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73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预热换热模块、汽化换热模块以及火排;所述预热换热模块与汽化换热模块串联,所述汽化换热模块包括第一汽化换热器、第二汽化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所述第二汽化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管壁清理机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汽化换热器与火排之间的外侧四周设置呈螺旋式圆形盘管结构的第三汽化换热器,吸收火排火焰向外侧四周扩散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流失,提升热能利用率,降低能耗;同时在第二汽化换热器与第三汽化换热器之间设置管壁清理机构,清理第二换热器靠近火排一侧管壁的污垢,从而确保换热效率,延长该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蒸汽发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由于结构设置的局限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使用久后汽化换热器朝向火排的一侧管壁上容易产生污垢,从而影响换热效率。
[0004]2、工作时,火排点火后产生的热量,从火排与汽化换热器之间的四周流失,造成热量利用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通过在第二汽化换热器与火排之间的外侧四周设置呈螺旋式圆形盘管结构的第三汽化换热器,吸收火排火焰向外侧四周扩散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流失,提升热能利用率,降低能耗;同时在第二汽化换热器与第三汽化换热器之间设置管壁清理机构,清理第二换热器靠近火排一侧管壁的污垢,从而确保换热效率,延长该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预热换热模块、汽化换热模块以及火排;
[0008]所述预热换热模块与汽化换热模块串联;所述预热换热模块上设置有进水口;
[0009]所述汽化换热模块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汽化换热器、第二汽化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所述第一汽化换热器上设置有蒸汽出口,且与第二汽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汽化换热器分别与第二汽化换热器和预热换热模块连接;
[0010]还包括清理第三汽化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壁污垢的管壁清理机构;所述管壁清理机构位于第二汽化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管壁清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螺纹杆、滑块、毛刷和箱体;
[0012]所述箱体位于外壳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箱体内;所述螺纹杆位于火排和第二汽化换热器之间,且与火排平行设置;所述螺纹杆的其中一端与外壳内壁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外壳后与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滑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毛刷设置于滑块的上表面,且紧密贴合于第二汽化换热器的下侧管壁;
[0013]所述管壁清理机构不使用时,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箱体内。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汽化换热器为从上向下盘旋的螺旋式圆形盘管,盘旋设置于第二汽化换热器与火排之间的四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汽化换热器和第二汽化换热器均为从前向后盘旋的螺旋式矩形盘管;所述第一汽化换热器与第二汽化换热器前后交错分布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预热换热模块包括从上往下分布设置第一预热换热器和第二预热换热器;
[0017]所述第一预热换热器和第二预热换热器均为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第二预热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预热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预热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口。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汽化换热器、第二汽化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的盘管表面进行沙面阳极氧化处理。
[0019]优选的,还包括稳流器;所述第二汽化换热器通过稳流器与第一汽化换热器连接;所述稳流器上还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或以上的变频风机;所述变频风机的进风端与外壳的腔室连通。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该技术通过在第二汽化换热器与火排之间的外侧四周设置呈螺旋式圆形盘管结构的第三汽化换热器,吸收火排火焰向外侧四周扩散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流失,提升热能利用率,降低能耗;同时在第二汽化换热器与第三汽化换热器之间设置管壁清理机构,清理第二换热器靠近火排一侧管壁的污垢,从而确保换热效率,延长该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外壳1、预热换热模块2、汽化换热模块3、火排4、管壁清理机构5、稳流器6、第一汽化换热器31、第二汽化换热器32、第三汽化换热器33、第一预热换热器21、第二预热换热器22、驱动电机51、螺纹杆52、滑块53、毛刷54、箱体55、进水口100、蒸汽出口200、出水口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9]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预热换热模块2、汽化换热模块3以及火排4;
[0030]所述预热换热模块2与汽化换热模块3串联;所述预热换热模块2上设置有进水口100;
[0031]所述汽化换热模块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汽化换热器31、第二汽化换热器32和第三汽化换热器33;所述第一汽化换热器31上设置有蒸汽出口200,且与第二汽化换热器32连接;所述第三汽化换热器33分别与第二汽化换热器32和预热换热模块2连接;
[0032]还包括清理第三汽化换热器33的换热管管壁污垢的管壁清理机构5;所述管壁清理机构5位于第二汽化换热器32和第三汽化换热器33之间。
[003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管壁清理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螺纹杆52、滑块53、毛刷54和箱体55;
[0034]所述箱体55位于外壳1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51设置于箱体55内;所述螺纹杆52位于火排4和第二汽化换热器33之间,且与火排4平行设置;所述螺纹杆52的其中一端与外壳1内壁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外壳1后与驱动电机5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滑块53与螺纹杆52螺纹连接,所述毛刷54设置于滑块53的上表面,且紧密贴合于第二汽化换热器33的下侧管壁;
[0035]所述管壁清理机构5不使用时,所述滑块53位于所述箱体55内。
[0036]在该实施例中,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预热换热模块、汽化换热模块以及火排;所述预热换热模块与汽化换热模块串联;所述预热换热模块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汽化换热模块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汽化换热器、第二汽化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所述第一汽化换热器上设置有蒸汽出口,且与第二汽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汽化换热器分别与第二汽化换热器和预热换热模块连接;还包括清理第三汽化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壁污垢的管壁清理机构;所述管壁清理机构位于第二汽化换热器和第三汽化换热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清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螺纹杆、滑块、毛刷和箱体;所述箱体位于外壳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箱体内;所述螺纹杆位于火排和第二汽化换热器之间,且与火排平行设置;所述螺纹杆的其中一端与外壳内壁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外壳后与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滑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毛刷设置于滑块的上表面,且紧密贴合于第二汽化换热器的下侧管壁;所述管壁清理机构不使用时,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直流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汽化换热器为从上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琰
申请(专利权)人:威创铂格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