缺点,因此在使用上仍以常规的较大尺寸的鼠标为佳。其它如多媒体播放装置、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电子装置,其可视携带、收纳、以及使用等各种不同情况而改变外形,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可改变外形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况。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改变外形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盖、第二盖以及第三盖。第二盖以可旋转方式连接于第一盖。第三盖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盖。第二盖和第三盖被设置成当第二盖相对于第一盖由靠近位置旋转至远离位置时,第三盖相对于第一盖由缩入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当第二盖相对于第一盖由远离位置旋转至靠近位置时,第三盖相对于第一盖由伸出位置移动至缩入位置。本技术借助于第二盖以及第三盖相对于第一盖转动和移动,可改变电子装置的外形以适用不同的使用情况。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鼠标在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B为本技术的鼠标在伸展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鼠标的立体分解图;图3A、3B及3C示出了本技术的鼠标在伸展及收缩之间转变时第一盖、第二盖、第三盖以及连杆的状况;图4A、4B及4C示出了本技术的鼠标在伸展及收缩之间转变时第一弹簧的状况;图5A、5B及5C示出了本技术的鼠标在伸展及收缩之间转变时第二弹簧的状况。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盖20第二盖30第三盖31第二挡止面33第一挡止面34容置空间40连杆41靠接部50接收器A 第一轴A’、A” 轴孔B 第二轴B’、B” 轴孔C 第三轴C’、C” 轴孔D 一端D’ 枢接孔E 另一端E’ 枢接孔F 一端F’ 枢接孔G 另一端 G’ 枢接孔S1第一弹簧S2第二弹簧W 力X 方向Y、Y’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鼠标为例对本技术的可改变外形的电子装置进行说明。本技术的鼠标具有收缩以及伸展两种不同状态,其中,收缩状态适用于收纳及携带,而伸展状态适用于手掌握持操作。请参阅图1A,图1A为本技术的鼠标在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欲使用此鼠标时,须先伸展鼠标,使用者的一只手从下方抓住鼠标的第一盖10,另一只手从上方抓着鼠标的第二盖20,然后施加力W将第二盖20向上提起,结果如图1B所示,鼠标将变高且变长而适合手掌握持。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的鼠标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的鼠标包括第一盖10、第二盖20、第三盖30、连动机构、以及接收器50。其中,连动机构包括连杆40、至少一个第一弹簧S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弹簧S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S1以及第二弹簧S2皆为两个,且分设于鼠标的左、右侧。第三盖30具有容置空间34(以虚线表示),接收器50以可插拔方式设置于容置空间34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鼠标为无线鼠标,当接收器50与计算机连接时,无线鼠标所产生的无线信号借助于接收器50传送至计算机。第一盖10以及第二盖20借助于第一轴A而枢接在一起,其中,第一轴A穿设于第一盖10的轴孔A’以及第二盖20的轴孔A”中,当鼠标伸展时,如图3A、3B及3C所示,第二盖20可以第一轴A为中心并且沿方向X而相对于第一盖10旋转,由图3A所示的靠近位置旋转至图3C所示的远离位置,使鼠标变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A为L形。鼠标在收缩状态时,如图1A以及图3A所示,第三盖30大部分容纳在第一盖10中并且上方被第二盖20覆盖。当鼠标伸展时,第三盖30可以沿方向Y相对于第一盖10移动,由图3A所示的缩入位置移动至图3C所示的伸出位置,使鼠标变长。连杆40通过第二轴B以及第三轴C分别枢接于第二盖20以及第三盖30。请再参阅图2,其中,第二轴B穿设于连杆40的第一端的轴孔B’以及第二盖20的轴孔B”中,使连杆40的第一端枢接于第二盖20,而第三轴C穿设于连杆40的第二端的轴孔C’以及第三盖30的轴孔C”中,使连杆40的第二端枢接于第三盖3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轴B以及第三轴C为L形。在图3A中,第二盖20处于靠近位置而第三盖30处于缩入位置,此时第一轴A、第二轴B及第三轴C排列成一钝角三角形。在图3B中,第二盖20以及第三盖30处于过渡位置,此时第一轴A、第二轴B及第三轴C仍排列成一钝角三角形。在图3C中,第二盖20处于远离位置而第三盖30处于伸出位置,此时第一轴A、第二轴B及第三轴C排列成一锐角三角形。当使用者向上拉动第二盖20时,经由连杆40的带动,可使第三盖30由图3A所示的缩入位置移动至图3B所示的过渡位置。而第三盖30由图3B所示的过渡位置移动至图3C的伸出位置则是由于第一弹簧S1的作用力而引起的,详述如下。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S1为压缩弹簧。第一弹簧S1的一端D穿设于第一盖10的枢接孔D’,另一端E穿设于第三盖30的枢接孔E’。现借助于图4A、4B及4C来说明第一弹簧S1的动作及作用。如前所述,由于连杆40的带动,第三盖30由图3A(对应图4A)所示的缩入位置移动至图3B(对应图4B)所示的过渡位置。由于第一弹簧S1的恢复力使第三盖30由图3B(对应图4B)所示的过渡位置移动至图3C(对应图4C)所示的伸出位置。比较图4A、4B及4C可发现,当第三盖30移动时将带动第一弹簧S1产生旋转,在图4B中第一弹簧S1正好处于一临界点,此时,第一弹簧S1的压缩量最大,因此在第一弹簧S1通过此临界点之后,第一弹簧S1的恢复力会将第三盖30推至伸出位置,亦即第一弹簧S1会将第三盖30由图4B所示的过渡位置推动至图4C所示的伸出位置。欲使鼠标回到原来的收缩状态时,使用者可用手沿方向Y’推动第三盖30,此时经由连杆40的带动,可使第三盖30由图3C所示的伸出位置移动至图3B所示的过渡位置。而由于第二弹簧S2的作用力使第三盖30由图3B所示的过渡位置移动至图3A所示的缩入位置,其过程详述如下。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S2为拉伸弹簧。第二弹簧S2的一端F穿设于第三盖30的枢接孔F’,另一端G穿设于连杆40的枢接孔G’。现借助于图5A、5B及5C来说明第二弹簧S2的动作及作用。如前所述,由于连杆40的带动,第三盖30由图3C(对应图5C)所示的伸出位置移动至图3B(对应图5B)所示的过渡位置。由于第二弹簧S2的恢复力,使第三盖30由图3B(对应图5B)所示的过渡位置移动至图3A(对应图5A)所示的缩入位置。比较图5C、5B及5A可发现,当第三盖30沿方向Y’移动时,第二弹簧S2会旋转,在图5B中第二弹簧S2正好处于一临界点,此时第二弹簧S2的拉伸量最大,在第二弹簧S2通过此临界点之后,第二弹簧S2的恢复力将第三盖30推至缩入位置。请再参阅图2,连杆40向两侧突出有靠接部41,对应于每一靠接部41第三盖30上设置有第一挡止面33以及第二挡止面31。当鼠标在收缩状态时,如图5A所示,此时连杆40的靠接部41停靠在第三盖的第二挡止面31上。而当鼠标在伸展状态时,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改变外形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盖;    一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盖的第二盖;    一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盖的第三盖;    所述第二盖和第三盖被设置成当所述第二盖相对于所述第一盖由靠近位置旋转至远离位置时,所述第三盖相对于所述第一盖由缩入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当所述第二盖相对于该所述一盖由所述远离位置旋转至所述靠近位置时,所述第三盖相对于所述第一盖由所述伸出位置移动至所述缩入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士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