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8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状杆菌,所述棒状杆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train)MZ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不但可以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又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0003]秸秆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木质素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对秸秆的保护作用很强,要提高对秸秆的降解速率必须重视首先解除木质素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保护作用。
[0004]目前常用的木质素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或者是几种方法进行联合处理。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率,但是这些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弊端。物理法有超声波法、微波辐射、γ射线辐射,主要是通过对木质素内部产生短暂的局部高温、高压和温度的急剧变化,破坏木质素的结构稳定性发生化学反应,但是该法效果不稳定且噪音对环境不利,难以工业化放大应用。化学法是通过一些强酸强碱等破坏木质素中的一些化学键来达到对木质素的降解,但是该法对环境不友好,此外还存在成本高,用完后试剂难以回收等问题存在。而生物法相较于以上两种方法就比较温和而且处理效果也比较好,然而其也存在处理时间长、分解效率较低等问题。
[0005]因此,开发有效的木质素降解菌分离方法,筛选降解效率高、发酵周期短的木质素降解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生物法对菌种的培养条件要求严格,降解过程比较缓慢,所以现在对生物处理法的研究主要注重在寻找一种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棒状杆菌,所述棒状杆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ZK
‑2‑
7,所述棒状杆菌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89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12月07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0010]保藏说明:
[0011]保藏号:CCTCC NO:M 20221892;
[0012]保藏单位代码:CCTCC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0013]保藏日期:2022年12月07日;
[0014]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0015]分类命名:Pseudomonas sp.;
[0016]保藏状态:存活。
[0017]优选地,所述棒状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棒状杆菌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9](1)取样收集;
[0020](2)菌种分离;
[0021](3)菌种筛选;
[0022](4)菌种鉴定;
[0023](5)菌株培养。
[0024]优选地,步骤(2)中木质素培养基的配方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1

4g碱性木素、0.2

2g KH2PO4、0.2

2g K2HPO4、0.5

5g NaCl、0.1

1g MgCl2·
6H2O、0.2

2g氯化铵、0.04

0.4g CaCl2、1mL微量元素、15g琼脂、100

500uL维生素B
12
,所述微量元素配方为硼酸300

2100mg/L、六水氯化钴190

1400mg/L、四水氯化锰50

350mg/L、氯化锌40

280mg/L、六水氯化镍20

140mg/L、二水钼酸钠15

110mg/L、二水氯化铜2

14mg/L、七水硫酸亚铁1

8g/L,所述维生素B
12
溶液的浓度为100mg/L。
[0025]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筛选是使用PDA

苯胺蓝平板显色进行筛选。
[0026]优选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将棒状杆菌接种到培养基,30

60℃发酵培养。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菌剂,包括上述棒状杆菌和/或所述棒状杆菌的发酵液。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棒状杆菌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应用。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菌剂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应用。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棒状杆菌降解木质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棒状杆菌接种到含有木质素的培养基,发酵培养。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菌剂降解木质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菌剂接种到含有木质素的培养基,发酵培养。
[0032]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扩充了木质素降解菌株的菌种库,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细菌在木质素降解领域的深入应用。假单胞菌MZK
‑2‑
7可利用廉价培养基快速稳定生长,发酵周期短,木质素降解效率高。该菌可用于生物法降解秸秆,提高秸秆利用率,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菌株假单胞菌MZK
‑2‑
7的菌落形态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菌株假单胞菌MZK
‑2‑
7的苯胺蓝平板显色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菌株假单胞菌MZK
‑2‑
7的16S鉴定电泳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菌株假单胞菌MZK
‑2‑
7的系统进化树。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菌株假单胞菌MZK
‑2‑
7的木质素降解效率。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菌株假单胞菌MZK
‑2‑
7的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局部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更加清楚的显示局部特征的细节;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
所属的
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棒状杆菌,所述棒状杆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ZK
‑2‑
7,所述棒状杆菌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89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12月07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004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棒状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43]SEQ ID NO.1
[0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状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杆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MZK
‑2‑
7,所述棒状杆菌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189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12月07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状杆菌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样收集;(2)菌种分离;(3)菌种筛选;(4)菌种鉴定;(5)菌株培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木质素培养基的配方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1

4g碱性木素、0.2

2g KH2PO4、0.2

2g K2HPO4、0.5

5g NaCl、0.1

1g MgCl2·
6H2O、0.2

2g氯化铵、0.04

0.4g CaCl2、1mL微量元素、15g琼脂、100

500uL维生素B
12
,所述微量元素配方为硼酸300

2100mg/L、六水氯化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云杨松桦张凯崔小慧邓辉程丰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一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